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视野杂志 视野杂志在线阅读 幸福教育论文 经济视野杂志社 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教师幸福论文 视野杂志社 幸福课程论文 关于大学生幸福指数论文 新视野刊物 科技视野杂志社

关于主观幸福视野论文范文 主观幸福视野下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主观幸福视野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5

主观幸福视野下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分析是关于主观幸福视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主观幸福视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民众的幸福感已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从主观幸福的角度,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幸福群体和不幸福群体.两类群体在物质利益和心理状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完善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是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主观幸福 分层 群体

一、问题的提出

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主观幸福的整体性评估.它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整体生活状况的评价,包括对工作、家庭、经济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和正负情感体验.由于幸福感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及情感状况,因而对幸福感的评估很可能与人们的社会阶层认同感一致.一个幸福感高的人,其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较高,因此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和行为较少;而一个幸福感低的人,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多的消极情感体验,更可能产生社会剥夺感和反社会的行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社会心理的结构与变迁对改革的推进有着巨大影响,引入“主观分层”研究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社会行为迫在眉睫.这也符合韦伯的观点——在给定的社会情势下,哪个属性作用最为突出,完全取决于经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从幸福感的视角,对我国城市居民进行分层,并对幸福群体和不幸福群体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揭示两类群体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笔者在武汉市进行的“中国城市居观生活质量调查”,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处理.

问题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生活满意度的问题包括:工作、健康、家庭生活、收入与消费、休闲、居住、自我实现7个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每个领域设计了若干具体指标,用以考察中国城市居民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幸福感.

第二类是情感体验的问题,通过测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出现的频率,反映居民的情感幸福度.

每个问题的刻度从0到10,0代表非常不幸福,10代表非常幸福,请被调查者自己打分.

三、幸福群体与不幸福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受访者总的幸福感分值,将样本分割成两部分:低于5分的为不幸福群体,高于5分的为幸福群体.首先从人口学特征来看,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基本相同,分别为48%和52%,女性略多于男性.从年龄来看,35-50岁的中年群体占有最大的比重,为56.4%,3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和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各占21.2%和22.3%;从文化程度来看,不幸福群体中83.8%的人是中等及以下学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16.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占绝大多数,为85.4%;从职业状况看,多数人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工人等蓝领阶层,比重为55.3%;从收入看,低于1100元的低收入群体占70.4%.总的来看,低幸福感的人多为中年、已婚、学历低、收入低、从事蓝领阶层职业的人.而幸福感高的人多为年轻或老年、收入高、未婚、学历高、从事白领职业的人.

1.幸福群体与不幸福群体的生活水平差异

(1)居住条件方面的差异

自我国住房改革之后,房产已成为个人物质利益的主要组成部分,房产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体现了个人的贫富程度.调查显示,不幸福群体中没有房产的是83人,占46.4%;有1处房产的85人,占47.8%;有2处房产的10人,占5.6%.从住房面积看,不幸福群体中有33.5%的人居住面积低于30平米,27%的人居住面积为30-50平米,10.2%的人居住面积为51-70平米;居住面积超过70平米的只有29.3%.如果以每户三口人计算,60%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7平米.对居住状况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不幸福群体中57.9%的人感到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24.1%感到一般,只有18%的人感到满意.可见,不幸福群体普遍对居住条件感到不满意.相反,幸福群体无论在住房面积还是在房产的拥有上都明显优于低幸福感的群体.幸福群体中有1-2处房产的人占69.5%,远高于低幸福感的群体(53.4%);幸福群体中住房面积大于50平米的人占72.1%,明显高于低幸福感的群体(39.5%),而且幸福群体中住房面积高于90平米的占到接近一半的人,这一比值在不幸福群体中还不到20%.

(2)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

社会保障是个体在遇到各种风险,如年老、疾病、工伤等情况时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果说房产是衡量一个人物质利益的上限,那么社会保障则是个人生活水准的下限.

从不幸福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看,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只有55.3%的人拥有养老保险,44.7%的人拥有医疗保险,15.1%的人拥有失业保险,16.8%的人拥有最低生活保障,而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从前面的分析已经看到,低幸福感的群体中35-50岁的中年人占到一半以上,而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正处于身体逐渐走下坡路,疾病多发的阶段,而且日益面临退休养老的问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于他们的生活极其重要.另外,这些群体的收入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可以说是他们克服生活困境的一道重要屏障.而调查数据表明,约一半的人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对比来看,幸福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明显好于低幸福感的群体.其中66%的人拥有养老保险,67.9%的人拥有医疗保险,18.4%的人拥有失业保险,19.3%的人拥有其他商业保险,没有任何保障的人只占16.8%.

医疗保障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如今的社会屡见不鲜.进一步考察医疗支出的情况,可以看到两类群体的差别显著.在不幸福群体中,66.7%的人的医疗完全由个人承担,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的仅占28.8%,而且其中一半的人是单位承担少,个人承担多.调查显示,在医疗支出压力方面,感到没有压力的有18人,占10.1%;感到有点压力的有32人,占17.9%;感到压力比较大的有69人,占38.5%;感到压力太大,承受不起的有60人,占33.5%.也就是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感到医疗压力很大和无法承受.而调查显示,幸福群体的医疗支出压力明显小于不幸福群体.其中完全由个人支付医疗支出的人只占35.6%,明显低于不幸福群体的66.7%;单位承担多,个人承担少的占37.1%,远远高于不幸福群体中的比例14.1%.在主观感受上,幸福群体中感到医疗支出压力较大和难以承受的人占35.7%,远远低于不幸福群体的比值.

2.幸福群体与不幸福群体的心理状态差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感是人类第二大普遍性需求.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不可能有幸福感的.调查选取了安全感作为反映心态的指标.在是否为安全问题担忧的调查中,不幸福群体最为担心的是生活失去保障,有61.7%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其次是食品安全,有53.7%的人感到对食品安全担忧;第三是失业,有39.4%的人担心会失业.另外,有33.7%的人对生态环境破坏担忧,33.1%的人对人身安全担忧.调查显示,在涉及经济条件的失业和生活失去保障两项上,两类群体有明显差异.幸福群体更有安全感,感到担忧的人分别为24.9%和33.4%,明显低于不幸福群体的比值(39.4%和61.7%).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前,幸福群体和不幸福群体在物质条件和心理状况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经济条件是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到他们心理状态的因素之一,如对生活保障的担忧.外在的社会环境,包括治安状况、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安全因素,以及社会公平等对民众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民众能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优化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6

[2]张启新.社会分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3):87

[3]Wilson, W. 1967.“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67: 294-306

[4]K.A.Dodge, G. S. Pettit, J. E. Bates. 1994. “Socialization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Conduct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65:649-665

总结:该文是关于主观幸福视野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公法保护视野下弱势群体内涵探究 [摘要]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是当下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对于弱势群体的内涵见仁见智,尚无共识性结论。科学界定弱势群体的内涵,对于弱势群。

2、 粉丝社群作为另类社会群体意义 《文本盗猎者》一书的结构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到第四章介绍了参与式文化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粉丝的社会和文化身份、粉丝接受模式的特。

3、 社会信任危机主观博弈分析 [摘 要] “社会信任缺失”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加入新闻媒体的大军后,社会事件可轻而易取的被曝光。扶老人事件正是在网络。

4、 城乡居民金融普惠群体差异性 普惠金融的概念在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时被首次提出,随后日益受到国内外政府和学者的重视并逐步形成统一的内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普惠。

5、 如何解除社会中间群体后顾之忧 我国提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的要求,并将其作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政府实施的基本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