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有关忠义的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忠义论文范文 多变忠义亭台湾客家族群认同形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忠义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3

多变忠义亭台湾客家族群认同形成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忠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忠义的经典语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二0一二年十二月,台湾选战如火如荼,我正好应邀在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访问.有一天,交大的罗教授邀请我从新竹去台北参加台湾的客家人会议.等我到了会场,已经是中午,据说马英九已经离开,但会场气氛依然非常热烈.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本次会议是台湾的客家人会议,会议上大家也尽量用客家话沟通,但是,经常会出现彼此听不懂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得使用普通话,这和我所熟悉的粤语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实际上,台湾的客家话可分为“四县腔”“海陆腔”“饶平腔”等多个次方言,不同方言族群的客家人进入台湾的时间和分布地区并不一样.那么,来源和方言各不相同的台湾客家人是怎么形成一个自我认同的族群的呢?

熟悉台湾现状的朋友都知道,所謂台湾人,可分为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和原住民四种人,而台湾激烈的选战则更加剧了台湾的“族群”认同.不过,社会学家早就指出,台湾“四种人”的分法,实际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产生的,客家的族群认同,也是八十年代以来,客家人面对闽南文化的挑战,不断强化自身认同的结果,乃至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导致台湾“行政院”设立了专门的客家委员会,而客家委员会又进一步采取了许多措施强化了客家的族群认同(王甫昌:《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

然而,台湾社会的族群认同绝非一日形成的,而是扎根于各族群的发展历史和台湾本土社会的发展历史之中.因此,台湾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纷纷深入研究台湾历史和社会文化,企图更为清楚明白地阐述台湾族群认同的产生和形成机制.就客家族群认同的形成来说,有所谓的“原乡说”,即台湾客家族群认同是入台后的客家人在和“原乡”相似的环境和生计条件下“原乡”的族群认同的一种延续;也有所谓“方言论”,即强调客家方言在族群认同形成中的作用;还有“祭祀圈”理论,即试图从民间信仰的层次重新理解台湾社会结构和族群分类理论.不过,随着族群理论被广泛接受和历史人类学理念的流行,台湾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从历时性的角度,通过探讨族群意识和族群边界的形成,来回答“台湾客家形成”这一理论性问题.陈丽华的专著《族群和国家:六堆客家认同的形成(一六八三至一九七三)》(以下简称《族群和国家》)正是在此学术积累的基础上而完成的.

虽然台湾的客家研究者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具体的、区域性的、浸透着历史学的细致分析和人类学族群理论色彩的实证研究,但是,略有遗憾的是,台湾客家研究界还是缺少一部阐述从清政府接手台湾到台湾当代社会关于客家地区族群认同形成过程的专门著作.这样一部著作的缺乏,导致学术界始终无法清晰地了解客家人族群认同形成过程,从而对“什么是客家”“客家认同形成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说,《族群和国家》一书致力于分析从清政府接管台湾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客家社区—六堆的客家认同形成过程的历史,既具有客家认同的民族志的意义,又具有客家认同形成机制的理论探索意义.正如书名所揭示的,《族群和国家》一书在分析客家族群认同形成过程时,特别强调国家意识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作者指出,国家既是行政治理的机构,同时也是文化理念的集合体.国家的户籍和人口登记制度和行为必然会对人群的分类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大一统”的传统国家观念和礼仪也毫无疑问地影响着族群意识的建构.同时,从传统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过程中,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也和族群认同息息相关.

六堆,指的是台湾屏东县及高雄市境内的十二个行政乡镇.所谓“堆”,其实是清代该地的军事性地域组织,每堆包括几个至几十个村庄.六堆的居民,大多数来自广东的梅县和蕉岭地区,讲的是所谓的客家“四县话”,其人口规模约为十四万至十六万人,是台湾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

清政府接管台湾后,随着台湾社会的开发,来自广东的汉人比之前讲“福佬话”的闽南人相对晚到达台湾,他们聚集在较晚开发的一些地区,六堆就是这样一个地区.他们和其他汉人一样,建立了以宗族为主要社会结构的各种社会组织.除了方言不同之外,就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而言,这批 “广东人”和“福建人”并无差别.然而,由于土地和文化资源的紧张,先来和后到的两批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这种场景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由于清代台湾地域社会的特殊性,广东客民利用台湾社会的几次动乱,参和到官府镇压以福建人为主体的地方叛乱中去,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其“义民”的集体形象,表达了其忠于清朝皇帝的“国家认同”.此时的六堆地区虽然也有“客民”“客庄”的名称,人群之间的区分还是以省籍为标准,即分为“广东人”和“福建人”.但是,和省籍的区分相比,更为重要的显然是:是否忠于清王朝.因此,六堆的广东客民并没有形成客家族群意识,不过其中以省籍作为人群区分的简单标准却为后来客家的族群认同奠定了基础.

到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为了管理的方便,进一步强化了“省籍”的概念,同时,还赋予了“省籍”更多的种族差别的意义,例如,以语言的差异来登记和区分不同的省籍户口.另一方面,台湾客家地区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客家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将整个台湾的客家地区当成一个整体,例如,出现了关于客家话的专门书籍.而之前,由于祖籍地和方言的差异,台湾地区的客家人存在着南、北、东部的地区差异.于是,在国家和殖民地知识精英的主导之下,“广东种族”这一蕴涵着族群认同意义的概念在此时被想象和制造出来.“广东种族”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客家族群”这一概念,但是蕴涵着台湾客家人已经具备族群认同的事实.

到了日据时代的后期,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在“大东亚共荣圈”建构的理念之下,日本殖民者试图以较为温和的统治理念,来消融各民族之间的差别.但是,泛亚理念的殖 义所带来的恰恰是台湾民族主义的高涨.“台湾人”这一族群认同的强化,从血统上排斥了台湾原住民和客家人.但和此同时,大陆的客家人却处于政治势力上升的阶段,在台的客家精英为了突显自身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和华南等地的客家精英的密切联系,接受了民国大陆客家精英的族群认同概念.“二战”结束后,台湾回归,伴随着台湾“去殖民化”“民族化”思潮的兴起,“客家”这一蕴涵着强烈民族国家认同意味的标签,很方便地被使用于台湾的客家族群身上,台湾的客家族群在文化和血统上被纳入大陆属于中华民族系统的“客家民族”之内,台湾的客家族群认同已经初步形成.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忠义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忠义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和客家互动贺州大盘村为个案 摘要: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壮族与客家的互动极为普遍,这种互动往往是双向的。由于不同地区人口的相对规模以及族群结构的不同,因此互动的情况也不完全。

2、 制度安排和族群认同 [摘要]在族群自我认同生成过程中,国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际上就是国家通过制度安排对族群进行整合的过程,在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

3、 发改委努力推动形成新一轮东北振兴势头 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地区发展高度重视。201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振。

4、 中美城市化空间失配形成机制对析 摘要:目前美国城市化的特征体现为居住就业郊区化,而我国仍然是城市中心集聚化。美国城市化的空间失配主要是隔离住在内城的少数族裔通勤到郊区就业或者失。

5、 十三五应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结构 由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取代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

6、 史上最大股灾是如何形成的 从6月15日到7月9日,A股市场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上证指数从5178 19点暴跌到3373 54点,暴跌1804 65点,跌幅高达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