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就业指导论文1500字 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期望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发表的期刊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 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论文 关于残疾人就业的论文 关于就业方面的论文

关于就业论文范文 浙江省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现状与动态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就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浙江省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现状与动态分析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就业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基于对浙江省2016届毕业未就业大学生的调研,从各个角度,各社会力量为“慢就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为减少盲目的“慢就业”,提高“慢就业”的质量,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企业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同时通过对“慢就业”群体的动态转化分析,对有特殊困难的“慢就业”群体到就业的可以提供精准的帮扶.

关键词: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动态;分析

一、 引言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5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3日05版发表了以“大学生就业,观念须‘松绑’”的时评.指出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同时光明日报等央媒也连续发声,谈毕业生“慢就业”更多考虑就业质量.“慢就业”已经成为2016年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同时也是高校和各地政府部门要关注的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论文以大学生“慢就业”为议题,着重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调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慢就业”现象,深入浙江省下辖的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湖州6个城市2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10所)的2016届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对浙江省大学生的“慢就业”群体进行全面的了解,深入挖掘大学生“慢就业”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高校的就業指导和大学生的就业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大学生对“慢就业”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二、 调研过程和数据分析

2.1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浙江省20所高校2016届未就业毕业生1000名.2016年5月开始,调研组首先对宁波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资料收集,经过1个月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后,得出了一些关于宁波市大学生“慢就业”的群体及影响因素,调研组继而扩大调研范围,开始对杭州、温州、绍兴、嘉兴等其余5个城市的高校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在此之前,调研组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讨论汇总后,继而进行规划实地调研路线以及方案.做好充足准备后,调研组在各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走访了全省6个城市,一共发放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达890份,有效率达到89%.具体如表1所示:

2.2数据分析

2.2.1个人因素与“慢就业”两者间的联系

学历对“慢就业”的影响.调研团队在调查问卷中对选中高校的“慢就业”人数和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在计算中发现,本科学历较大专学历的“慢就业”比例较高.一方面由于本科的实习期较短,而且实习期的毕业设计任务也较重,在工作方面的投入不够,而大专毕业生的实习期基本为一年,因而在工作方面相对有足够的时间来选择.另外,本科学生的心理预期也比大专学生的高,在就业要求方面比大专生更为苛刻,也就是“慢就业”往往表现为选择性的困惑.值得意外的是,专业方面对“慢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性别对“慢就业”的影响从柱状图来看,性别对“慢就业”的影响非常显著,男性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的比例.

2.2.2学校层次与“慢就业”两者间的联系

为方便统计,把调查的20所高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共有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三所高校,第二个层次共有浙江科技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湖州学院、台州学院、绍兴文理学历,温大城市学院,万里学院七所高校,第三个层次是其余的10所高职院校,三个层次高校的“慢就业”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数据来看,不同层次高校的“慢就业”程度有所差别,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之间存在数据差异,和学历层次的差别基本相同.这部分差别一方面体现在有些本科的学生毕业后在准备公,还有部分在打算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

家庭因素与“慢就业”两者间的联系.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慢就业”群体之家的家庭因素并无显著差别,但是群体整体的家庭经济条件明显要好于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或者从另外角度来看,家庭经济困难不是造成“慢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经济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可能,他们的父母大都都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大都持支持态度.

三、 “慢就业”群体的动态转化分析

调研小分队从“慢就业”群体中随机选择100位毕业生进行3个月后的追踪调研,在寻找从“慢就业”到“快就业”转化的影响因素.随机抽取的这100位毕业生大致可以分为就业困难、换岗期、不愿意找工作、升学(出国)、公务员(事业单位)备考、自由职业(创业)六个类别.六个类别的数量如下,对他们的追踪主要是记录从他们被访谈调查时刻开始到找到工作所需要的天数,从而找到类似群体从“慢就业”群体中转化的平均时间.

2.公务员、事业单位备考有1个放弃之前的目标.

3.由于追踪的是3个月后情况,最长为90天.

从图2可以看出,就业困难和换岗期的群体转化时间最快,这个群体的“慢”其动态转化时间也是快慢不一,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和调查时间的静止性,这部分群体找工作的愿望相对较为强烈,而且浙江地方经济相对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就业岗位并不缺少.其次就是自由职业和创业的这部分群体,他们在毕业后准备阶段的“慢”大约持续一个半月左右,而彻底的“慢”群体就是极少数就业愿意没有或者升学、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这部分群体,从随机抽取的同学来看,这部分群体大约占到总共慢就业群体的一半.

四、 结论

大学生“慢就业”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从毕业即失业到未就业,从“毕剩客”到待就业,从待就业到“慢就业”,从单纯的贬义色彩也到了中性色彩,特别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怀疑到调查采访过程中的肯定,我们很多小分队的成员也在被一些“慢就业”成员的执著和努力所感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们很有想法,而且父母也比较支持.另外从“慢就业”群体的成长历程来看,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慢”的,有近9成的群体在毕业前都参加过企业的招聘或进行面试,也有57.5%的群体在企业都有过短暂的实习经历,这说明企业对待大学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时,要制定适合他们的一套管理体系,帮助他们成长,尽快适应企业.一旦首次就业失利后,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这种阴影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参考文献]

[1] 樊泽民,陈怡琴.那些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们[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5.12

[2] 云绍辉.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研究群体与展望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

[3] 罗兆祥,阎朝兵.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意向与满意度调查[J].中国就业,2012(11)

[4] 張秀芝.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引关注[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9

[5] 邓进利.“慢就业”靠谱吗?[J] .家庭科技,2015.8

[6] 王莉.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比较研究[J] .科教论坛,2009.9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总结:此文是一篇就业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和 摘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政策监督、教学实施、评价与反馈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高校体育并没有真正帮助体。

2、 省属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应对方式现状调查关系 摘要:运用SAS、SCL-90及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以近500名省属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

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高等院校数量的逐渐增多使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上涨,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

4、 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加之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和国内产业机构升级,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5、 大学生企业就业形势变化和企业就业指导模式变革 摘 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在涌现。随着教育在全国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招聘市场。

6、 大学生参和共享经济现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各个共享经济平台极大的促进了就业,2017年增加了近1000万的就业岗位,参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