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参考文献格式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大学马克思论文写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大学马克思论文格式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范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协同生成逻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恩格斯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协同生成逻辑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马克思x恩格斯的同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主体间存在、人的平等性存在以及人的社会性存在三方面论述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协同生成的思想,揭示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协同生成的三重逻辑,即主体逻辑、道德逻辑和发生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个人都是在主体间关系中实现价值、获得意义,个人幸福也必然在主体间关系中生成.追求幸福的过程和手段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把自己置于社会和集体中,把他人和社会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信仰中.每个人在确证社会整体幸福的过程中也确证自身幸福,人的幸福不只是个体幸福的孤立生成,而必然是社会幸福的集体体现.

〔关键词〕 个人幸福,社会,主体逻辑,道德逻辑,发生逻辑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010-05

马克思认为个体是人最直接的生存单位,也是人最真实的存在形态.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普遍幸福归根结底只能落脚到个体发展和个人幸福上.然而,个人幸福是否就独立于社会幸福之外呢?个人幸福是否可以凌驾于社会的普遍幸福之上呢?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深刻地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和集体应该是高度统一、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关系,“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1 〕 (P571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高度一致,个人和社会、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应该是共存、共生并协调发展的,“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 〔1 〕 (P217 ).恩格斯在《在北爱斐特的演说》中就谈到,每一个人的利益、福利和幸福都同他人的利益、福利和幸福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指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恩格斯更是明确地谈到:“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2 〕 (P374 ),并强调这是无须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意识和觉悟,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主体间存在、人的平等性存在以及人的社会性存在三个方面,揭示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协同生成的三重逻辑,即主体逻辑、道德逻辑和发生逻辑.

一、主体逻辑:人的主体间存在决定了个人幸福具有社会共存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批判中指出:他们总是以任何单个生命都只是依靠自己的对立面即在对异己的力量的斗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为逻辑起点,把自觉的生命同不自觉的生命对立起来,把单个生命同普遍的生命对立起来,把人类社会的存在同自然界的普遍生命对立起来,引申出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片面地强调社会对单个人的对立和限制以及单个人对社会的独立和需求.于是,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的“个别性”也就等同于个人幸福和自身福利.因此,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只有在对有意识的他人和无意识的外部世界的斗争中才能获得自由的权利,人只有在社会的“限制力量”和自我力量的对抗中获胜才能获得自由的权利,并使外部世界服从自己并成为自己享受生活的条件,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性实现自己生活的发展,实现对生活的自觉享受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幸福.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这一推理逻辑以及由此得出的荒谬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虚设立场的拙劣性以及其自私情怀的狭隘性,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片面地把人的对象当作自己的对立面,把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当作自己的“约束力量”,并把他人乃至社会视为人的异己对象.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谈到“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1 〕 (P571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实现,个人的幸福当然也是在“共同体”中实现,幸福是个体幸福和社会普遍幸福的统一.

萨特等人认为马克思过分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抽象性和本质性,而忽视了人的个体性、具体性和存在性,认为人的个体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然而,马克思其实非常关注个人,关注个人的价值实现和个人的发展.“我们要特别强调马克思对于个人的关注,因为这和一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完全不同.在这种扭曲的认识中,马克思主义就是冷面无情的集体残忍的压迫个人生活.这和马克思的真正看法相差十万八千里.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坚持一个人的个体性,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体现’.这一点贯穿了马克思道德的始终”.〔3 〕 (P90 )只是马克思强调的“个体性”在主体间关系的视野中往往被曲解成了一种简单的、单向度的甚至是粗暴的集体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在其自身对象性存在角度来讲无疑都是主体,但从关系性存在角度来讲,任何主体对于其他人来讲同样也是客体或对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 (P501 )马克思洞察了人的本质,深刻地回答了人是如何成其为人,从本质上把握人的根本特征以及人的本质的具体生成.人的存在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人的主体存在性离不开他人的“反映”,人的本质是在社会中生成的,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主体间关系特征的具体思考,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性存在的深刻理解,这也成为了马克思思考幸福问题的理论基础,成为了马克思论述幸福的社会共存性特征的重要理论前提.马克思还谈到:“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 〔4 〕 (P67 )马克思认为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是自我存在的一种对象性方式,在别人身上往往能呈现我们自身,彰显我们自身的价值.人在一定程度上犹如商品,因为人的主体价值和意义往往要通过其他主体来表现,他人会成为主体意义和自我幸福确证的对象性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人和人的关系都体现出人和人的现实关联性和实际统一性,每个人在自我的意识中意识到“别人是同自己平等的人”,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别人当作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 〔1 〕 (P264 ).这也表现出人的本质最终要在主体间得到表现,在社会中实现统一.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阐述人的主体间关系存在,并在人的主体间视域下谈到“每个人只有把自己当作自为的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他的存在,而他人只有把自己当作自为的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前一个人的存在” 〔5 〕 (P198 ).

总结:本文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理论和当代中国农民趋势 摘要:农民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的阶级特性、农民的历史地位、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以及农民的历史命运等问题进行。

2、 论马克思恩格斯优秀科学品格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具有严谨勤奋、诚实谦逊、创新求实、合作斗争等优秀品格,这种优秀品格源于他们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坚韧不拔的意志。

3、 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下社会三形态理论 摘 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

4、 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以现代意义的“弱势群体”概念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 、“社会底层阶。

5、 边疆地区农村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探析 [摘要] 我国边疆地区农村社会治理迫切需要创新模式。目前许多地方公安边防派出所与农村地方政府机构和村民共同进行社会协同治理,使村委会组织构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