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双足和保健杂志 双足机器人开题报告 六足机器人开题报告 双足和保健杂志社 糖尿病足护理论文 小品足疗鉴赏论文 硒足人体健康参考文献

关于缠足论文范文 缠足现象起源考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缠足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缠足现象起源考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缠足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裹脚是从什么时候结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摘 要:缠足是中国旧社会一项空前绝后的奇异风俗,一般是在女童幼年时就把她们的脚用长布条紧紧裹住,使脚畸形变小以体现美感.中国古代关于缠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南齐的潘贵妃、隋朝的吴月娘都曾被认为和缠足的起源有关.后世经过考察论证,认为秦汉、六朝、五代这三种起源论说较为令人信服,但从主流社会的审美偏好、风俗文化的历史变迁等诸多方面来看,缠足起源于五代时期的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缠足 妇女 起源

所谓缠足,即是在女童幼年时期将她们的脚紧紧缠裹以阻止其生长,使脚永远停留在幼时状态的一种方法.现代人惯常于从反缠足的观点来看缠足,有关缠足的论述文章多呈现出一概而论、过度简化的倾向,或是指控缠足陋习可怜可鄙,或是大加颂扬反缠足运动的历史功绩,俨然将谴责变成了书写的目的.而关于缠足起源的论述,则主要集中在宋、明、清三代的考据学家身上,如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明代杨慎的《丹铅馀录》、胡应麟的《丹铅新录》,清代赵翼的《陔馀丛考》等.此外,近现代学者贾逸君的《中国妇女缠足考》(北平:文化学社,1926)、当代学者高洪兴的《缠足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美国学者高彦颐的《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等,都对缠足的起源有着较为详实的考证.

一.有关缠足起源的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关于缠足的神话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传说大禹治水,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1]又说商代的妲己是只成精的狐狸,她的脚还没完全化成人形,就用布帛裹了起来,以掩人耳目,结果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不明所以,反而群起效尤.[2]另有民间传说隋炀帝东游江都时,曾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后,为反抗炀帝 ,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用长布把刀紧紧缠在脚下,并把脚尽量裹小,随后又按脚的大小做了一双鞋子,在鞋底刻上一朵莲花,使得走一步便印出一朵莲花来.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炀帝刺去,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不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者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了纪念月娘,纷纷裹起脚来,自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3]当然,这些民间的神话传说,更多的是演义附会的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明代学者杨慎就曾不屑地驳斥妲己的传说根本是“瞽史以欺闾巷者”,对于某些读书人竟然煞有介事地谈论它,实在感到慨叹不已.①

《道山新闻》里最早提到缠足的起源,据载南唐后主李煜后宫中一位名为“窅娘”的舞伎,才是缠足的始作俑者:“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组带璎珞,莲中作五色瑞云.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曲,有凌云之态等是人皆效之以弓纤为妙,益亦有所自也.”[4]窅娘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但她的故事却架构在信而可征的历史脉络里:佛教在南唐极为盛行,宫廷和民间普遍接受佛教,李后主本身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故事里为窅娘打造的“金莲”舞台,似乎便是唐代佛像雕塑常见的七彩珠玉莲台.此外,李后主也是一位音乐家和舞蹈设计家,据史册记載,他的正宫周皇后就擅长弹奏琵琶,精于设计新颖的宫廷舞步.但由于窅娘只是供人玩乐的舞伎,身份地位低下,纵史上确有其人,其缠足作为孤立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缠足”一词最早被明确提及,目前已知是在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他说道:“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自所无.”[5]张邦基大约生于12世纪,在他所处的时代,缠足极有可能才刚开始流行,理论上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观察探究条件.然而,张邦基并没有利用这一时代的权威性,而是将论证诉诸《南史》、《玉台新咏》及乐府诗等史书和诗歌.据《南史·齐东昏侯记》载:“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6]后人有以此认为潘贵妃缠足,张邦基却指出“亦不言其弓小也”,似乎一方面暗示此处的“莲花”和后来专指妇女缠足的“金莲”含义不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到了12世纪下半叶,缠足已然出现“弓”和“小”两种特征.

二、考据学家的缠足起源论述

历史可以通过不同文献相互支撑确认,传说却是单一、孤立、无从查考的,在考据学的范畴里,民间的神话传说显然不足以成为探究某种文化现象的凭证,但部分后世学者对文献的权威性盲目信从,加上材料本身的真伪难辨,考据学界更容易就缠足现象的起源问题各执一词产生分歧.

杨慎曾在《丹铅馀录》里驳斥缠足源于五代时期李煜后宫的说法,并以乐府诗《双行缠》里“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这句争议颇多诗句的作为发展理论的基础,将缠足的起源推到六朝时期.胡应麟则根据明末女性的流行服饰和足服样式,指出杨慎对诗中“行缠”的理解有误,因为“行缠”并不一定专指裹脚布,而很有可能是指缠腿布.在缠足风气盛行之前,缠腿布是男女通用的服饰,只在材质上有所区分:“男子以帛,妇人则罗为之,加文绣为美观,以蔽于袜中.”妇女开始缠足之后,缠腿布才成为男性特有的服饰.同时,胡应麟还指出蒲鞋也是“古男子妇人共之”,而“今世蒲鞋盛行海内,然皆男子服,妇人以缠足故,绝无用之者矣”,以此说明缠足的兴起带动了足服的性别分殊化发展.另一方面,胡应麟找出了21条唐代以前关于女性足服的记载,由这些记载中全都没有提及“弓纤”得出结论,唐代以前的妇女并不缠足.[7]

针对纷纷攘攘的缠足起源论说,最终做出仲裁的,乃是清代史学家兼藏书家赵翼.他在论述缠足的笔记里,系统地整理了既存的理论和依据,将前人的说法归结为三类[8]:

(一)五代说.五代论首先在13世纪由学者周密提出,胡应麟继之,到了16世纪,已发展为主流见解.赵翼指出,支撑此论点最主要的依据,是源于一项反面论证:10世纪之前卷帙浩繁的诗歌辞章及史册典籍中,几乎不曾提到足之“纤小”或鞋之“弓纤”,也就是说,找不到缠足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有力证明.赵翼的假设,跟张邦基、胡应麟等人差不多:如果缠足现象确曾存在于某个时代,它必然会在文献档案里留下记录和痕迹.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缠足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三足蟾蜍砚滴源流考 【摘 要】三足蟾蜍砚滴目前被认为最早出现于东汉,但这件东汉的三足蟾砚滴时间尤为可疑。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历代关于蟾蜍文献,并结合文物,得出从宋代开始。

2、 男僧蓄婢现象考 敦煌莫高窟第17窟是张氏归义军时期都僧统洪辩的影窟,在其彩塑写真像的两侧分别绘有着世俗装的侍婢和僧装的侍者,这引起我们对敦煌男僧蓄婢现象的关注。。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九尾狐形象起源考 内容摘要:本文从《山海经》中的青丘九尾狐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九尾狐这一形象的起源进行考证,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中九尾狐的形象进行分析,探究。

4、 基层缠闹现象的深层根源 【摘要】一些地方基层治理中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诉求渠道不畅通,基层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不足,社。

5、 人口现象到货币现象看房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持续了16年的繁荣,但已经从全面繁荣过渡到局部繁荣。从人口推动到资金推动,从大涨到小涨再到有涨有跌,今后必然会有滞涨和普跌的过。

6、 端午节起源饮食讲究 “端午节”起源的几种说法如果有人问起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你一定会答复这是悼念楚国士大夫、爱国诗人屈原。但要查阅古籍,还有另外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