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诗学期刊投稿

关于诗学论文范文 表现主义和中国古代诗学的文艺作用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诗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2

表现主义和中国古代诗学的文艺作用论是关于本文可作为诗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诗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摘 要:从总体上来看,表现主义和中国古代诗学对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都十分重视,将文学艺术视为改造社会的武器,但二者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将文艺作为一种呐喊或宣传,目的在于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而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诗学,则提倡温柔敦厚,成为坚持封建正统思想,反对离经叛道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词:比较诗学 表现主义 中国古代诗学 宣传 诗教

一、表现主义的呐喊与宣传

德国表现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的普遍危机时期,在世纪初就已崭露头角,但它的迅速发展与1910年以来德国整个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所经历的活动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人的内心性被现代工业文明剥夺了的时代.人被迫从梦幻中惊醒,认识到自身的困境、孤独、恐惧与绝望.在这一特定的时代中精神的觉醒,唤起的是一种个人存在意识的反抗”[1]作为精神革命的表现主义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否定和瓦解上,表现主义文学的主题大都带有批判现实的意味.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表现主义批判的不是局部的、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总体的、抽象的存在秩序.所以表现主义作家不是以合乎常情常理的社会生活、人生行为来编撰故事情节、抒发自我情感,以此达到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的社会目的.表现主义文学主要从人的异化、存在的悲剧性感受(存在的孤独感、恐惧感和荒诞感)、反传统、反权威、反现代文明等几个方面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面貌.

表现主义者是一群有着强烈社会关怀的作家,他们不满现实,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干预社会,因此他们即使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情感大多是一种反叛和破坏的.表现主义诗人和作家认为“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满足于描绘外在的客观事物,主张突破表象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艺术在他们看来是精神而不是现实,是表现而不是再现.他们对自然主义亦步亦趋地模仿现实生活表示了极大的不屑,而艺术的表现就是他们的直觉.由于他们深谙社会的腐朽,每天面对大量的丑恶现象,所以,他们能迅速捕捉并将一个个a孤立意象连接起来,试图通过破碎的语言击碎世界,绝对的想象在坚硬抽象的形式上敲击,形成令人瞠目的文字与诗行.“表现主义其实是某种过分渲染的表达方式的回归,它超然于现实、逻辑和因果的传统等它们都是抵制现实世界的反映.”[2]

正因为坚持社会批判的立场,所以,在表现主义作家特别是左翼表现主义者看来,似乎艺术是次要的,宣传鼓动才是目的.他们宣称:戏剧“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艺术的转变,就引起世界的转变.要联合一切艺术手段和力量来复兴社会.”表现主义作家玛·苏斯曼写道:“我们要行动,要发挥作用,要改变现状,怎么着手呢?只有一件事!我们只能呐喊,竭尽全力地用我们那可怜的、窒息得要死的人声呐喊,喊的声音盖过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可怕的喧嚣声,喊得让人们、让上帝听到我们的声音.”诗人埃里克·米萨姆在《革命》期刊上撰文宣称:“一切革命都是积极的、独一无二的、突然的,它要根除造成它的种种原因等某些革命形式是诛戮暴君、罢免某个统治者、建立一种宗教,(在习惯和艺术中),毁灭旧的戒律,一种艺术作品的创作、性行为.革命有这样几个同义词:上帝、生命、欲求、陶醉、混乱.让我们也胡来吧!”[3]但表现主义被未真正去胡来,他们即使描绘丑恶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对此,评论家赫尔曼·巴尔在《表现主义》一书中总结说:“人从他的灵魂深处发出尖叫,整个时代变成了一声奇异的、刺耳的呼嚎.艺术也在尖叫,尖叫着进入深沉的黑暗,为求救而尖叫,为灵魂而尖叫.”[4]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几年,“大多由年青的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和诗人组成的阵线,起来反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并确信彻底改变这一制度的必要性.这一阵线无论如何都不同意现状.它不同意有一个甚至保留着封建机构的资产阶级制度.这是一些城市和大城市的诗歌,它的表情粗犷、手段夸张、愤慨、大喊大嚷.”[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吞噬了许多优秀的表现主义诗人,但战争也以残忍的方式向其他人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问题和任务,推动许多表现主义作家倒向无产阶级阵营.鲁道夫·莱昂哈德在《一个时代》中说:“表现主义或许也是一种破坏,不是对资产阶级遗产的破坏,而是对资产阶级遗产保持、管理的破坏,对在没有保障的基础上继续生产的破坏.它更是新事物的萌芽、预兆,是争取我们今天想得到的东西、争取未来的和有保障的东西的推动力.通过表现主义的道路也许真的像‘骑马过博登湖’;果真如此,那么,为了从战前的沼泽和从战争的火焰洞穴中走出来,我们就不得不骑马过博登湖.”[6]

二、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

诗教本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以“温柔敦厚”为核心的儒家诗歌批评原则.语出《礼记·经解》:“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可见“温柔敦厚”本指人的品性温和宽厚,用于论诗则体现出儒家关于文学的正统思想,其实质在于要求诗歌的情感抒发要平和温柔,讽谏怨刺要止乎礼义,达到哀乐中节,符合中和之美.

与诗教观念相联系的还有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极高的估价.(《论语·阳货》记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而孔子所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讽谕和男女之间的情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但孔子此说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是一个具体的、有一定政治要求的概念,他从根本上强调了文学的“事父”、“事君”功能,起了为封建社会的礼教服务的作用.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诗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中国古代非讼意识 摘 要:几千年来,“非讼”意识扎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心中,经久不衰,曾极大地促进了古代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今时今日,随着改革。

2、 论中国古代礼和法 摘要: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古礼的内容主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礼具有文治和教化的功能。礼的三纲五常原则指导着法律的制定,循礼守法是儒家思想。

3、 论中国古代法律样式 摘 要 作为区分法系重要标准的法律样式,是法律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法律样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经历了从判例法过渡到成文法,进而发展为混。

4、 中国古代法制中法律和道德 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等是古人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见解,此观点有失偏颇。所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的是法律与道德这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作为手段或策。

5、 中国古代文论审美主体间性特征 摘 要: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思潮逐渐蔓延的时代,同时,现代性的思潮危机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内容,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时代危机之下,我们可以从审美主体。

6、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演变 摘 要: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它能够创造推动质量长期稳步提升的良性质量环境。我国质量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