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韩语毕业论文 韩语论文 韩语论文网 教育刊物卷首语 论文致谢语 杂志卷首语 论文身势语的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感谢语 小学体育教学毕业论文致谢语 公示语翻译论文 培训期刊的卷首语

关于论语论文范文 论语中孝的现代和传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论语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1

论语中孝的现代和传承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论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论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黑格尔认为,家庭以“爱”为其规定,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家庭伦理实体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真理内容,并明确规定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从黑格尔的家庭伦理实体视角观照孔子《论语》中的“孝”,其作为“仁”的具体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同样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孝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在现实中的践履以真诚的情感为普遍内容,实践方式则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例如,浙江临海市在传统孝道文化框架内设立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孝心基金会,建立“居家养老+新乡绅治理”的农村养老“乡治模式”;南京市创建“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新模式,等等.

关键词:黑格尔;伦理实体;孝;爱

中图分类号: B22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2-0066-06

《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老部》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中国的“孝”文化绵延了数千年,它作为家族社会的精神基础,维护了家族制度、社会、人民生活的稳定,同时也使个人从中获得了安身立命之本.但“孝”并不是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的,只是到了私有财产出现、“一夫一妻制使父子关系确实可靠,而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1].孔子对“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特别是从人的自然感情方面引发对父母尽孝的合理性,注重对生者的孝行.孔子关于孝的思想主要见于《论语》中.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不高,认为孔子的思想一点思辨也没有,而只能称之为“孔子的教训”,但还是认可“它是一种道德哲学”,这种道德哲学尽管是常识道德,但却是“善良的、老练的”[2],既然常识道德是“善良的”,那就意味着对孔子“孝”道的肯定,因为“孝”是其道德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可在黑格尔的另一本书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3]黑格尔对孝爱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体现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笔者拟从黑格尔关于家庭伦理实体的思想视角对孔子的“孝”道进行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尽孝新模式(如,浙江临海市设立民间非营利组织——孝心基金会,建立“居家养老+新乡绅治理”的农村养老“乡治模式”;南京市创建“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新模式等)寻求我们现实生活中尽孝的途径及意义.黑格尔所处的时代已是现代社会、市民社会,与我们当代的时代背景虽然有差异但仍有共同性,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逐渐呈增长趋势的情况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从物质上及精神上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已成了迫切的任务.虽然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呈现多元化,在道德领域也出现麦金太尔所说的“残篇断章”[4],但家庭仍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与加油站,仍起着维护社会、国家安定的作用.

一、黑格尔的家庭伦理实体

黑格尔的“伦理实体”是作为客观世界的社会生活、实践世界,是社会生活、实践世界的共同体,是具有伦理性的实体性存在.黑格尔伦理实体的演变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自然性的伦理实体,所揭示的是宗法血缘等级制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5]395.家庭也是人存在的最初伦理实体,在此基础上演进到市民社会、国家伦理实体的环节.“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以爱为其规定,而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6]175,这个爱是自然之爱,是没有理由的血亲之家,包括夫妻间的情爱、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爱,兄弟姐妹间的友爱,“唯有情爱、慈爱、孝爱、友爱的统一,才能构成一个现实丰富的家庭伦理实体.”[5]399家庭伦理实体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真理,并明确规定着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一个人必须做些什么,应该尽些什么义务,才能成为有德的人,这在伦理性的共同体中是容易谈出的:他只须做在他的环境中所已指出的、明确的和他所熟知的事就行了.”[6]168黑格尔通过爱的三环节,即否定孤独的自我,在他人身上肯定自我,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着重论述了家庭伦理实体中个体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个体担当权利义务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一是享受生活的权利、受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赡养的权利、享有财产的权利;二是承当相应的义务,如增进家庭财产、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义务.黑格尔家庭伦理实体中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但并不是在量和质上的一一对等关系,比如孝爱与慈爱相比,没有对等性,“子女之爱父母不及父母之爱子女,这是因为子女正迎着独立自主前进,并且日益壮大起来”[6]189,儿童、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充满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置老年人于不顾,而是应该得到良好的照顾,包括子女的情感与物质上的慰藉,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合理安排,只有“一个老人能够安度晚年的社会,才可能有资格被称之为和谐的社会.”[5]422

二、《论语》中“孝”的现代阐释

家庭伦理实体以爱为其规定,爱是一种普遍性的要求.孔子的“孝”也是与爱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也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同时,在家庭伦理实体中具有普遍性的孝爱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又因个体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有其多样化的实践方式.难能可贵的是,孔子的“孝”思想已经蕴含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现代意义.

(一)“爱”与“敬”的普遍性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自己欲仁而仁可至,只要修行达到一定程度.“孝”是 “仁”的最基本实践,也是为人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古人多假借用字,王恕《石渠意见》:“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乃是为人之本.”[7]22)为人的根本是要尽孝,尽孝的本质即爱亲,爱生养自己的父母,爱亲是自然的,不需要理由的.动物也有爱亲的行为,但只有人才能意识到为什么要尽“孝”,知道应当如何尽孝.所以,只要是通过教育、接受社会规范而成为真正的人都会有对父母尽孝的自然之情、自然之理,否则就不是人,而是俗话说的畜牲.此外,只有人知道如何应当尽孝,这是因为人是有精神的,有思维与意志,“人之异于动物就因为他有思维”[6]12,能思维即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形成思想和观念;有意志,即是有、有冲动去做与行动,把思想和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而意志在黑格尔那里与自由等同,把自由意志放在一起使用,正是因为人有思维与意志,是自由的、能动的主体,所以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知道真正的孝德除了要在身边照顾父母的身体,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稳定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更重要的是从内在方面要求子女对父母孝敬的真心实意,孝的行为要使“爱”和“敬”内蕴、充盈期间,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如果只是为义务而尽义务,没有敬重之情,仅限于从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与动物无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真正的尽孝,是个体主体的内心自觉自愿,是主动、自由地去践履,而不是因为外界的逼迫.孔子要求为人子者要做到父母有事,主动服其劳,而且保持谦恭平和的态度:“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论语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论语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论语礼之内涵的现代传承 摘 要: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而这其中“礼”的文化概念又是贯穿始终。这里所说的“礼”不仅是。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孝文化的传承路径 摘 要: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其次阐述了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即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孝文化对。

3、 想象跨国移居家庭传承语维持和转用关键因素 提 要 想象指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包括将来在什么地方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在异国生活中,跨国移居家庭在传承语维持和转用问题上面临诸多选择:是。

4、 传统孝文化在高校德育中传承和 摘 要:孝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孝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高校德育中。

5、 刘孝标世新语注评议 摘 要:对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的体例,历代学者都有过研究和论述。有学者将其体例具体分为补阙、纠缪、备异、论辩、存疑、释典、梳理、别见八端,其。

6、 论语之孝与其当代价值 内容摘要:“孝”是儒家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之“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