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中国文化的出路的论文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论文 关于大学生毕业出路的论文

关于出路论文范文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和出路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出路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和出路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出路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出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仍然偏低,农村传统乡规民约和伦理习俗逐渐边缘化,农民精神生活相对缺乏,泛娱乐化、荒漠化趋势明显,部分地区农村信教人数增加、封建迷信抬头.基层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既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有关,也有农村公共空间萎缩、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客观原因,还有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够、“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蔓延等主观原因.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培养农村公共人物,重构农村公共生活场域和空间.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9-0083-05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对我国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强烈冲击,基层农村处于急剧的转型和变迁之中.然而,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规范解构的同时,并没有产生一种新型的文化和规范来适应日益变革的农村社会,不少农民物质财富增加了,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文化素质和思想状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并没有实质性改善,反而陷入了一些困境和问题.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水平,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分析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困境的具体表现,探寻其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民生事业有了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三留守”人员不断增加,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养老、环境、文化等差距持续拉大.虽然近年来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仍旧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落后,农民精神空虚、信仰迷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着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同步奔小康的步伐.

1.农民文化素养总体仍然偏低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近5亿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历结构方面,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34874万农业从业人员中,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只占0.2%.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在农村教育资源的分布方面,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的村庄占87.6%,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的村占69.4%,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占30.2%,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占13.4%,有业余文化团体的村占15.1%.①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农村文化、教育资源仍然较为缺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仍然低下,文化素养总体仍然偏低,专业技能缺乏,实用型技术人才、知识型管理人才尤为欠缺.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2.农村传统伦理风俗和价值规范逐步边缘化

传统农村是一种由家族血缘、伦理习俗、乡规民约和宗族文化等非制度性规范所规约的“熟人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农村传统的熟人社会正逐渐向“半熟人社会”②甚至是陌生人社会转变,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农村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规范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伦理风俗和行为规范,例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孝悌”和宗亲和睦、邻里互助等“惯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农村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给农村带来新观念、新思潮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价值规范和伦理风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存竞争、等价交换、利益原则逐步深入,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日益盛行.“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了家庭的私人化,这种家庭文化下的新型个人在最大限度追求个人权利的同时,却忽视他们对社会或他人的道德责任.”③原子化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了乡村宗亲伦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原有乡村共同体内部的互助、合作、信任关系逐渐瓦解,熟人社会的伦理规范、公共规则逐渐边缘化,传统农村的公序良俗和行为规范日益模糊和失序.

3.农民精神生活空虚、无助,荒漠化、泛娱乐化趋势明显

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信息能够充分交流,农民能够认识自己的生活价值和意义,满足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然而,现在的农民,子女常年在外上学受教育,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又普遍到城市打工,一年难得回去几次,家庭和家族已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满足着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村的留守人员这样,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同样如此.不少农民腰包鼓了,家人却不能团聚,日常精神生活变得无聊、无助、无所适从,虚无主义蔓延,出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倾向.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填补了农民精神生活的空白,城市娱乐型文化逐渐蔓延至乡镇和农村,农闲季节和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不少农村打牌、玩盛行,甚至演变成聚众现象;传统庙会等文艺活动和商业庆典也开始夹杂一些刺激性、低俗性、虚拟性的元素,表演、拜金、封建迷信等活动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参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带来了农民的,也使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出路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论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摘 要] 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农村公。

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困境和出路 【摘要】近年来,超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然而,在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的语境下,发展相对滞后并缺乏。

3、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路径选择 摘要: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基层文化人才缺乏。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

4、 农民观念变化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摘要:近年来农民观念在婚姻家庭、金钱、教育、生活和法治等诸多方面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一直相对滞后,,跟不上农。

5、 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传播模型、困境和出路 【摘要】随着全世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纷纷开始进行校园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校。

6、 我国网络执法面临困境其出路 [摘 要]我国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违法犯罪现象也越来越多。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亟须不断强化网络执法,但目前网络执法存在执法权混乱、执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