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族裔论文范文 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族际政治理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族裔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8

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族际政治理论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族裔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种族和族裔的区别 概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冲突和整合是民族关系、民族和国家关系的恒常旋律.回首过去,红极 一时的民族 国家构建以及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激荡都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民族冲突的恐怖魅影.举目现今 ,世人都在殷殷期冀和平,悉心守望难得的民族和解和共处.然而,不时复燃、间或新生的 民族冲突总是在告诫人们:民族冲突是人类关系难以治愈的顽疾,民族差异的长期存在,往 往使族性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族群动员理论是揭示民族冲突缘何发生的西方族际政治理论 之一.

【关键词】民族认同;民族冲突;族际政治

【作 者】严庆, 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中 国社会科 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项目博士后,德克萨斯大学政府学院访问学者.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035-007

Ethnic Mobilization: One Of ethnic political theory Taking

Ethnic Identity A s Tool

Yan Qing

Abstract: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is the constant melody of e thnic relationship , ethnic and nati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past, Hot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 d t hree times nationalism tide in human history left terrorist phantom of ethnic co nflicts to the world. Up till now, the world hopes peace and Take a national r ec onciliation wholeheartedly. However, sometimes ethnic conflict resuming and ha pp ening always warn to us, Ethnic conflict is difficult to cure in the human rela t ions, t long time exist of ethnic differences and it is often become the toolsf or political mobilization. Ethnic mobilization theory is one of important ethni c politics theory which reveals how ethnic conflict appears.

Key words: Ethnic identity; Ethnic conflict; Ethnic politics

殖民统治的经验、移民国家的历史促进了西方学者对于族际政治的高度关注,尤 其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民族冲突这一世界性的焦点,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解读民族冲突的 理论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的族群动员理论便是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族群 动员理论以族类群体的共性——族性的存在为认同基础,将民族认同或族裔认同视为政治动 员的工具,以此唤醒民族群体意识,通过启动群体运动通达政治精英的个人目的或族类群体 的共同目标.

一、族性:可被感知的族群认同基础

人类不同的族类群体何以结为一体?1962年美国族裔政治领域的大家莫伊尼汉在和哈佛 大学社会学教授内森•格拉泽(Nathan Glazer)的合作研究中,发现在美国移民群体中存在 一种难以被 “熔炉”政策熔掉的“东西”.1963年在《远离熔炉》一书中,他们将这种存 续于族类群体中的顽固的东西称之为“族裔集团的性质和特点”,并第一次在学术意义上用 ethnicity指代它.①

族性(Ethnicity)作为一个单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语中,从20世纪60年代 起,族性和族群开始成为英语语言区社会人类学家喻户晓的词汇,尽管使用者很少去精确定 义它们.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一术语被广泛使用.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任俄罗斯国家民族 事务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联邦部长),兼任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发的瓦 列里•季什科夫认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学者已经开始更加注意某个集体用来当做一种 手段——或一种工具——的族性,该集体借此试图在社会舞台上获得物质上或政治上的好处 .这种工具主义的方式把某一集体对族性和族裔地位提出的主张,当作创造学术神话及政治 神话的基础,而且常常是由寻求承认和权力的精英们操纵的.族性正日益被人们看成全套表 演技能的一部分,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有意识地算计和选择这部分技能,以便满足某些利益, 达到某些目的.”②

关于族性(Ethnicity)最早的记载是1953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第一次使用 该词的是大卫、雷斯曼.最早以族性为论文标题的是Ethnicity seems to be a new term. ③1975年,内森•格拉泽和莫伊尼汉等主编了论文集《族性:理论和经验》,在这本论文 集 的导言中,他们称族性看来是一种新事物,而不仅仅是一个新术语,这不是知识分子赶时髦 ,而是“新事物出现了”:一个新词语反映了一种新现实.这个新词就是族性,新的用法是 将“族群”这一术语从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少数者们和边缘性亚群体——按照预想或是要被吸 收,或是消失,或是作为孑遗、异乡人或捣乱分子继续存在下去的那些群体,扩展到社会的 各主流成分.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关于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出版物大量出现,尤 其 是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在社会人类学中,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20世 纪90年代,族性是被持续关注的焦点,对于族性的研究和对“全球化”、“认同”和“现代 性”的研究并行展开.

至于族性(Ethnicity)的含义则相当不确定,人们知道它的所指,但却难以给出明确 的定义.1973年《美国大词典》才有了关于族性的定义:1.从属于特定族群的条件;2.族 群 自尊.一个名词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这两个定义中的第一个是适宜我们自己的,一种客观 的条件.第二个定义“自尊”是主观决定的.⑤《麦克米伦人类学辞典》的解释是:族群 概 念的关键特征是指对任何群体或类别的人进行区分或标识,且将被识别的群体和其他群体或 类别的人之间作明确的或含蓄的对比.在此,ethnicity强调的是族群间的互动中的可识别 性,并没描述族群间差别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说,族性能表示“一个族群的本质”或“从属 于一个民族共同体或群体的属性”或者只要是一个“族群”,就会有的东西,而这种东西通 常是和其他族群比较而言.⑥也有学者认为这一术语只是在认同过程中产生意义,是明确 身 份所选择的一个属性.⑦斯蒂夫•芬顿认为族性是关于“血统和文化”的概念.他认为族 性 是指血统和文化的社会建构、血统和文化的社会动员以及围绕它们建立起来的分类系统的特 质和依据.是民族、族群、种族等人类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东西.⑧在德沃斯看来,族性 由主 观的、和被一个群体使用的具有符号性或象征性的文化内容所组成的,用来将他们自己和其 他群体区别开来,族性相对于族裔分类,就像是阶级意识和阶级.⑨

总结:这篇族裔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1],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

2、 族群工具化理论和中国现状 【摘要】西方社会学界较早关注族群工具化现象,一些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族群并非简单的文化群体,而是一种社会群体间相互竞争的工具。中国也存在族群工具化。

3、 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国家治理、耦合逻辑和政府工具 摘要:中国政府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作出了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主流的承诺。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性别主流化有了明显进步,经历了从。

4、 生活境遇:农民日常化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 摘 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角度看,农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历经了政治化的生活与生活化的政治两个大的历史时期,而生活境遇则是农民在这其中境遇的综合。。

5、 消解工具化倾向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策略探思 [摘 要]当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过程是媚俗和碎裂的,造成他们在思想意识上“无心”、在知识结构上“无力”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教。

6、 农民市民化社会认同问题和调和 [摘 要]城镇化建设重在有序推进人口的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力量,但因国家规定、社会关系、经济等外在因素,以及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