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职业教育期刊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学位论文范文 职业教育电大论文摘要 职业教育生论文致谢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等级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和治理路径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职业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9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和治理路径是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农村职业教育独特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着乡村振兴各领域、各要素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逻辑必然.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既有思维理念滞后、自身能力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有法制制度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为此,亟需转变思维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关键环节难题,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从而突破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0-0059-06

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大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振兴农村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功能.然而,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保障供给不足、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矛盾凸显,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解决农村自我发展弱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必然

农村职业教育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其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和社会作用直接指向“三农”问题,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实践中农村经济转型、农业产业升级、农民素质提升等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

(一)是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的重要条件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内生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有效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突破点.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这对新型农业劳动力数量、质量、结构、类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联结着产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三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而劳动力能否满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适应新业态新技术的要求,取决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和培养机制.同时,教育水平和教育结构决定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既可为农业产业振兴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又可以动态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人力资源配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激活农村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条件.

(二)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内在要求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其前提.农村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具有一般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而且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内容更注重实效,效果也最为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修订)》全文共有10个部分100条,有7个部分12条专门论及扶贫助困,其中第2条明确提出,应将技术和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诸多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成功案例表明,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使贫困人口获得一技之长尽快就业创业,实现限时脱贫“消化存量”,又可通过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足5%,农技推广人才“青黄不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人才紧缺[1].涉农人才培养难、引进难、留住更难,这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尤其突出.到2050年,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预期目标需要培养数以亿计各类乡村人才.同时,实现70%以上城镇化率需要向城市转移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2].可见,农村人口教育与培训潜在需求巨大,但这种潜在需求并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乡村各类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供给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人才需求矛盾突出.2018年3月,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必须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这充分说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既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不仅直接指向“三农”问题,还涉及第二、三产业,具有入学门槛低、培训周期短、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和优势,是将农村普通劳动力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够向非农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的高素质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最优途径.

(四)是满足农民精神需求、促进乡风文明的动力源泉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致使精神文明、乡风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精神需求匮乏.同时,与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封建迷信和恶俗陋习等不良社会现象又在一些农村地区沉渣泛起,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乡村振兴的障碍,这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研究发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在与贫困环境相适应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对自然的屈服感和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并内化为贫困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与传统文化,称之为“贫困亚文化”.这种“贫困亚文化”不仅会强化现有的贫困状态,还会在区域内和代际间产生复制和传承[3].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生态的振兴,也是文化、乡风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看,在注重物质经济“输血式”供给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能力“造血式”供给.农村职业教育兼具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双重教育功能,能够有效深入到乡村建设细微环节,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改变乡村人口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进而促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总结:这是一篇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主体剥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困境其解围 摘 要: 农村社会中的劳动力主体在城市的“拉力”与农村的“推力”的双重驱使下,出现了“主体剥离”的样态,使得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生源“无主体化”、。

2、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起源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对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效果明显。六盘水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在学习运用“三变”模式推进陕西精。

3、 农信主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四川农信要全方位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部内涵,从制度创。

4、 基于农村经济社会需求端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摘 要 随着四化同步、农地三权分置等制度的相继实施,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端对农村职业教育有现实的诉求,同时也为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自身实现市民化的过程,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

6、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振兴乡村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