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latex在写论文时的优势 电子期刊的优势 优势土木工程论文 评论文体的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纸质期刊优势

关于比较优势论文范文 社会工作参和农村精准扶贫比较优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比较优势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社会工作参和农村精准扶贫比较优势是适合比较优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举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精准扶贫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面临政策能否“落地”、村庄能否重构以及农户能否自助等方面的挑战.社会工作在专业性、职业性、和国家行政力量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均具有优势.社会工作参和农村贫困治理有三种途径:一是对贫困人口所在村庄的民情进行精准把握;二是重建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三是对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能力进行提升.

关键词:精准扶贫;社会工作;贫困人口;贫困群体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1-0017-06

收稿日期:20160606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1.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SH061);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RWYB19)

作者简介:袁君刚(1982-),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和精准扶贫.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通过联产承包、进城务工、自主创业等方式摆脱了贫困状态,但时至今日仍有7 000多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些人口多分布在偏远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缺少资金技术的支持,思想观念也比较保守.更为严重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村庄已经处于“空心化”状态,“三留守”现象普遍存在,村庄中的社会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使得上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随即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就是摆脱以往扶贫过程中自上而下、粗放且不可持续的政策弊病,采取适度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减贫工作.

在此轮减贫进程中,社会组织的参和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以往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减贫所产生的问题.社会组织往往具有专业性的特征,在精准识别对象、评估减贫效果、重建社区公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生计等方面都可以成为政府减贫工程中的有效助手.

一、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按照贫困群体的现有条件为其指定脱贫路径,因地制宜就成为该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精准扶贫”要想收到预期效果,必须解决以往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策能否“落地”

我国的扶贫政策一般具有自上而下制定的特点,即 提出任务,地方层层落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来说, 和地方的关系是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切入点.对于扶贫问题来说,当中央制定了各种经济政策以保证扶贫工作的开展之后,就面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否不走样、不变形的问题.对于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扶贫工作的总体政策即顶层设计当然要由 政府来制定,但这里涉及到“一”对“多”的关系问题,即统一的政策措施能否和千差万别的地方情况相适应.(2)地方政府在执行 政策的过程中,能否真正按照后者的意图来完成.在现有的财税体制基础上,地方政府往往通过“拿项目”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政绩.通过项目制的运作不仅可以理解当前 地方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可以发现基层社会解体和重组的端倪[1].(3)扶贫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农户,能够真正按照农户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安排其未来的生计则是 和地方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即考虑 政策能否落实的重要变量是农户.

农户之所以成为“精准扶贫”的基本单位,不仅因为各项扶贫政策和项目都必须落实到农户层面,扶贫的效果也必然要由农户的脱贫程度来衡量,更因为农户是理解现代中国的重要变量:农户和土地的关系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和城镇化政策;以农户为单位的小家庭农场模式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户更承载了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农耕文化的精神传统,是理解农民生存方式历史性变迁的重要载体;农户自身的状况更是和整个农村社会结构相勾连,是理解村庄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切入点[2].

(二)村庄能否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业化因素不断渗透进“三农”领域,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农民的流动性大为增强,村庄公共生活逐步减少,公共精神逐步萎缩,公共事务逐渐无人问津.尤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每天都有近百村庄“消失”.但中国的城市并无能力大规模接收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子女入学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资源的分配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因此,重构村庄就成为稳定农业生产、缓解城市压力和保障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要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让村庄重新成为农 要的生存载体、生计来源.“精准扶贫”,不仅要考虑个体农户能否脱贫,更要考虑整个村庄层面的“整体脱贫”.当前,多数村庄出现三种现象:村庄社会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迁,村庄公共生活逐步萎缩,村庄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上述现象将导致村庄民情——农民的心性秩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身份认同、价值取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因此,“精准扶贫”实现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在村庄层面开展民情的“精准重构”,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

(三)农户能否自助

“精准扶贫”不仅要重视农户眼前利益的获得,更要关注其长久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问题通过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低下仍然是制约其真正摆脱贫困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农民无法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获得足够信息从而做出恰当的市场选择,导致其所获得的扶贫项目容易受到外界市场的波动而陷入困境甚至失败;(2)多数贫困农户获得未来持续生计的能力较弱;(3)贫困村庄的社会支持网络无法有效支撑农户的未来生计.

如何有效地将“精准扶贫”打造成真正的“造血式”扶贫,关键在于要突破从单一的经济维度去理解扶贫,要重视农户个体行动和村庄运行机制中的社会性因素,“精准”定位农户参和扶贫的影响因素,发掘支撑村庄运行的社会权力结构.“精准扶贫”的力度要体现在改变贫困农户所处的社会环境方面,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总结:关于免费比较优势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比较优势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菏泽市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 [摘要]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菏泽市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是山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对菏泽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调。

2、 农村精准扶贫:理论意蕴、实践路径和经验探究 [摘 要]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湘西经济建设情况时提出“精准扶贫”的口号,强调扶贫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可盲目追求好高骛远的。

3、 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探析 摘要: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了我国当前的国家战略,不断地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困难地区脱贫,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整体发展,对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战略实。

4、 农村精准扶贫成效制约因素系统论 摘 要: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对扶贫开发工作产生指导作用,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精准扶贫成效的城镇化水平、。

5、 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摘 要】众所周知,要想缓解贫富差距最为主要的措施便是开展村农精准扶贫工作,其中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支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代性,而做。

6、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实践和 呼图壁县以“花儿昌吉 美丽呼图壁”为核心,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扶贫开发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