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金融博览杂志 金融经济杂志社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关于金融的论文 中国金融论文 中国金融期刊如何免费阅读全文 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论文 分析中国金融政策的论文 中国金融简史论文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论文

关于中国金融杠杆论文范文 反思中国金融杠杆之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金融杠杆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4

反思中国金融杠杆之殇是大学硕士与本科中国金融杠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国金融文化杂志方面论文范文。

中国目前的流动性陷阱?

没有比图1更能浓缩地描述时下中国经济和金融现状.过去,中国经济运行中也曾出现过M1增速大于M2增速的情形,对应的是经济上行周期的波动.但此次却完全不同,现在的M1增速大于M2增速则对应着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二者相较,含义自是不同.

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则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表示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整体物价有上涨风险.若M2增速较快,则显示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并进而有经济过热风险.

在欧美经济体系(它们的M1、M2含义和中国略有不同),M2增速长时间处于低于M1增速时,意味着经济信用创造(即“信用投放——投资——货币派生”)失灵,也同时意味着经济中系统性风险越来越高.在M1增速上升初期,市场中流通的 不断增加,一般会推动资产(如股市、楼市)价格持续上涨,但当M1增速超过M2增速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经济危机(或其他类型的危机).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2007年底时曾经谈到——美国经济似乎不再创造信用.随后,2008年9月,美国便爆发了次贷危机.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提出“企业流动性陷阱”的观点,虽引发了对这一概念的争议,但研究者和市场人士对其提出观点的背后机理的认知还是一致的.当经济生活可以创造信用也即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时,会推动经济中存款的定期化和长期化以及信托类存款的增长,进而带动M2增速上升.反之,则是M1增速上升.由此,中国M1增速从2015年10月开始超过M2增速,说明经济活动(尤其投资)产生信用的能力不断下滑,而 和活期存款在不断增长.2015年第四季度是这一过程的起始阶段, 和活期存款不断增加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在中国便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但这种价格推动现象,按过往规律来看一般只能持续一年左右时间.因为经济生活不能创造信用,即意味着不再创造财富,当实际购买力耗尽时,这段期间便也就结束了.但中国自有特色,即人民币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对资本项目兑换实行管制,以及国有经济部门能攫取大量最便宜信用资源的体制,造成央企可以不断制造“地王”维系资产价格.目前的体制或许可以推迟资产价格上涨结束之日的到来,但难以改变终会停止上涨的结果.

当下,国内实体产业已经托不住金触地产增长,而金融地产托不住财政,财政亦托不住债务,债务最终托不住货币(汇率).简单讲,中国可贸易品部门(产业)已经托不起不可贸易品部门(金融和地产).产业资本的生产率提不上去(边际报酬率、资本边际产量衰减厉害),因为不可贸易品对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已经太贵,金融地产从经济中抽取的“租”太高,实体产业正在被榨干.由此,货币价值(购买力、汇率)和本币资产价格之间的严重背离,资产价格的最终趋势和结局也就难以改变.

经济“癌症”向金融系统转移

当前,国内经济中的“癌症”正在向金融系统转移——盛

松成司长通过详尽的数据解释了这一状态.对此,我们都非常赞同.在这里,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该状态的由来.

为挽救经济杠杆(中国的高负债部门主要是国有企业和类政府经济组织)和延滞风险爆发,过去几年,在体制的路径依赖之下,国内主要从两个方向来着力:

一是居民加杠杆,目的是拯救陷入悬崖的地方财政,核心在于房地产投资乃是中国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特殊安排(“生命线”).只有驱动储蓄承接地产商债务,然后转化为房地产投资,最终才能变成地方政府的各种收入.

二是释放大量长期信用,以维持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链,比如债务置换(用长期、低息的负债大量去置换短期、高息负债)、不允许银行从僵尸产业中抽贷、债转股等.这些客观上都是在牺牲银行体系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进而显著降低其资产周转率,由此造成经济风险向金融系统转移.

我们看到,中国经济中几个传统“爆点”的风险似乎都在下降.在债务置换和融资井喷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商变得很有钱,而且钱是长期的、低成本,所以“地王”频出.以前,地方政府四处求银行放款.现在,则是银行求着地方政府给点资产,并且基准利率还可以下浮.只要不乱用投资,未来2~3年内地方政府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概率很小.国企的撇帐则有点像是一个大宅门内子女间闹纠纷和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有些人看出来大家长的心思就是想切金融的肥肉,“耍点赖”就发生了,但一下子闹到家庭破裂地步的概率也不大.毕竟,大家长制止这种事情比涉及到体制层面的国企改革还是要容易得多.

但整个金融系统却被激励至“逆向选择”的方向,金融部门的资产快速膨胀,结果便是一个激进的资产端和一个激烈竞争的负债端.由此造成:一是负债端的久期越来越短,如万能险的繁荣,把实际久期为一年的资金投入到久期长至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长期股权投资.例如回购市场,2010年时日均回购规模在5000亿元,2014年大致在8000亿元,现在的日均规模在4万亿.原因很简单,负债端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涌入才能维持激进的资产端.二是负债端的成本居高难下,资产管理机构要想维持规模就必须接受近似刚兑的高息负债.如果有的机构为了保持规模快速增长,采取相对高息的策略,则那些报价策略保守的机构会面临规模下降危险.在这样的博弈格局中,先采取保守策略的机构可能先被淘汰出局,随着规模下降,原有问题还可能被更多暴露,因此博弈的结果是被迫接受较高的资金成本,拼规模就成为了“能活下去”的必然选择.以上两方面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词——“庞氏”.博弈的最后必然结果是,所有的交易者都成为 银行的对赌方.

如图4所示,国内回购市场规模呈指数型增长.结构上,隔夜类的资金比例从90%以上提升至97%以上(换句话说,即长钱从10%下降到3%以下,其他基本全都是短期限的资金).短钱多是使用了杠杆的,现在的回购市场已经更多服务于加杠杆套利的需求,而非真实的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需求,而且背离度越来越大,一个呈指数增长的杠杆市场正在加速来袭.

总结:该文是关于中国金融杠杆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从活力门事件反思中国渐进金融深化中的有效监管 内容摘要:在简要回顾“活力门”事件始末的基础上,对比指出了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存在的类似“活力门”现象,进而揭示出其对中国金融深化有效监管的重要启。

2、 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逻辑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提供了一个重视和重塑金融监管体制的契机,除深刻反思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外,更是引发了一场针。

3、 债券市场对中国金融安全利和弊 中国债券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下加速发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建立20周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稳步成长。特别是2009年人民币国际。

4、 中国金融管理架构变革再 方案出炉自从2017年年初以来,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以打击各种金融乱象、金融套利和去杠杆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风暴一波波袭来,预示着金融运行。

5、 中国金融开放对银行业影响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

6、 中国金融理财职业教育翻开新篇章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开这个会,应该说上午是我们的一个句号,下午是我们的一个冒号。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成立已经10年,上午的论坛是对协会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