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招生杂志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高校辅导员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开题报告 高校自建特色论文库 在哪些地方可以投稿 海南的风土人情与地方特色酒文化论文 高校师德师风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 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地方高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是关于地方高校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什么叫地方高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当代社会传媒事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建立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径和模式,仍然是当前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定位、传媒实践教育的多样性选择、课程设置的交叉性特征则是构建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传媒实践教育

新闻和传播专业型硕士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 称 :MJC.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闻和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和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就是要适应巨大变革中的传媒实践领域对人才的更高需求.从2010年至今,处于起步阶段的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开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如复旦、人大、清华、传媒大学等一些国内重点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稳定发展、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可以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建立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径和模式,仍然是当前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定位

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定位是形成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的核心.2002年,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的卡斯帕尔有一段发言颇受关注,他说:“如果没有一些特定学科算不上是一个完全的大学.”国家近年来一直提倡高校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办学中积累实力,追求有别于其他同类高校的特色是地方省属大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样,对于地方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言,要在“培养等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和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基本目标下,逐渐形成人才培养指向、层次、规模和结构的突出特点.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地方高校的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建设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毫无疑问,地方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建设、师资力量、研究成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渠道,以及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和国家重点大学存在着诸多差距.而全新的传媒生态又带来了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巨大变革.这样,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面临着突破自身局限和应对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的双重挑战.因此,依托本校、本学科的专业优势,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媒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协调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不断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适应传媒发展方向的能力,就成为众多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定位,地方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应牢牢把握当地传媒行业的发展走向,快速、灵活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在当今激烈的人才培养竞争中寻找一条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二、传媒实践教育的多样性选择

强化实践教育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传媒产业在不断的技术变革中一直保持着方兴未艾的蓬勃态势,传媒领域的巨变和传媒教育的革新是一个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的设置和发展无疑顺应了媒介改革发展的趋势,在加强传媒产业实践和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教育的相互结合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这一视角,专业硕士的教育教学侧重专业实务能力的训练,要求毕业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学术能力的条件下,能够以创新性的思维,独立地完成传媒实践工作.只有这样,MJC教育关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最终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近年地方高校的MJC人才培养逐渐开始重视传媒实践教育,新闻传播院系和媒体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就是当前最主要的培养方式.实习基地为MJC人才培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实践平台,研究生在校期间即可深度介入传媒实际运作的整个过程.但如果长期满足于实习基地单一的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极易混同于本科生培养的层次.“新闻传播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基础性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毕业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新闻和传播专业型硕士则应着重提升新闻传播的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较快地成长为业界的业务骨干.”显然,要全面提高MJC传媒实践教育的水平,除了同本科培养一样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外,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探索多样性的传媒实践教育方式,在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业务能力培养中,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目前,有的地方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多样性的MJC传媒实践教育方式.比如,建立MJC人才培养基地,而不是单纯的实习实践基地.这类人才培养基地可由高校和传媒集团联合办学,进行MJC人才的全面培养,使传媒实践教育深化到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日常学习中.还有,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已经通过联合组建传媒文化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平台等传媒产业,为MJC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同时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外,现在也有一些高校以高水平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MJC的实践教育培养.其中,职业课程培训是项目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各类传媒职业培训课程可以有效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务研究的能力,从而快速提高其业务水平.

三、课程设置的交叉性特征

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具有多学科融汇的特征,这就意味着,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要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而不只局限于学科自身.同样,MJC的人才培养也必然要遵循这一规律.传媒工作者每天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只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培养出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带有鲜明的交叉性特征.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在MJC发展的初始阶段,经常出现照搬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的做法.出现了理论课程过多,实务课程欠缺的情况,无法实现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有的高校,虽然以“双师制”为牵引,设置了一些实务课程,但大多都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缺乏系统系和延续性.这一重理论轻实务的阶段,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特色得到不断强调之后,有了明显改善.地方高校意识到对于这一类型的硕士培养而言,实务课程的规范设置是核心要素.很多高校通过和新闻单位的合作,完成了对实务课程师资的培养.一些硕士导师积累了大量的传媒从业经验,已经能够胜任传媒实务课程的讲授.但随着MJC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又出现了偏差.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充分注意到课程设置的交叉性特征,使得课程门类和本科阶段过多重复,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学中应强化实践教育,但并不是说就可以抛弃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董天策在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曾指出:“要警惕新闻教育改革比较突出的三个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化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简单化偏向,应对媒体技术变革的技术化偏向.”MJC的人才培养决不是局限于技术层面的职业培训,而是强调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深入地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MJC的课程设置应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既要有大量的实务课程,也要有高层次的理论课程,这些理论课程应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和新闻传播学紧密相关,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向课和选修课程安排中应实现相关学科课程的设置.只有加强课程设置的交叉性建设,和时俱进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以开放的视野不断改革课程设置,才能将各个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吸纳入课程体系之中.

编辑∕岳 凤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地方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摘 要】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导致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尤其在外贸开放程度不高的长江中下游内陆城市湖北荆州,该问题愈发严峻。如何结合本地高校联合培。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人才培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如何基于互联网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对于财经类高校而言,既是。

3、 新媒体视阙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摘 要:当今时代,媒介新技术不断的发展,媒介格局、媒介生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媒体背景下, 新闻收集、加工、制作等新闻传。

4、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内涵,从目标、架构和实施要求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专。

5、 内蒙古东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高校要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水平人才,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才。

6、 关于地方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吉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长春 130117)[摘 要] 我国高校品牌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基于约翰·密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