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幼儿园文献综述 综述论文范文 论文综述模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综述范文 不好文献综述 论坛文献综述 区域活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事例 体育游戏文献综述 房地产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关于综述论文范文 我国城镇住房救助体系综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综述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6

我国城镇住房救助体系综述是适合综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医学论文综述范文3000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国城镇住房救助制度碎片化问题严重,迫切需要理顺多种并存的城镇住房救助制度之间的关系.中国已进入住房救助制度并轨、整合阶段.从我国住房救助体系构建的路径,住房救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国外住房救助体系的建设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城镇住房;救助制度;住房救助体系;经济适用房;租赁任务;廉租房;住房保障制度;共有产权房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4-0125-05

一、住房救助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住房救助体系应该包括哪些住房救助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住房救助体系的内容是不是应该有所不同,构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住房救助体系应该遵循一条怎样的路径,当前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中国的住房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被现实的住房救助需求牵着鼻子走,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发现当前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的住房救助体系,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第一种是从保障对象收入水平的角度,在这一思路下,学者们认为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应该有不同的住房救助制度来提供保障.1994年中国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对于中低收入家庭,中国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制度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中国1999年出台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4年出台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7年出台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廉租房制度,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学者们发现“夹心层”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够廉租房申请条件,难以通过现有住房救助制度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如赵伟等[1]认为,虽然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保障对象主要都是低收入家庭,但在享受住房救助的资格条件方面并不能做到相互衔接,这样必然会产生两个制度都覆盖不到的边缘人群.郭士征等[2]也指出,“夹心层”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处于“真空地带”,而收入比“夹心层”低或者高的阶层都能享受到住房保障.

基于这一思路,学者们查漏补缺,建议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如吴海瑾[3]认为,中国需要构建阶梯式多层次住房保障模式,提出基于中国现行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起四层次的住房保障系统结构模型:阶梯一是廉租住房;阶梯二是公共租赁住房;阶梯三是经济适用住房;阶梯四是限价商品房.吴海瑾建议中国的住房救助体系应该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覆盖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加强人才流动和人才凝聚力,也可以改善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条件,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6月8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这可以看作住房救助的决策层对这一观点的认可和采纳.

第二种是从保障理念和目标的角度,对于住房救助保障目标是让保障对象买得起房还是住得上房作出抉择.大多数学者认为住房救助的目标应该是让保障对象住得上房,而不是拥有自己的产权房.如刘琳等人[4]提出:中国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该以廉租房为主,现阶段可以以少量的经济适用房作为过渡措施.袁秀明[5]深入分析了当前购买型住房保障制度的不足,建议取消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和限价房政策,认为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应主要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根据一定的标准设立三个等级作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依据:廉租房分配的对象是最低收入者和农民工;低租金的租赁房分配给低收入者以及原先可享受经济适用房的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房分配给刚刚就业没有购房能力的年轻人和其他可享受限价房等保障房政策的居民.很明显这一观点背后的住房救助理念是让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得上房就可以了.郭士征等[2]和吴海瑾[6]也认为,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导向一直是重买房、轻租房.这种政策倾向其实是和住房保障的初衷不吻合的.住房保障是满足人们基本的住房需要,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而不是保障居民对住房的“所有权”.受到这种政策倾向的左右,政府住房保障政策重心旨在降低房价,而忽视了租住公房的政策和措施.

第三种是从保障途径的角度,对于政府住房救助的资金投入应该补供方(开发商)还是补需方(保障对象)作出抉择.相关研究比较少,如刘琳等[4]认为,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洪亮平、王旭[7]从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变迁中发现美国住房保障政策经历了从补供方到供需兼补到补需方的转变过程.

这三种思路是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住房救助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国的政策实践因循了第一种思路,却忽视了对第二、三种思路的分析思考,而这两种思路恰恰对于把握中国未来住房救助体系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二、住房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

中国现行的住房救助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这些住房救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影响了住房救助政策目标的达成.当前学者们对现行的住房救助制度自身存在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和管理方面

在住房救助的立法方面,当前中国住房保障立法层次低,缺乏统驭和协调不同住房救助制度的保障法律.现有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属于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法律效力低.郭士征等[2]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以该法为依据,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住房保障的法制建设.国家应在社会保障基本法的立法思路指导下,制定住房保障的行政法规,将其作为国家的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南.魏小雨[8]认为,住房保障的实施情况应该成为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责任应该具体化.

在住房救助的管理方面,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住房救助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不到位将导致保障房目标定位的错位、国家的保障房资源的浪费.许安拓[9]对中国经济适用房的管理提出了质疑,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存在缺位问题,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导致违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在大部分城市,政府部门将经济适用房开发和分配相关职责交给开发商承担.开发商采取成本虚报、楼层加高、增加商品房比例、炒房号、利用物业公司补充利润等手段来获取自身更多、更大的利益,政府的监督管理形同虚设.因为政府管不好,所以有一些学者想到了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市场化管理的办法.如田焱等[10]认为租赁型保障房应全部实行租金市场化,并按住房租赁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年度动态调整.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全部进行市场化管理、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市场化和多元化,扩大保障房的建设规模,提高其运营效率,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他们还提出应进行精细化和优化管理,如应加强网络化管理、采用递进式退出等管理机制.在住房救助实践中,中国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住房救助对象先交齐100%租金,再差别化返补的做法.住房救助管理的研究对于中国住房救助政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住房救助的管理效率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其实,很多发达国家有成熟的经验,当前专门研究住房救助管理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综述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综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体系完善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原有“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型社会保障功能弱化,社会组织参与不足以及协调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得流浪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中国城镇住房均衡 摘要:在“十二五”末期,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对城镇住房发展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双轨制”的住房发展模式,取得了。

3、 京津冀住房保障体系协同构建 摘要:从区域层面构建衔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适应人口跨区域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

4、 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日益增加,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5、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探究 摘要:社会救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社会弱势群体最为基本、重要的“生命线”,政府是责任主体,其支配的社会救助资金是开展社会救助,实现社会救助得以。

6、 建立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构想 摘 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是主要为了实现国家的居民住房政策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是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住房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