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赵晓敏硕士论文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李晓璇硕士论文问卷信效度分析 郑晓静论文撤销 经济张晓蓓工作论文 盐城论文答辩潘林

关于潘晓论文范文 潘晓讨论和1980年代社会思潮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潘晓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1

潘晓讨论和1980年代社会思潮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潘晓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潘晓 台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标志着全社会的思想开始解冻,人们逐步从精神的枷锁和禁锢中解放出来了.“ ”结束后,反思历史和现实的各种社会思潮蔓延开来,道德理想主义、集体主义遭到怀疑,由此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人生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人的价值如何体现?自我、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中国青年》杂志1980年发起的潘晓讨论,将“ ”后青年价值观内在的困惑呈现出来了.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署名“潘晓”的来信,透露出一种对于原有理想的幻灭感,由此引发激烈争论,展开了历时一年之久、全国各界广泛关注的人生观大讨论.面对现实社会的客观矛盾、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个人和社会、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现实等形成复杂而难解的冲突.在改革开放之初,非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就开始萌动,并呈现出自身斑驳、杂乱的景观.潘晓讨论显示了大众媒介在传播社会思潮方面的巨大作用,标志着“ ”后青年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重大转折,对1980年代社会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潘晓来信是《中国青年》编辑部根据两位青年的稿件修改拼合而成的,它以北京的青年女工黄晓菊的来信为主,揉进了另一位青年大学生潘袆稿件中的一些概括性语言,并对黄晓菊的原稿在文字上作了必要的整理和删节.潘晓在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等》的信中表达了理想幻灭之后对人生的怀疑乃至绝望.对于潘晓信中所提出的问题,《中国青年》编辑部并不是从这封信才开始意识到,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注意到了在青年中普遍存在着和潘晓类似的困惑和感受.在调查中他们发现,许多青年人在经历了“ ”之后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产生了“看破红尘”、“做人没有意思”的思想, 在青年中乃至更大的范围蔓延、发展.

从“ ”后的社会心理来看,潘晓信中所流露的决不是一种个体心理特征,而是历史大转折初期阶段青年群体心理特征的折射.这种社会心理,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中自发形成的.

《中国青年》发起的潘晓讨论,将民间的“异端”声音放大,开启了新的舆论场,为人生观、价值观反思提供空间,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唤起主体意识、理性精神的觉醒.对主流话语、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大众传媒宣传模式的反思,显示了“大一统”的文化统治权遭到了某种质疑,思想分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成为必然.回顾历史,社会变革和价值冲突、文化论争是相伴随的.潘晓讨论是大众传媒面对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精神危机作出的反应.长期以来,政府和媒体不太习惯于民众互动,民众表达不同的观点、意见,甚至被认为是思想反动的表现,新闻媒体也竭力维护主流价值观念大一统的局面.《中国青年》突破惯有的“假、大、空”的宣传模式,将社会潜在的价值冲突凸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肯定:“让年轻人说心里话并公开发表,我想这是党的好作风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都应该感谢编辑部敢于发表你的来信和组织起这次讨论,使我们有了一个研究社会、探讨人生的机会.”[1]当然,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潘晓的率直表达和自我辩护,潘晓的信发表后,来自多方面的不同看法、担心、疑虑是不少的.有人写信指责《中国青年》“根本不应该发表这种来信”,谩骂编辑部是“纵火犯”,甚至提出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有的单位扣压发表潘晓来信的《中国青年》当期杂志,不许讨论.有的青年给编辑部写信、来电话,不敢暴露姓名、地址,担心潘晓没有好结果,怕自己遭到报复,等等.凡此种种表明,习惯于倾听一种主导声音的人们,对媒体发表不同观点一时还不能理解,模式化的、秩序化的符号或思想观念仍在顽强地约束着人们的头脑.受思维认知定势的影响,一些人对异质思维尚难以宽容地去对待.

潘晓讨论牵动了社会的神经,大众传媒发挥其舆论引导功能,《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新闻机构的报道进一步形成舆论合力,对讨论的深入起到了推动作用.1980年6月中旬,《人民日报》首先报道了《中国青年》开展人生意义讨论的消息,并在尔后的评论员文章中称赞这一场讨论“把青年思想深处的东西端了出来,进行真正同志式的讨论,是感人至深的”,“为活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很可贵的新鲜经验”.新华社在报道这场讨论的盛况时也肯定“只有了解青年,才能帮助青年;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中国青年报》甚至将“潘晓”的信摘 要发表,之后开辟“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专栏.7月11日,该报以半版篇幅刊登长篇通讯:《两个好姑娘为什么走上绝路》,报道了无锡市两位20出头的女青年不堪流言,双双服毒自杀的消息,以一个极端的事例反映青年在人生观问题上的迷惘.价值迷失成为精神领域的突出问题,现实生活呼唤新的价值体系建构.自此,参加该报组织的人生观讨论的青年猛增.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人生观的讨论值得重视》,肯定这场讨论内容丰富,恢复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文章认为,讨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引导青年看待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是看待社会中的阴暗面.文章批评了有些党委领导的顾虑,怕一讨论会引起一大堆思想问题不好解决.文章保证不搞政治运动,并指示基层党委发现此类问题立即纠正.文章最后呼吁:青年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党重视、全社会动手,同时注意解决青年的各种实际问题.《人民日报》对这场讨论的话语立场、评判意向,为观点自由、真实表达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传播体制改革尚未启动的社会环境中,媒体和官方达成默契,倾听边缘言说、重构适合于改革开放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势在必然.

报纸多方位的报道,壮大了舆论声势,潘晓讨论的传播范围增大,受众面更广.进入7—8月份,“潘晓讨论”“热”到了顶点: 编印的《宣教动态》转发了王任重让编辑部写的给 书记处的情况反映,并印发给了出席 宣传工作会议的代表;编辑部的领导被邀请到各种场合去作关于讨论的报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大通讯社也作了报道;国内的报刊更是报道不断;邮局的“蹦蹦车”每天仍源源不断地运来读者的来信;越来越多的读者打电话或直接找到编辑部要见潘晓;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被别人指认为潘晓和自己冒充潘晓的人;许多新闻单位的记者成天堵在编辑部提出直接采访潘晓的要求等编辑部在征得潘袆本人和黄晓菊单位领导的同意后,安排黄晓菊作为潘晓代表接受了 电视台的采访.8月20日, 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播发了采访黄晓菊的专题报道.本来是作为一个思想典型人物的潘晓这一下被具体化了,被具体化为实实在在的黄晓菊了.[2]受众猎奇的天性,使新闻媒体努力去挖掘潘晓讨论背后的人物故事.普通民众关注的往往不是思想的深度碰撞,而是新闻人物自身的现实生活和性格命运.

将复杂的思潮现象简化为具体化的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的深度,甚至偏离了教育青年的初衷,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1980年9月23日,工人日报社的内刊《情况参考》第212期刊登了两封关于潘晓的群众来信.第一封信题为《此种做法弊多利少——有感于潘晓上电视》,写信人署名“山西娘子关电厂宁翠荣”.这封信写道:“各类刊物以大幅大幅的版面对她的这篇‘天才成名之作’大加评论、吹捧,使她从一个‘无名小卒’一下成了全国人人瞩目的‘风云人物’.其实,剖析开来,她的这篇文章的价值并无此等昂贵,其实用价值也不过如此而已.因为她所发表的那席‘价值连城’的‘高论’,只不过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心目中也同时存在着的想法,她不过是在一个极好的时机用极好的方式表达出来罢了等像目前这样调动所有的舆论工具,报纸、刊物、电视等等将它夸了又夸,吹了又吹,捧了又捧,抬了又抬,是否有些过激了呢?等恳切希望快快刹住这股风,这种做法只不过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第二封信题为《邻居眼里的潘晓》,署名为“北京石月”.这封信先说“街坊四邻原来不知潘晓是谁,一看电视才知道潘晓就在自己身边,先知其人,后闻其名,有反胃似的不舒服”.然后列举了黄晓菊的种种缺点,说她“打姥姥”、“不给姥姥饭吃”、“每月只交5元钱的生活费,横吃横喝”、“和三家街坊吵过架”、“‘主观为己’是做到了,‘客观为人’则还差得远”等几天后, 《宣传要闻》第74期转发了这两封信.9月30日, 在这一期《宣传要闻》上作了批示:“请有关部门查查这件事,报刊、电台有个猎奇的思想,没有解决好等”12月11日,第12期《中国青年》出版,群众性的笔谈讨论至此结束.从第5期到第12期,《中国青年》关于潘晓讨论一共编发了110多位读者的110多篇稿件,约十七八万字;在讨论开展的7个月时间里,编辑部共收到来信来稿6万多件,其中有不少信稿是几十、上百青年联名写的;讨论期间,《中国青年》的发行量由325万急剧上涨到397万;关注和受这场讨论思想影响的青年以千百万计.[3]《中国青年》1981年第6期发表了编辑部的总结文章《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总结,《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摘 要.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潘晓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潘晓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文化自信何以应对当前的社会思潮生态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生态在构成成分、价值取向和传播手段三个方面均表现出复杂性。这其中,错误思潮在不断抢占阵地和受众,威胁到我国的文化自信,其。

2、 防止不良社会思潮侵蚀青年学生 【摘要】一些社会思潮理论基础薄弱、观点偏颇甚至极端、问题分析不精准、解决路径不合理甚至谬误,如任由其在高校发展,将严重冲击和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3、 当代社会思潮简析和人际交往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业都充满了竞争,仅凭单一的个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所作为,似乎不怎么现实。但是,如果我们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4、 论1980年代来城乡书写变化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一些新变。进入21世纪以后,新变之“变”,更趋明显。乡土叙事的强大惯性与道德排它性、主流评价体系之价值观的褊。

5、 1980年代来路和方向 在近二十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具有深度、广度和活力的领域。其中,自1970年代末开始的历史阶段,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此。

6、 我1980年代 访问者:姜红伟受访人:孙武军姜红伟: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孙武军:是的,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