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月刊 珠宝鉴赏论文 诗歌投稿 音乐鉴赏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诗歌杂志 英美诗歌鉴赏论文 和田玉鉴赏的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关于诗歌鉴赏论文范文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诗歌鉴赏试题部分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诗歌鉴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1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诗歌鉴赏试题部分是关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诗歌赏析范文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1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卷Ⅱ)无论是在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方面,还是在写作实践上,无论试题的深度、广度,还是把握时代脉搏上,卷Ⅱ语文试题(以下简称Ⅱ卷)均体现了规矩中有探索,传承中有创新的原则,把握住了立足根本而又力求枝繁叶茂的宗旨.而表现最充分的莫过于作文以及诗歌鉴赏题的选材和设题上.下面笔者就Ⅱ卷的诗歌鉴赏题作浅显的分析,以求有的放矢,探求规律,科学备考.

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二、试题分析

1. 稳中求变的题型.

今年Ⅱ卷的诗歌鉴赏题沿用了以往的题量(2道)和分值(11分)的模式,甚至考点也和去年相同,即仍重点考查对诗歌情感(主题)的理解和对表达技巧的分析.考查的既是诗歌鉴赏的根本,又是《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理解诗歌最重要的是能把握其所发之真情,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能分析出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即表达技巧.如此考查,应是命题者的初衷.而且和今年其他省市该题中多见的“形象赏析题”相比,虽然形象类也是考查重点,但笔者认为Ⅱ卷考得更为根本.如此,在今后的备考中,自然仍应把理解诗歌情感放在首位;其次,学会分析表达技巧;当然,诗歌形象(人物、景物)也不能搁置一旁.

说到“求变”,无非是由2014年Ⅱ卷的直接考查“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改为今年的“炼句”题;由对两首诗的某词语各自表达什么情感的考查改为直接考查“后两联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虽然有变化却不算是创新,但命题者的选材和设题仍可见其深远用心.

2. 精巧合理的选材.

选取的诗歌仍然是唐宋诗词,这是选材的主流,是其合理性;而诗歌的作者却是众多师生所不熟悉的,这又体现了“反猜题”的合理和巧妙;而尤为精巧的是诗歌的“颔联”大有文章可作,这也一定是其闯入命题者法眼的重要因素,也为诗歌阅读的巧妙设题做好了铺垫.

3. 匠心独运的设题.

说到独具匠心的设题,主要指这里的第8题.其实,命题者在选材时就已经“预谋”好了的.虽然这种题型是常见的“炼句”题,但巧就巧在这一句可以“炼”出多元化的答题内容,又极具开放性和层次感.如,从浅层面上能找出修辞方法(比拟),从而去炼“抱”“吹”二字;再深入一层,又能找出表现手法中的动态描写,从而去分析“动静”的巧妙;而最为深刻透彻的,应该是对这一联的寄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和衬托的表现手法的分析,从而关注“落”“行”二字.“蜂抱花须”虽然很灵动,但一“落”字,恰和诗人此际流徙闽地的失落怅惘之情相映,“鱼吹柳絮”虽然很清新别致,但一“行”字借写鱼的无聊又恰和诗人此时百无聊赖的内心相合,借物衬人,亦景亦情,浑涵无迹.这才是这一联“乃晚唐巧句”巧之所在,也是命题人设题的精巧所在——考生都能作答,但层次立见.

由此看来,若要准确、透彻地回答这种“炼句”题或“炼字”题(其实,均属考查表达技巧方面),在透彻地理解了诗歌主题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诗人在“这里”用了什么方式来揭示主题,即使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而词句达到所谓的“巧”或“妙”的境界.往往不是修辞手法(一般仅起修饰、铸炼作用)的功劳,更多的要考虑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4. 规范适宜的难度.

由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修”部分的要求是: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选修”部分的要求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所以,本题在难易程度上也作了调整,使其更规范,更适宜.这主要体现在第9题上,由于对生涩字词的注释,降低了理解诗意的难度.如:注释③“梁”、注释④“朝簪”都为考生理解诗歌内容扫清了障碍,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而注释①韩偓“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的内容,清楚地交代了作者写作此诗的处境,更降低了考生对诗歌情感理解的难度.当然,如果要深刻理解诗歌的主题,还需要考生在透彻理解诗歌主旨后,整合信息,组织作答.如“眼明”的内涵应为诗人期盼大唐朝廷能皇恩浩荡,开明眼,使自己免去流徙之苦,甚至期盼有朝一日可以重用自己.若不能透彻理解此深意,恐仍难于深刻理解本诗.再如:“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句中 “禅伏诗魔”的内涵应为诗人由于饱受流徙之苦的煎熬,内心极度孤寂愁苦,故以参禅之法,使自己内心趋于平静.而“出奇兵”应理解为纵使万千愁苦于心,诗人亦有胸藏万军之抱负.但无论如何,考生都能根据注释①把握主题的大方向,从而降低了第9题的答题难度.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注释”对于理解诗歌主题有多么重要,难怪业界专家曾总结出“三看”(看诗题、看作者、看注释)“两析”(析意象、析结句),看来是值得大家学习并推广的.

三、 一点建议

笔者建议广大考生在做诗歌鉴赏练习或答卷时,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诗歌是重形象,宜含蓄的,所以不是一读就懂的,需要我们反复推敲才能尽解其中味道.尤其是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技巧的把握,考生不要盲从,要学会质疑,甚至挑战权威.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教辅资料,由于作答者的认真程度或自身水平存在一些问题,“答案”的准确度、严密度、深入度多有可商榷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我们甚至是一些“误导”.对此,教师要深思慎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现举一例供大家参考: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 “一看肠一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凄凄”“袅袅”写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第1题的作答无可厚非,关键是第2题.原参为: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荡气,和离人的心曲合拍.

细读原诗,不难发现,这两首词都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着紧密的,甚至是直接的关联,怎的一个“叠词”了得!一个修辞手法仅仅点缀一下文字,铸炼一番语言罢了,能尽显诗情的不可言传之妙吗?再深入分析,“凄凄”乃借景抒情、以景显情的烘托之笔,“袅袅”乃借柔软绵长的西风写出自己和朋友别离时“斩不断,理还乱”的绵长愁绪,也是寓情于景的手法运用.正是这些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诗情的表达更加蕴藉含蓄、韵味无穷.这情景怎的一个“叠词”了得?

(作者系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省美德阳光教师、省高考优秀阅卷员,《高效作文指要》等书的编委,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优异.目前,在国内多家知名教育期刊上发表作品200余篇.)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总结:关于免费诗歌鉴赏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诗歌鉴赏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2018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Ⅱ物理选择题速解方法 选择题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分值较高,因此,考生的高考理综成绩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的得分 又由于物理知识在选择题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2、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

3、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 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

4、 基于命题角度赏析2018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 摘 要:高考化学复习综合测试卷的命制,是高考复习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是化学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通过研究考纲、考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在此基。

5、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新课标落到实处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学科,它对于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常识性理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此都耳熟能详。新课改的提出更是激发。

6、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摘 要:朗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要想掌握良好的语文朗读技巧,除了在课上积极进行朗读之外,还需要在闲暇之余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