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导学期刊 幼儿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论文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论文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 新课程改革和实践杂志

关于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新闻传播类应用性课程改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课程改革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新闻传播类应用性课程改革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课程改革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2017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新闻实务教学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综合性院校的新闻实务教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亦即专业教学和传媒实践严重脱节、实践教学的比例被大大压缩、实践教学有课程无体系.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新要求,新闻实务教学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闻实务;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6)01-0036-02

作为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媒介作品评析》的根本定位是教会学生运用理性的视角、专业的方法评析媒介发布的新闻作品,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本课程是具有理论延展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刻把握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这些理论分析具体的新闻报道作品.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度”,如何在具体教学中突出“应用”的根本定位,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缘起

(一)呼应我院办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媒介作品评析》的前身是《读报评报》.作为国内新闻专业的传统课程,安徽大学从1984年创办新闻专业开始,始终将《读报评报》课程作为每一届大一新生的专业“入门课”.2000年以来,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逐步提出了“四基并重”的办学理念,亦即“基本素质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基 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此,我院以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培养为先导,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落脚点,全方位地开展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改革.2006年,为顺应新的教学需要,学院开设了《当代媒介素养》以取代《读报评报》“专业入门课程”的地位,和之相适应,《读报评报》课程遂重新调整为“专业提高课程”,授课年级也由大一上学期调整至大二下学期.从“专业入门课”到 “专业提高课”,课程定位出现根本性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自然必须相时而动.

(二)因应传媒实践变化的需要

近年来,伴随电子媒介的不断冲击,尤其是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报业逐渐呈现出颓势,传媒业再次出现“报纸消亡论”.对此,新闻教育界应该充分认识到传媒竞争的紧迫性,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新闻教育.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历史悠久的《读报评报》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都亟待改革.一直以来,《读报评报》课的开设都是建立在报纸为强势媒介的认知上,因此,其内容仅仅是对报纸新闻作品的评析,伴随其他媒介力量的不断壮大,我们必须关注所有媒介的新闻作品,将教学内容转向对不同媒介产品的分析.尤其是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给新闻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5.57亿,即时通信网民规模5.88亿,博客用户1.09亿,微博用户2.49亿,域名总数为2060万个,网站总数为335万个.1这一转变促发我们于2011年将课程名称改为《媒介作品评析》,其意在“拥抱全媒体时代”,教会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的视角去审视新闻作品,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去评析媒介作品.

(三)对应新形势下传媒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形势下,传媒人才的培养标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仅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技术层面的能力已无法胜任未来的新闻工作.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和此同时,目前,在研究生考试和媒体招考中,都会专门涉及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之类的题型,这就对我们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二、教改的思路和目标

(一)思路

基于对《媒介作品评析》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以及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的判断,我们在本课程中引入应用性教学活动,强调以“媒介作品”为考察对象,紧扣“新闻实践能力”这一中心,以“大新闻业务观”(即将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技能置于整体性框架内)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旨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训练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夯实基础,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二)目标

通过这样的思路,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实现四个“一”的要求,亦即:能够熟悉写作一篇专业文章评析新闻作品,能够用一段文字精确评析新闻作品,能够将一段文字浓缩为一句话来评析新闻作品,最终能够用一个字精准评析一篇新闻作品.这一目标的提出,首先是由本课程的基本特质决定的.

作为新闻专业实践类提高课程,《媒介作品评析》面向的是刚刚经历专业分流之后进入新闻专业的大二学生,此前这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当代媒介素养》、《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实训》、《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实训》、《中外新闻传播史》等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程,因此,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必须设计一个能够产生质的飞跃的课程框架,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教会他们运用理性的视角、专业的方法评析媒介发布的新闻作品,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改革方案

(一)整体思路是以“新闻实践能力”为中心

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旨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训练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夯实基础,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对本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切实有效地转变,亦即从单纯的写作技巧的分析转向对学生新闻思维的培养.“新闻思维是什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新闻思维”则构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首要内容.

我们尝试提出“贯通式”教学模式.所谓“贯通式”教学模式,即以新闻作品分析为切入点,有机贯通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三大领域,着重培养学生学术并举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怎样在这三大领域中建构关联”则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二)内容设置强化整合性理念

本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对于报纸新闻作品的评析,目前来看,这样的内容已无法摒弃以往对新闻业务分门别类的内容设置,根据网络时代的新要求,以“大新闻业务观”为指导,强调新闻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紧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将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技能置于整体性框架内,既强调每一个内容的独立性,也要将这些内容作为整个新闻实务的教学的重要一环,彼此串接才能形成学生新闻实务的综合能力.

(三)以新闻实训作为根本手段

围绕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们在《媒介作品评析》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训观念,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力图通过应用性训练来夯实基础、掌握技能,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小班制、实战模拟、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为学生设计了针对不同媒介形态、不同业务环节的综合训练项目.

(四)大胆改革考核形式

对于《媒介作品评析》课程的考核形式,我们要变过去的评析新闻作品这一单一形式为多种考核形式并存,就引入了课堂分组讨论、随堂小作业、命题作文和自主选题等多种考核形式.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告.http://search.cnnic.cn/cnnic_search/showResult.jsp,2015-01.

总结:本文关于课程改革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 摘要:目前新媒体对新闻采写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加速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写课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

2、 新闻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价值探析 摘 要 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也让微信的社交功能得以提升,加快了新闻的传播。

3、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媒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的巨大变革正在倒逼着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文章以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

4、 依靠改革增强新闻传播力 呼和浩特日报社是集党报、都市报、行业报为一体,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融合,报刊种类较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媒体,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

5、 传媒类APP新闻传播特点趋势 摘 要: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手机APP近两年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新兴媒体形态不仅种类繁多,使用便捷,而且在发展中也逐渐细化成了独立型APP。

6、 中职学校语言类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成果报告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学科教学的教改新形势下,本成果立足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研究中职学校语言类学科(语文、英语)如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