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代词论文范文 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演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代词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演变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代词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代词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通过对上古时期文献的考察,厘清疑问代词“曷”的产生年代,以及和疑问代词“何”在语音和用法上的区别和联系,进而理顺“曷”由表示原因目的的疑问代词虚化为反问句标记词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曷 何 演变 虚化

关于“曷”的产生年代,我们没有办法具体判定,但可以确定在上古时期的《尚书》《诗经》中已经出现.上古文献中“曷”还可以写作“害”,关于“曷”和“害”两字记录的是一个词的说法,很多前人时贤都对此进行过说明.我们把疑问代词“曷”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是想弄清楚疑问代词“曷”和疑问代词“何”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疑问代词“曷”的虚化轨迹.

一、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和“何”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在产生年代上很接近.关于“何”的产生时间,向熹(1993)認为“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都没有疑问代词.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系统是东周以后产生的”,并认为疑问代词“何”“不见于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诗》《书》及其他先秦典籍中广泛使用”.而疑问代词“曷”,“《诗》《书》《公羊传》常见”.杨伯峻、何乐士(1992)认为“疑问代词‘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用它,以后更常用”.根据我们的考察,“何”“曷”作为疑问代词的产生年代没有办法具体判定,但至少它们在《尚书》《诗经》等西周文献中已经出现且广泛使用,在用法上也互补.

其次,它们的上古音很接近.“何”为匣母歌部,“曷”为匣母月部,声母相同,歌部和月部存在着对转关系,歌部为[ai],月部为[at],元音相同而且韵尾的发音部位也相同,韵尾为舌面元音[-i]的韵部和韵尾为舌尖音的[-t]的韵部相对应,因此它们在发音上应该很接近.除此之外,古传著或是训诂书里解释字义时,“曷”和“何”常常用来互训,如《说文·日部》:“曷,何也.”《广雅·释诂》:“曷,何也.”可见,它们不仅在语音上相近,在用法上也有相近之处.

从疑问代词“曷”“何”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尚书》《诗经》中疑问代词“何”和“曷”都算是高频疑问代词,在功能和语义上互补,“曷”主要用来标记反问句,“何”主要用来询问.具体情况是,《尚书》中“曷”共出现13次,其中1例用来询问时间,译为“什么时候”,1例是询问事物的,1例用来询问原因,译为“为什么”,其余10例全部用在反问句中,作为反问句的标记词.它在反问句中的用例比“何”多,用法比“何”丰富,既可以用来作宾语,也可以用作状语.而“何”在《尚书》 出现6例,主要用来询问事物.《诗经》中疑问代词“何”在用例上明显高于“曷”,其中“何”单独出现在反问句中的用例就增加至36例,当然也包括“如何”“如之何”等复音节的形式.句法结构上,疑问代词“何”“曷”无论是用在询问句中还是用在反问句中,句尾一般都没有语气词和之呼应.在询问功能上,“何”强于“曷”,“曷”主要用来询问时间,而“何”则可以用在询问句中代替所有需要指代的内容.此后,疑问代词“何”无论是在用法上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曷”受到其指代内容的限制,不断失去其疑问代词的优势,渐次趋减,仅在一些录用早期典籍的文献中出现,在实际的口语中已经消失,可以说“曷”作为反问句中的标记词在语言中消失较早.这其中和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代词(周初未见到的)有关,也和由“何”构成的复合式疑问代词的大量出现有关,使得“何”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生命力最强的一个疑问代词.

二、疑问代词“曷”的询问用法

(一)指代时间

疑问代词“何”和“曷”都可以用在询问句中指代时间,从它们在西周文献中的使用频率上看,“曷”的用例要远远高于“何”,且主要用来询问未来的时间.在《诗经》中,疑问代词“曷”和“何”的后面可以附加时间名词,构成偏正式结构来询问时间,在句中作名词的定语,构成“何时”“何日”“曷月”等.上古中期,用来代时间的疑问代词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见于上古前期的时间疑问代词‘曷(害)’‘何’趋于消失”,贝罗贝(2000)对中期《左传》等八种文献调查后发现,“‘何’用作时间疑问代词未见一例,‘曷(害)’也仅四例,其中两例见于《诗经》和《尚书》的引文,另外两例见于《左传》和《荀子》.”到了后期的《史记》和《论衡》中,“上古中期偶见的时间疑问代词‘曷(害)’一例未见,《诗经》中常见的‘曷’在《毛传》和《郑笺》里绝大多数被注解或对译为‘何’‘何时’.”由此可见,到了后期,疑问代词“何”和“曷”代时间的功能已经渐渐在系统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何”构成的复合式偏正短语“何时”等来承担代时间的功能.

1.作定语

(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小雅·隰桑》)

(2)绸缪柬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3)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柬楚.(《诗经·王风·扬之水》)

2.作状语

(4)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构祸,曷云能榖?(《诗经·小雅·四月》)

(5)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6)后人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疑问代词“何”和“曷”用在询问句中代指时间,为什么会出现“曷”最后被由“何”构成的偏正短语取代的情况呢?在古汉语中表示时间的基本词汇很多,如“时、年、岁、月、日、夕”等,这些词和“何”组合在一起既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又符合语言的回答习惯.

(二)指代原因目的

疑问代词“何”和“曷”用在询问句中指代原因和目的的用例很早便产生了,在早期的《尚书》和《诗经》中都有出现,且主要作状语.

(7)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经·小雅·菀柳》)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代词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市场营销的趋势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发展。

2、 不同时期湘绣题材与上稿方式的演变探究 【摘 要】本文从不同时期湘绣题材及上稿方式的演变历史,探究传统绣画文化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厄。文章为传统刺绣和新湘绣的研究提供了启示。【关键词。

3、 试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是我国开始从奴隶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群雄逐鹿,百家争鸣,众多新思。

4、 革命时期土地政策演变 【摘 要】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本文通过对中共民主革命时期土。

5、 简述上古时期文学 文学的概念是随着文学的发展而逐渐明确起来的,正确认识文学对象或划分文学范围,对研究文学有实际意义,我们努力依照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勾画出它。

6、 追忆陕甘宁边区时期审计工作 自1937年陕甘宁边区建立第一个审计机构起到1950年初陕甘宁边区审计处正式撤销,前后共经历了13年。在此期间,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