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哲学类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杂志 哲学论文范文 世界哲学杂志 马克思哲学论文 教育哲学中道家的人生境界论文 有关哲学的论文3000字 哲学和生活论文1000 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 政治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概论论文

关于道家哲学论文范文 儒法之间道家哲学对先秦法思想史意义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道家哲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7

儒法之间道家哲学对先秦法思想史意义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道家哲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道家主要哲学观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

于传统法律思想史视阈之研究,道家哲学常被阐释为一种法律虚无主义.然而,其发轫之时于先秦法思想之意义主要在于对传统德礼的解构,及对法家法术的启示.道家抱持超越人文、批判现实的姿态,阐发一套揭露人欲、质疑圣智、否弃仁礼的学说,构成儒家祖述圣王、从周复礼抱负的反动,是法家颠覆传统、变法改革立场的助力.进而,道家的本体道论为法家的“势”论铺垫了哲学基础;道家的无为之治隐含“道生法”的思想路径,为法家的“法”论蓄积了话语资源;道家的辩证柔術为法家的“术”论确立了基本思维.将先秦道家哲学置于“儒法之间”进行审思与诠释,方能洞明道家哲学在先秦法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道家;儒家;法家;法思想;解构;启示

中图分类号:

DF092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7.02.02

江瑔谓“道家为百家所从出”[1],鲁迅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家.”[2]这都至少表明道家哲学对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深刻启示.章太炎说《道德经》“遍列方齐,任人用之”[3],一喻奇绝:老子犹太医,道家如药铺,药剂混以出,任凭后学取.五千言《道德经》凭其宏大的思想系络,为后人建言立说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与修辞方法.

在法思想层面,道家学说常被阐释为法律虚无主义,然道家对于先秦法思想的真正意义应经其与儒法学说的内在关联来获致

龙大轩教授曾指出:“传统观点以为,对中国古代法思想、法制度影响最巨的是儒家,次推法家,很少有人注意到道家思想所曾产生的作用.等法史学界的研究现状令人遗憾.不承认道或道家思想对中国法的影响,是错误的;看不到这种影响,则是失职的.”(参见:龙大轩.道与中国法律传统[J].现代法学,2004(2):54.).道家对儒学范畴的批判俯拾皆是,法家与道家的渊源关系也早有定论.法家后劲多明黄老,《韩非子》中有《解老》《喻老》篇,汉代史家由是将申老韩合传,以其“皆原于道德之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饱含“法”“势”的慎子之学也被视为道法“转关”后世评慎子道:“今考其书大旨,欲因物理之当然,各定一法而守之.不求于法之外,亦不宽于法之中,则上下相安,可以清静而治.然法所不行,势必刑以齐之,道德之为刑名,此其转关,所以申、韩多称之也.”(参见:永瑢,纪昀,等.子部·杂家类一·慎子[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第三册)卷一百十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43.).可是,合观《老子》与法家,有时不免疑窦丛生:出世无为、贵柔守静的道家为何会为大刀阔斧、刻薄寡恩的法家所宗?倡言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哲思,怎么可能流衍为主张竞于气力、严刑峻法的策论?一种批判礼法制度的学说,又何以与堪称传统法思想之渊薮的法家之学相勾连?

所谓“见仁见智”——《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指的就是人们对“道”的体悟与“道”对人的逆现.如“道”之“惟恍惟惚”,《道德经》亦似一个多棱镜,观者之感悟与体认,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前见偏好、捕捉视角.诸如“予之取之”等话语的“真实涵义”,盖由诠释者姿态所预决,更自现其旨趣与用心

海德格尔提出“解释学循环”理论,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认识预期”是待释意义之一部分,故而诠释与理解的活动依赖于理解的“前结构”.(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188.).观《道德经》,可以体会玄奥的宇宙原论,可以领教不争的处世哲学,可以感悟贵柔的价值观念,可以提炼辩证的逻辑思想.法家多为富有权力欲之政治家,法术权势自是其孜孜以求之物,所以解出的是君王独制、任法而治,坐实于阴谋权术.论者多以“君人南面之术”来解释道法转关,虽能指明其关联之枢要,但仍较为单薄,有必要详细阐明老子宏大的道论系络、经典的“道德”话语,何以对申韩学术具有全面影响,解释其归本黄老,解老喻老之缘由.由此,方能洞明道家哲学在先秦法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之于传统法思想的真正意义.

一、绝仁弃义与秩序重建

客观世界中人类的欲望、社会的混乱失和、政府的奢侈残暴、国家之间的残酷战争,都在《老子》简洁深刻的陈述中展露无余.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思想家纷繁的治道陈说总会回追溯到人性、文明的终极问题,也易于催生对于文明的反感情绪与对人性的悲观认识.几乎一切作为文明社会正面褒义的德性语词,所有为儒家所代言以回归周制的规范话语,如“圣”“智”“仁”“义”“孝”“慈”等,其正当性均在老庄思想的价值体系中被批判消解.

然依循德国汉学家史怀哲的思考,中国道家与印度哲学不同,它对生命与世界持基本肯定态度,试图从人类行为的“善”转向顺乎自然现象的“善”,在伦理与非伦理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综合[4].道家对传统文明的有力批判,对规范正当性的深刻思考,首先立足于这种肯定态度与自然秩序观.道家终究为救世之学,与对现实文明社会大加挞伐相应,其对理想世界的追寻有些许后现代意味,且看老子“小国寡民”与庄子“至德之世”.《老子》八十章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马蹄》曰:“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从描绘“小国寡民”图景所用“虽有—无所”的排比句式中,从回归“至德之世”以斥“圣人”“仁义”的批判话语中,均可领略道家知其文明而无为返朴的超人文态度

牟宗三认为与儒家“人文”相比,道家“超于人文”,墨家“不及人文”.(参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0-5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于是,在富于解构色彩的道家哲学中,又潜隐着一种“先破后立”的秩序重构路向.

总结:这是一篇与道家哲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儒、道、法的内圣外王之道 摘要:先秦儒、道、法三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可分别概括为“智仁合一”、“明德合一”、“德功合一”,并可归为两种路向——“外学知识”(儒)、“内修心。

2、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哲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法律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体现在民事举。

3、 斯多亚哲学和自然法中普世主义 摘要:斯多亚哲学是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开端,基于其对世界精致的泛神论解释,斯多亚哲学提出了普世主义的平等观,人人皆有神性,在起源上皆为平等。斯多亚哲。

4、 约翰奥斯丁法哲学再探 摘要:约翰·奥斯丁是现代西方法理学中的重要人物,分析法学的创始人,以提出“法律命令说”而著名,他的法哲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这些批判主要。

5、 著作权问题法哲学论析 摘 要 著作权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是当时为了保护作者的表演权利而建立。接下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和推陈出新,体系越来越成熟,成为了现。

6、 建设工程招标性质法哲学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00450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