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 土地流转制度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流转的开题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关于土地流转论文范文 基于城乡统筹农村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土地流转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5

基于城乡统筹农村土地流转动力机制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土地流转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空地出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基于2005年至2013年武汉市13个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并运用FE估计方法对农村土地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非农化显著促进了农地流转规模.政策建议如下:扩大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推进农地流转法制化;农地流转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地流转,动力机制,武汉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5-0042-50收稿日期:2016-01-10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三主体”之间形成了分割占有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国家享有管理权、集体享有所有权、家庭享有承包权”的 所有的独特结构.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农地产权制度极大限制了农业绩效的提高,根据罗翔、卢新海(2011)的估算,我国的农产量除了在1994年由于价格因素导致的短暂高速增长以外,中国农产量一直呈缓慢增长的态势.和此同时,城乡土地所有权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可依法出让、划拨、租赁和转让,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农户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不能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如果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须通过征地改变其产权属性,将集体土地强制性转为国有土地,然后由各地政府通过土地一级市场或以划拨、租赁的方式让渡使用权.

农村土地权力的分割,不仅限制了农业绩效的提高,甚至成为了制约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会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大量失地农户将会进入城市.农地流转不仅会对农民、农业、农村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改变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可以预期,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在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有利因素,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失地农户的福利是政府和学界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之所以选择武汉市作为案例来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是基于如下原因:首先,和我国其他特大城市不同,武汉市情可以概括为“大城市+大农村”,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缩影”(截至2012年8月,武汉市发生流转的农村土地有1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9%,涉及农户约为总数的46.9%,比2007年同期流转土地面积增长了近11倍,涉及农户增加约为24倍).其次,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城市,武汉市的农地流转规模远大于城市圈内的其他城市(张燕,2009).不仅如此,根据现有研究估计,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郭玲霞,2012).工业化的发展势必对城市建设用地形成更高的需求,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会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城市(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最后,农地的流转通常受当地习俗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聚焦于某个城市的案例研究可能比区域和全国层面的研究更具实践价值.

2 文献回顾和述评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是大势所趋.当前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转的问题和流转的模式上.

2.1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权属关系混乱,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清是影响我国农地流转最重要的因素(周先智,2000;陈卫平、郭定文,2006).在中国的农地流转中,有一半农地流转是农民自发私下进行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强,在流转手续和程序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傅晨、范永柏等,2007).类似的,以上问题在武汉市的农地流转中也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隐 易严重,流转具有自发性和无序性,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农地隐形交易大量存在(张燕,2009).此外,农村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也被视为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张红宇(2002)从市场的封闭性考察了农地流转问题,将土地难流转归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高的交易费用.田传浩等(2004)则将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全归因为制度因素,认为当前的农地制度下,农户自身的资源禀赋难以提高,因此缺乏农地流转的动力.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由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土地利用效率不同,各地的农地流转形式也不完全一样.在农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中,转包被认为是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韩连贵,2005;胡小平等,2005).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近,农地流转方式也从以转包为主向其他方式过渡(史清华等,2005),如土地的租赁,因为农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土地租赁市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陈和午等,2006).近年来,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也成为农地流转创新的一种方式,比如重庆的“地票制”,这种土地流转模式区别于土地征收.“地票”指和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特指包括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相关规定的程序批准复垦为耕地后,经过严格验收可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此类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出租或买卖,由土地交易所集中进行(周靖祥等,2011).

上述研究均是从外生角度考察农地的流转.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农地权属混乱还是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其研究视角都旨在制度的层面上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事实上,农村土地流转最核心的动力是源于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农户非农化的要求.因此,土地流转的制度完善和否只是农地流转的必要条件而非先决条件.此外,单纯去探讨土地流转模式并不是一个好的研究策略,正如本文一再强调的,农地流转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模型其借鉴意义始终有限.本文的理解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理面积和文化差异巨大的国家来说,基于某一地区考察流农村土地流转动的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可能更具政策上的操作价值.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土地流转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问题其应略分析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土地集约化经营,不过从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上看,还处于粗放型、分。

2、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存在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分析农。

3、 邯郸市涉县农村土地流转融资性支持问题 摘 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党中央也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

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振兴乡村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5、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 摘要: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给人们提供了生活及生产必需的原材料,怎样让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得到再次开发和利用,令未闲置土地资源获。

6、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深层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土地使用及流转制度是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有一定的缺陷和死角,导致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农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