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平播之役400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关于使役论文范文 基于轻动词理论英汉使役结构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使役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7

基于轻动词理论英汉使役结构是关于对写作使役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使役动词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在轻动词理论框架下,对不同类型的英汉使役结构进行对比和解释.研究表明,英汉使役结构均可根据其所包含轻动词类别分为两大类,即显性使役结构和隐性使役结构.显隐性使役结构具有共同的底层结构.其中显性使役结构的形成不发生句法移位,而隐性使役结构要触发句法移位,使下层动词上移,并和之合并.

关键词:轻动词 英汉使役结构 显性 隐性

一、引言

使役结构是英汉语言中一种基本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结构.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形态、语义、句法、生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何元建、王玲玲(2002)从生成语法角度探讨了汉语使动句和役格句之间的语义和语法关系,随利芳(2003)以中原官话为基点考察了特殊使役结构“(很)V人”,朱秀兰等(2007)对汉语方言中的“使感结构”进行了研究,刘蔚(2011)分析了英语词化使役动词的构成和词化使役结构的类型,罗力伟等(2014)对古代汉语使感结构的研究.综观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中大部分都只对某一种语言的使役结构进行了分析.而轻动词理论作为生成语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使役结构和轻动词理论的交叉研究更是意义深远.因此本文将从轻动词层面对英汉语言使役结构进行研究分类和对 析,以期对当前此领域的研究做出尝试性的补充和完善.

二、轻动词理论的发展

“轻动词句法理论”是指在生成语法的原则和参数理论框架下的一种句法理论假设.不同学者通过从不同语言及环境出发,对其内涵、特征及功能等做出了不同的阐释,使“轻动词”这一概念得到普遍认可,并为解决某些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轻动词”最早由语法学家Jespersen提出,用以解释英语“动词+名词短语”结构中动词意义的虚化.此后,Grimshaw&Mester(1988)研究日语时发现某些动词虽有赋格能力和曲折变化,却因意义空泛,必须和其他语素结合才具有指派题元角色的能力,由此提出“主目语让渡”的假设,提出某些语言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动词——轻动词,它们不指派语义角色.Hale和Keyser(1993)指出,词汇关系结构中,“VP shell”里的“v”是一个没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抽象动词,它好像一个空位置,这个抽象动词就是我们所说的轻动词.其中vP壳理论是在Larson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vP壳理论中,轻动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Chomsky(1995)根据Larson、Hale和Keyser的理论假设,指出轻动词为及物性结构的核心,轻动词“v”和功能语类一样,没有语音形式,也不表达语义内容,由在接口不可解读的形式特征组成.它是将一个动词结构纳入到另一个动词结构中,这样就可以在维护X阶标二分叉原则的前提下对含三项谓词的结构进行合理表征(张法科、周长银,2004).三项谓词结构有双宾结构、使役结构等.vP壳上层动词结构的中心词是轻动词,轻动词“v”作为“核心功能语类”,只包含在接口不可解读的形式特征,是一个纯句法的构件,不表达任何语义内容,选择“VP”作补语.在句法推导中,动词一样,都作为主动词在“V”处合并;轻动词“v”在成分统制V的位置合并(温宾利等,2002).而在汉语中,黄正德(1997)从生成语义学角度出发,引入词项分解法,对轻动词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扩展.他认为轻动词有具体的语义内容,表达不同的事态关系,并将轻动词定义为:由纯动词表示的谓词,并且这个事件谓词向它的标志语指派题元角色.当轻动词不具语音形式时,则句法结构中的主要动词必须移上合并,这些操作在句法部分进行:动词的LRS直接投射到D一结构,并且在D一结构到S一结构的投射中,核心移动作为一种常规的句法程序发挥作用.

三、轻动词和使役结构的分类

(一)轻动词的分类

根据轻动词的形式和特征,我们将其分成三类:显性轻动词、过渡性轻动词和隐性轻动词.显性轻动词有语音形式,以独立词的形式存在,不触发下层动词上移.过渡性轻动词和隐性轻动词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强句法特征,不能独立存在,触发句法移位,使下层动词上移和之合并;不同之处在于过渡性轻动词以词缀形式存在,而隐性轻动词无语音形式.本文将运用轻动词的分类,为英汉使役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句法解释.

(二)英汉使役结构的分类及句法解释

1.英语使役结构

我们根据轻动词的分类,可以将英语使役结构分为两类:显性使役结构和隐性使役结构.这两种使役结构具有相同的底层结构.其中功能语类v’是真正意义上的轻动词,投射vP.在Chomsky(2000)的理论框架中,轻动词v’出现在各类动词投射的结构中;它选择VP作补语,选择DP1作外论元,构成一个语段vP,vP又被别的功能语类所选择.它们共同的底层结构用结构如下图所示.

因为不同类型的使役结构中轻动词的形式不一样,触发不同的句法移位,因而形成具有不同表层结构的使役结构.显性使役结构是指含有“make”和“have”等显性轻动词的使役结构.如:

(1)Lily made Bob clean the room.

(2)She had her son do the homework.

其中使役轻动词分别是显性轻动词“make”和“have”,两个句子都属于显性使役结构.在这样的句子中,轻动词是以独立词的形式存在,小触发句法移位,即底层的“clean”和“do”留在原位,不上升和轻动词合并.

隐性使役结构使役是指含有过渡性和隐性轻动词的使役结构.

过渡性轻动词有如“-ize”“en-”“-ify”等.它们和非使役动词发生联系时可以形成使役动词,如:含有 “shorten”的英文句子.如:

(3)They shorten the paper.

句中“short”是一个形容词,下层动词的中心词是一个隐性轻动词“vBec”,不能单独存在,所以使得“short”上移和之合并成为“short vBec”,而上层vP的轻动词是一个过渡性轻动词“-en”,也不能单独存在,再次使得short vBec上移,成为“short vBec-en”,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shorten”.所以派生出和底层结构不同的表层结构如(3).

总结:本文关于使役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近十年来轻动词理论下汉语综述 摘 要:近十年来,轻动词理论下的汉语研究具有研究结构类型多样,研究范围由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由普通话到方言,开展比较研究和出现系统研究四个特征,。

2、 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化对比分析 摘 要:“喊叫”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本文借用词化模式观点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讨论了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核心、语义成分和词化。

3、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探究 【摘要】在英汉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转换理论是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英汉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翻译转换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该理。

4、 英汉学术论文第三人社交指示用法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英汉学术论文第三人称社交指示用法差异。文章对四十篇中英学术论文进行了小范围语料检索,总结英汉论文第三人称不同社交指示用法和。

5、 英汉时空差异论视角下语篇衔接对比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英汉时空差异论这一理论框架,探讨了英汉语篇在衔接上的主要差异,进一步验视了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空间性特质这一论断,从而使英。

6、 避免潮式英语,提高学生英汉换位思维能力 摘要:由于潮汕方言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在英文表达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甚至还创造了“潮式英语”。英语和潮汕方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