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 文献综述专业认同

关于认同论文范文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多样性策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认同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多样性策略是大学硕士与本科认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樊登《认同》读后感500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具有不同表征,大体上可以分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和谐共生型、国家认同强烈而民族认同薄弱型、民族认同强烈而国家认同薄弱型等若干类型.我国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应根据类型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侧重点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构筑明晰而高效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实现56个民族的族别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多样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3-0081-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BMA11009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丽萍(1968-),女,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的时代语境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民族身份的标识日趋模糊,人们关于“我是谁”的认同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认同的建构面临新的现实困境.学者们或者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强调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及民族认同的积极意义;[1](P.26-35)或者基于国家主义的立场,强调族别认同应当向中华民族认同转化,进而向“国家认同”方向发展,逐渐以公民认同取代民族认同,建立统一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以此抑制民族认同的滋长,防止民族主义极端化对国家统一造成威胁.[2](P.6-10)这些观点更多属于“应然”的期许.笔者认为,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心理和国家认同表征存在许多差异,因此,应从“实然”的角度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模式,采取有区别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策略,才能构筑明晰而高效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体系.

二、逻辑起点:中国各民族认同表征的类型差异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大家庭和统一国家.各民族成员对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体认和对国家的归属心理,客观上存在着差别.这些客观事实,是当前开展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必须认真把握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概而言之,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可归纳为如下类型: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和谐共生型

这种类型的认同表征是民族成员能够清晰地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民族归属,知悉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对本民族具有深厚的情感,具有理性的民族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作为国家公民,对国家忠诚,认同国家的历史,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整体利益.客观地说,中国各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既有清晰的民族情感,又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协同共生,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身份,不存在国家认同危机.这是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土壤上孕育出来的、有利于民族健康发展和国家富强统一的、居于主流的认同类型.

(二)国家认同强烈而民族认同薄弱型

属于这种认同类型的民族成员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心理,但是,对于自身的民族身份认识模糊,不甚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不全面,甚至缺乏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民族身份.这种情形往往和历史上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有关,是处于弱势地位、受到歧视和排斥的弱小民族的成员自我保护的策略,是不平等民族关系给处境不利的民族造成的心理阴影及其残余表现.

(三)民族认同强烈而国家认同薄弱型

这种认同表征是:民族归属感强烈,民族情感浓厚,偏爱本民族文化,但是,国家观念相对较弱,公民意识比较淡薄,强调族别利益,甚至将民族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前.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的群体或个体,通常聚居程度较高,内部交往密切而跨族联系相对较弱,或者跨境而居,同国外有广泛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拥有自成一体的语言文字和教育体系,本民族的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社会整合程度较高,民族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极端化类型

这种认同类型的具体表现是,坚持民族利益或者个人利益至上,虚构血统纯洁的、孤立的民族历史,无视或否认中国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将单一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对立起来,淡化国家公民身份意识,或者以“世界公民”身份自居,甚至从事危害国家统一的犯罪活动.“ ”分子、“ ”分子等便属于这种极端类型.

(五)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表征的多样性组合模式

我国5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辽阔,东起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脉,横跨蒙古大草原,西至天山南北和青藏高原,西南遍布云贵高原、武陵山区,南部以珠江流域中上游为主体,东南地区有畲族和高山族.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像“E”字框围中国的陆地边疆,周边的地缘政治复杂多样.而具有10多亿人口的汉族同样具有地域性和文化认同特征的差异.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非是一成不变而始终如一的凝固的铁板,而具有复杂的孕育、萌生、形成、转化、衰微、重构、复兴等过程.处于不同的历史时空和时代语境,不同民族或者不同群体的认同心理也会呈现不同的认同表征,不同的认同表征也会由于所处的情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民族认同表征只是反映了特定民族认同心理的大致类型和总体认同倾向.意在说明中国各民族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认同特征,呈现出或积极或消极的不同认知图景,区别对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的积极性因素和消极性因素,是开展务实有效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

三、目标预设:中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指向

中国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呈现多样性的心理表征,自我认知水平、归属心理和情感依附程度存在差别,为此,应当设置有区别的而非笼统教育目标,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期收到预期成效.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认同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协调我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路径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给多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多民族国家需要各民族对国家合法性的支持和拥护,各个民族的自我认同也需要有国家政权的。

2、 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因素分析 【摘 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祖国的命运与前途。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

3、 例论壮岱侬等跨国民族认同状况 【摘 要】本文以广西那坡县念井村为田野调查点,考察当地壮、岱、侬等中越边 境跨国民 族的互动情况,分析各种认同的相互关系,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4、 年俗与其变迁和民族认同 [摘要]风俗习惯作为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呈现者,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婚俗、成人礼等,而年节习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

5、 文化认同视角下对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 摘 要:本文选取非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提出以。

6、 民族认同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 摘要:民族国家是两种原则和结构的融合:民族与国家,二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冲突。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提出了各自的民族认同建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