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金色年代杂志订阅 2030年代期刊 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参考文献 80年代的文摘期刊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论文 80年代期刊

关于年代论文范文 我1980年代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年代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9

我1980年代是关于本文可作为年代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福星的六零美好生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访问者:姜红伟

受访人:孙武军

姜红伟: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孙武军:是的,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整个中国诗歌的井喷式出现,形成中国诗歌一个黄金时代.大学生诗歌作为这一诗歌潮流的组成部分,自然加入到这一黄金时代之中.诗歌是一个时代思想的先锋,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中思想最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他们的诗歌也是必然走在那个时代的最前列.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的第一支响箭,可以说就是1980年7月《诗刊》社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参加诗会的17位青年诗人中,在校大学生就有7位:徐敬亚、王小妮、叶延滨、高伐林、徐晓鹤、孙武军、徐国静.可见大学生诗歌在被称为“崛起的一代”、“崛起的诗群”或“新诗潮”的诗歌黄金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久叶延滨的叙事组诗《干妈》获得中国第一届新诗奖.叶延滨后来任《星星》诗刊主编和《诗刊》主编.而徐敬亚后来更是因《崛起的诗群》等而成为中国朦胧诗和新诗潮的理论家和发言人,影响巨大.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大学校园中学生诗歌刊物和诗歌创作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另一个是大学生诗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这些大学生诗人为日后走上社会成为中国诗歌中坚力量而奠定了基础.最初朦胧诗的发韧者和代表人物,如北岛、芒克、多多、江河、杨炼、顾城、舒婷等几乎都不是大学生,但随之出现的现代诗新诗潮一代的代表诗人,如韩东、于坚、翟永明、海子等,无一不是大学生出身.应该说,中国的大学为中国现代诗歌培养了一大批一流的诗人.如果说,诗人不是大学能够培养出来的,那么可以这样说,这些诗人至少是从大学里出来的吧.

姜红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孙武军:我是1978年考入浙江师范学院舟山分校中文系,学校后改为舟山师专,现为浙江海洋学院.我在1974年下乡插队时开始诗歌创作,1977年就在文学刊物上正式发表诗歌作品了.进入大学后,更是狂热地写诗,那时几乎是每天一首诗,处于一种“没写诗这一天就白活了”的痴迷状态.在学校我创办了学生文学刊物《春潮》,创刊号的头版头条就是我的诗.而在大学诗歌生涯的最高潮是1980年的4月,在《诗刊》发表诗歌《回忆和思考》,7月到北京参加《诗刊》社首届“青春诗会”.《回忆和思考》后来被选入朦胧诗的代表诗作之一.

姜红伟: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孙武军:我就读的舟山师专地处偏僻的海岛,我是舟山本土历史上第一届文科大学生.我的大学诗歌生活基本处在时代大潮的边缘.我在参加了《诗刊》社青春诗会后,和杨牧一起南下,到南京前线歌舞团见了诗人贺东久.当时贺东久的妻子在舟山,是舟山部队380医院的医生.他知道舟山.他就不无惊讶地对我说,没想到舟山还出了你一位诗人.其实在当时,我和全国各大学的诗人联系很少,只是和宁波师院的一些诗人相识,如力虹等.他们也在搞学生文学刊物,我们会有些交流.在北京《诗刊》社青春诗会上,我和徐敬亚同住一室,他好像给我看过他们吉林大学的一些学生诗刊,说公木支持他们.所以在当时,我知道大学生写诗,但并不清楚有一个“大学生诗歌运动”.直到后来甘肃的《飞天》杂志,他们搞了一个“大学生诗苑”,也选了我的诗和照片,我才感觉到当年的大学生诗歌是有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其影响也许可以称之为“运动”.在大学生涯中,我写诗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时代影响,那是一个充满 和希望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反思和启蒙的时代.关于“朦胧诗”的全国大讨论,标志着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一批振聋发聩的现代诗歌理论和诗作已经在《诗刊》发表.而我只是因为命运,参加了青春诗会,接触到了时代诗歌潮流的中心;但大多数时间,我只是在一个海岛的一个部队营房简陋的房间里,一个人在写诗.大学诗歌生涯,我仍是处在启蒙阶段,青春诗会是我人生的里程碑,也是我诗歌生涯的里程碑.那时的诗歌,包括《回忆和思考》,都不是很成熟的作品,但我因此开始真正认识诗歌,认识一个诗人的命运.

姜红伟:当年,您创作的那首《回忆和思考》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孙武军:《回忆和思考》可以说是我大学生诗歌时期的代表作,后来被选入一本朦胧诗代表诗集中.这首诗注重了一种结构,将人生时空分成几个阶段,这就是“回忆”;而在每一个阶段中,又加入一段对这一回忆的“思考”.整部作品就分为这样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回忆”是感性的,是生活化的,语言接近口语,平实近人;“思考”是理性的,是对生活的评判,语言上讲究逻辑色彩.这两大部分在外在形式和内在蕴涵上有很大不同,两者形成一种张力.这首诗是对我已过人生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我所经过的那个时代的一个总结.诗中我所写的“回忆”,看似童年的单纯少年的无忧,但在“思考”看来,那正是一种被洗脑后的蒙昧.我对那个时代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这也代表了大学诗歌时代的我,第一次开始具有了独立人格.这首诗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正在于此,因为这也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现在从诗艺上看,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并不很高,那种“两分法”的诗体结构也显得比较僵硬.诗歌语言上突出的是一种比较直白的说理而缺乏诗歌语感和意象性.但在当时,它在形式尤其是思想内容上具有一种突破性.它也是最早对 进行反思和否定的作品之一.所以我将它投稿《诗刊》后,《诗刊》马上就编入一个青年诗人诗辑发表了.又主要是因为这首诗,我被选入首届青春诗会.当时我到《诗刊》报到后,我们的班主任王燕生老师就对我说,你起点很高.后来有评论家说那一代诗人是“思考的一代”,而我的这首《回忆和思考》正是表达了这一代人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思考”.

总结:关于免费年代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年代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1980年代乡土小说的神性复魅和祛魅 摘 要:1980年代乡土小说在神秘文化热潮、作家主体审美意识以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成功经验的启示下重新接续起神性叙事,使得乡土小说的神性色彩得以复。

2、 1980年代之少年游 巴拿马内裤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当我的右脚刚刚踏进学校大门时,刺耳的预备铃声就在校园上空尖叫起来,像凄厉的防空警报。有一群人围在公告栏边,叽叽喳喳。

3、 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 内容摘要:1980年代是共和国历史上的光辉岁月,给了野夫那一代人“最初的熏陶和打磨”。野夫主要以80年代为背景,用半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一段“不。

4、 论1980年代来城乡书写变化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一些新变。进入21世纪以后,新变之“变”,更趋明显。乡土叙事的强大惯性与道德排它性、主流评价体系之价值观的褊。

5、 1980年代来路和方向 在近二十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具有深度、广度和活力的领域。其中,自1970年代末开始的历史阶段,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