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少年文艺投稿要求 大众文艺杂志 大众文艺期刊 少年文艺杂志 大众文艺投稿 大众文艺杂志社 科技创作论文 论文创作 少年文艺投稿 文艺生活杂志发论文 文艺理论杂志社 音乐创作杂志是学术类期刊吗

关于文艺创作论文范文 周易对苏轼文艺创作观影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文艺创作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周易对苏轼文艺创作观影响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艺创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艺创作包括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在《周易》经世致用的创作目的、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以虚受人”的感应观念等思想启示下,苏轼主张:一是文艺创作应“有意于济世之用”,不可空口大言;二是文艺创作要想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必须不断创新求变;三是作家在感受外物、进行文艺创作时,必须保持空明虚静的心态.

[关键词]苏轼;《周易》;文艺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5-0021-05

Abstract: I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purpose of creation of statecraft, the change thought of “the end will change, change is smooth, smooth is long”, the concept of induction of feel the person with the empty state of mind of Zhou-Yi, Su Shi claims: firstly,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should be for the purpose of statecraft, not utter lack of substance. Secondly, only changing and innovating constantly, the author can create unique works through the ages. Thirdly, only in the empty and quiet mind, the writer can interact with the world, and then create the wonderful works.

Key words:Su Shi; Zhou-Yi; literary creation

一直以来,大都认为苏轼的文艺创作观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笔者研读苏轼作品发现,除了道家思想外,《周易》哲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①.本文拟从《周易》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创作目的、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以虚受人”的感应观等角度探讨易学对苏轼文艺创作观的影响.

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有意于济世之用”的创作目的

作为中国一切文化源头的《周易》一书的创作目的本在“推天道以明人事”,[1](p.50)这一创作目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中国一切文化创造大都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优良传统.这一创作目的在《周易》中有明确表述,所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系辞下》)高亨注曰:“精义,精于事物之义理.入神,进入神妙之境地.精义入神,学也.致用,用也.此句言学中有用.”[2](p.428)这句话其实就是《周易》一书创作宗旨的精要概括.《系辞上》对《周易》这一创作宗旨做了更明确揭示:“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还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可见,圣人们的一切创制都是为了天下之用.刘纲纪对《周易》的这一创作宗旨做了更详尽的阐发:

《易传》讲“形而上”的“道”,但目的仍是为了“形而下”的“器”,为了行动,为了天下的大业.等整个《易传》都充满着诉之行动的“致用”精神.刘勰也很明确地抓住了这种精神.他说:“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宗经》)这是对《易》的精神的简明而深刻地概括.[3](p.384)

又说:

《易传》十分关心“天下”,“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举而错之天下之民”,“鼓天下之动”(《系辞上》).[3](p.362)

综上可见,经世致用的确是《周易》一书创作的根本目的.

自幼研读《周易》的苏轼不可能不受《周易》这一创作观念的影响,如其《东坡易传》解“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曰:

精义者,穷理也;入神者,尽性以至于命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岂徒然哉?将以致用也.譬之于水,知其所以浮,知其所以沉,尽水之变而皆有以应之,精义者也;知其所以浮沉而和之为一,不知其为水,入神者也.和水为一,不知其为水,未有不善游者也,而况以操舟乎,此之谓致用也.[4](p.138)

“精义入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致用”.这其实正是苏轼一生治学的指导方针.如其《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曰:“始臣之学也,以适用为本,而耻空言;故其仕也,以及民为心,而惭尸禄.乃者屡请治郡,兼乞守边.欲及残年,少施实效.”一切学术应有益于现实人生之用,不可空口大言.这一治学宗旨其实也是苏轼一切文艺创作的指针.如苏轼年轻时写的《策总序》曰:

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盖有以一言而兴邦者,有三日言而不辍者.一言而兴邦,不以为少而加之毫毛.三日言而不辍,不以为多而损之一辞.古之言者,尽意而不求于言,信己而不役于人.三代之衰,学校废缺,圣人之道不明,而其所以犹贤于后世者,士未知有科举之利.故战国之际,其言语文章,虽不能尽通于圣人,而皆卓然尽于可用,出于其意之所谓诚然者.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于圣人,而皆泛滥于辞章,不适于用.臣常以为晁、董、公孙之流,皆有科举之累,故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今陛下承百王之弊.立于极文之世,而以空言取天下之士,绳之以法度,考之于有司,臣愚不肖,诚恐天下之士,不获自尽,故尝深思极虑,率其意之所欲言者为二十五篇,曰略、曰别、曰断,虽无足取者,而臣之区区,以为自始而行之,以次至于终篇,既明其略而治其别,然后断之于终,庶几有益于当世.

言语文章应有益于现实之用,不可为了某些功利目的而“泛滥于辞章,不适于用”.苏轼一生的创作切实奉守了这一宗旨,如苏辙说:“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等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5](pp.1120-1126)明代焦竑也充分肯定了苏轼为文的这一良苦用心:“至于忠国惠民,凿凿可见之实用,绝非词人哆口无当者之所及,使竟其用,其功名当和韩、范诸公相竞美.”[6](p.2388)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文艺创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易大象解注释(续八) 摘要:《困》,行于忧患保其忠厚;《井》,劝民辛勤劳作而用之不穷;《革》,因时变革以顺四时之化;《鼎》,君子以柔道安治天下;《震》,以内在的忧惕。

2、 论流行影视文化对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影响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流行影视作品中的婚恋观取向,并结合常州三所高校270名女大学生的相关抽样调查结果,来考察流行影视文化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研。

3、 周易中的从政智慧 《周易》中蕴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暗藏着为人处世的精髓,领导干部要从《周易》中汲取从政智慧。潜龙勿用。

4、 九歌在阴阳观影响下的审美表现 摘 要:屈原的《九歌》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感和审美表现。阴阳观则是先秦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律。本文试从阴阳观角度出发,探讨《九歌》在阴阳。

5、 周易中国古代预言之书 《周易》其书《周易》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文献,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说它神秘,大概是因。

6、 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 世纪中国散文诗创作与理论研究均有成就者,灵焚(林美茂)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徐成淼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散文诗理论对散文诗创作有引领作用,耿林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