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论文 汉语学报投稿 汉语语言文学论文 对外汉语硕士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题目 国际汉语教育杂志

关于现代汉语量词论文范文 古代汉语名词是怎么成现代汉语量词的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现代汉语量词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古代汉语名词是怎么成现代汉语量词的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现代汉语量词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现代汉语量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量词在先秦时就已经产生,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正式命名.现代汉语量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的度量衡量词,另一种是汉藏语系独有的个体单位量词.个体单位量词比较复杂,目前仍然在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代汉语中的量词大多是由古代汉语名词发展而来的,因而与名词的联系也最紧密.本文以“眼”和“根”为例,探究它们虚化的过程与方法,综合认知论和语法化两个角度简单解释现代汉语量词由古代汉语名词发展的机制,认为认知是古代汉语名词虚化的动力,而语法化则是名词虚化的表现.

关键词:名词;量词;认知论;语法化

一、量词定义及目前研究概况

(一)有关量词的定义

量词产生的年代很早,在先秦时就有了这类词,但现代汉语里对量词的单独分类及命名却是很晚的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曾把量词归在名词一类.如王力先生先后使用了“单位名词”、“单位量词”的名称.直到50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1954年至1956年拟定)才正式定义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 量词在这时才真正从名词中分离出来,70年代才被普遍接受.

量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类词,主要有两种:度量衡单位词,如斤、寸、斗、两、米等,这种量词是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的,也是汉语中最早的量词;另一类是个体单位量词,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如汉语中的“个”、“支”等,“一个人”在英语中则表示为“a person”,英语中没有专门的量词来表示.这类个体单位量词在汉语中也有两种,一类与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结合,叫做名量词(有的也叫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数量;另一类与表示动作的动词结合,叫做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如踢一脚、看一下.

(二)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概况

有关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不少.“从主流看,汉语量词的系统研究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一是以列举为取向的量词类别研究,二是以关系为取向的量词选择研究,三是以解释为取向的量词认知研究.”[1]“进入21世纪以后,量词研究取做到了更多的突破.尤其是认知论、语法化、类型学视角下的量词研究成绩最大.”[2]认识论视角主要包括维度比的研究和范畴化的研究两个方面;量词的语法化包括量词结构的固化和量词语义的泛化两个方面;类型学视角包括人类语言的视角、共同语系的视角和汉语方言的视角.

二、量詞的来源及产生发展的过程

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孤立语,与具有丰富形式变化的屈折语不同,它没有形式的变化,主要靠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在表达名词的数量单位或者动作行为的次数时,汉语就只能借助数词和名词来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表达也需要越来越精确,于是量词由此产生.并且在表达数量单位或动作行为的次数时,数词、量词以及名词的语序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经过了多次演变才发展成今天这种“数词+量词+名词”居多的结构.

现代汉语量词与古代汉语名词的联系最紧密,郭锡良在《从单位名词到量词》 一文中分析了量词由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他说,其实量词在先秦就已经产生,但那时还只有表容量和集体单位的词,如“鬯(祭祀的酒)二升一卣”、“马五十丙”“贝十朋”.周代以后出现了表个体单位的词,如“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先秦两汉,数词和单位词可以直接结合,中间无需加量词,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但他认为,这些单位词都还只是名词,到了魏晋以后,单位词才从一般名词中分化出来,成了独立的一类词——量词.

王力也在《汉语史稿》里解释了单位词(即量词)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量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一般来说,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3]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和量词大多数都具有特定的配对关系,即特定的名词只能与特定的量词相搭配,而不是随意搭配,最多也只是泛化了的量词可以与多个名词相配,如泛化的量词“个”可以跟多个名词搭配,或者同一个名词,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或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需求,有不同的量词,如“云”,根据其在天空中的不同形态,可以说“一朵云”、“一片云”、“一团云”等等,以求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但即使是这样,名词与量词的搭配也是有限制的.关于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关系,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说:“什么名词用什么量词是约定俗成的,应该在字典里标注出来.”[4]这种解释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看似是一种约定俗成,但又不好真正说清其中的关系.郭锡良在《汉语史论集》里附录了一篇《名词、量词配对表》,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 一书也附录了一篇《名词、量词搭配表》 ,可能就有部分目的是为了规范名词与量词的搭配问题.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量词与名词的紧密关系.那么,为什么名词与量词会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纽带促使名词向量词转变或者说让名词也具有了计量功能?

三、综合认知论及语法化角度看

古代汉语名词发展成现代汉语量词的原因

近年来,汉语研究视角不断丰富,汉语量词研究也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认知论角度、语法化角度和类型学角度来研究量词.笔者认为,这几种角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例如,古代汉语名词发展成现代汉语量词,内部机制是认知论,它促成了古代汉语名词的虚化,这个虚化的过程表现出来就成了名词的语法化.

古代名词发展为量词,有的名词有了量词的用法后,名词的用法依然没有改变,这可以说是一种名词的语法化.而隐喻和转喻是语法化的主要方式,它们主要通过比喻、借代、引申、泛化等几种手段来实现.我们也许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大部分的名词与量词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眼”、“根”为例,具体来看名词虚化为量词的方法及过程.

总结:该文是关于现代汉语量词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在古代汉语中用法意义 摘 要:“以”是古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使用频繁的一个多性多义词,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动词、介词、连词的分合区别及其发展联系。关键词:以 用法 意义。

2、 韩国留学生汉语量词个偏误分析调查 摘 要: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整理了语料库中韩国学生量词“个”使用错误的语料,对这些语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最终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在习得量。

3、 现代汉语特殊名词非量化 摘 要: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在汉语名词系统中,各成员在受数量短语修饰这一分布特征上的表现呈现出连续统特征。因此,非量名词的存在具有绝对的合理性。。

4、 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语义和句法历时对比 摘 要:本文基于认知语义学理论,借助CCL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历时角度分析古代汉语“远+N”和“N+远”空间表量构式,旨在辨明。

5、 古代汉语中之意义和用法 摘要: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连接两个或多个同级语言单位,表示前后语言单位的某种关系;也可以改变它所连接的成分的语法功能;还可。

6、 近三十年来古代汉语中焉综述 摘 要:古代汉语中对“焉”的词性和用法的一般观点是“焉”可作代词、兼词、助词、语气词、副词、连词。位置可在句中,在句末的居多。有的研究者是通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