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国民政府论文范文 国家权力重构视角下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国民政府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国家权力重构视角下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是适合国民政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台北国民政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孙中山政治思想为指导开始了国家权力重构过程,其中地方自治作为国家权力重构的重要路径得以迅速开展.但在进入政治实践领域后,孙中山政治思想无法满足南京国民政府适应所处的政治形势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只能从传统政治中寻求有效手段,以至于逐渐背离了孙中山政治思想,导致与专制体制相契合的保甲制在自治的旗帜下得以大行其道.

[关键词]孙中山;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4-0086-05

国家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核心主体,意味着依靠国家组织体系,在政治共同体内建立普遍约束力的支配服从关系,从更宽泛的角度理解,国家权力是指国家的统治力、政府的管理力、社会的治理能力.国家权力的重构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原有国家权力的解体与新的国家权力的建构.

近代中国的国家权力重构还包含了封建专制政治的衰败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起.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国家权力重构的路径选择中,以继承孙中山遗教为名推行地方自治,但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与专制政治相契合的保甲替换了自治的内涵,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国家权力重构的方向仍然是传统的专制统治.

一、国家权力重构的路径与方向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面临清末以降对于国家权力重构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由专制传统向民主政治的转变,成为摆在南京国民政府面前的难题.对于国家权力重构的路径及方向,孙中山的政治思想(革命程序论)为南京国民政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即以军政一训政~宪政的方式渐进实现民主政治,在此过程中,既重建了国家的统治力、政府的管理力、社会的治理能力,又可最终实现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整体政治面貌.

在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中,训政为民主政治能否实现的关键.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军政阶段结束后,训政时期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扶植民众推行地方自治,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实现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民权.在孙中山看来,地方自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治理方式的转变即以自治代替官治,更在于地方自治的成功关系到宪政时期五权宪法的实现,关系到将来民主政治的基础.孙中山将国家权力分为政权、治权两个不同部分,“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等治权就可以说是政府权.”孙中山认为,将来的政治必须达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在孙中山的设想中,“五权宪法分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权,各个独立.”同时人民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民权,形成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人民有了这四个权,才算是充分的民权.”此即为权能分治、以权治能,充分体现了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思想.从政治实践角度看,孙中山认为,权能分治的实现有赖于地方自治的完成.在政府扶植民众推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民众掌握基本的民权;在地方自治完成后,各县经普遍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国民大会行使政权,对政府的政治运作加以监督,以此实现以权治能.对于地方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孙中山予以充分肯定,多次强调指出,欲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以地方自治为基础,“其道必自以县为民权之单位始也.”深入分析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可以看出其精髓是将地方自治视为实现政治民主的基础: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培养民众掌握运用基本民权,在地方自治实现后达成权能分治、以权治能.

从国家权力重构的角度考察,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包含了国家权力重构的路径及方向.其中,地方自治的实施无疑是国家权力重构的必要路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社会结构根深蒂固,传统的自然经济及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地方自治的实施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用以改变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将农村引入现代化道路上来;另一方面,在地方自治过程中,以自治代替官治,并以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民权训练民众,使得民众从封建专制下的愚民变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为实现中国现代政治民主奠定坚实基础.宪政时期五权宪法、权能分治、以权治能为标志的民主政治形式是孙中山为南京国民政府规划的国家权力重构的方向,其实现的基础就是地方自治的完成.对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南京国民政府予以明确认可,并多次强调要以此为执政依据,政权组织行使、政府运行模式等,“皆须以总理遗教为依归.”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等人更是鼓吹:“总理遗教是我们今日唯一的求生存的路线.”“吾党同志之努力,一以总理全部之遗教为准则.”但在此后具体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日益背离了孙中山政治思想,在国家权力重构的方向和路径上均偏离了预定轨道.

二、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实施与困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国家权力重构的路径选择中,标榜以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为指导.国民党中央于1928年8月召开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会上正式宣布进入训政阶段,主要工作是推行地方自治.为了加快推进地方自治,国民党中央还拟选派人员赴各省指导自治工作,“遵照拟就中央遴选工作人员交国民政府派赴各省指导地方自治工作暂行办法,并于廿八日提呈中政会议通过.”在地方自治推行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拟定了一批自治法规,尤以1928年9月公布的《县组织法》能体现出地方自治内涵,其中规定了县为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县以下区域划分为区、乡(镇)、间、邻四级自治组织,实际上是构建了县及县以下的自治体系即区乡(镇)闾邻制.南京国民政府在自治法规中还试图体现孙中山要求的四大民权,《乡镇自治施行法》《区自治施行法》中规定:只要满足“在本乡镇居住区域内居住一年,或有住所达两年以上”、“年满二十岁”这两样条件,即可出席乡(镇)民大会及区民大会,“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之权.”甚至对于地方自治的施行时间和具体事务,南京国民政府也予以详细规划,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制定了《训政时期完成县自治实施方案分年进行程序表》,指出地方自治以6年为期,内容包括厘定自制系统、储备自治人才、确定自治经费、肃清盗匪、整顿警政、调查户口、完成县市组织、训练人民、初期清丈土地、举办救济事业等诸多方面.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国民政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摘 要: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探讨政府绩效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和策略选择。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是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开端,自此时期开始至今,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建立都受到了此时期重大的影响,1927至。

3、 国家治理体系视角中党派监督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从国家治理视角中国家治理主体体系、职能体系、制度体系、能力体系等视点出发,研究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基本特性、实际作用、综合能力培育、保障机。

4、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灾荒述论 摘 要:民国时期,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大背景下,土默特地区的灾荒频发且种类繁多。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土默特地区的灾荒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中的草原生态环。

5、 四个全面和国家动力重构 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整体逻辑和国际化现实图景两个维度,对国家发展动力重构进行历史方位描绘,以此保证国家发展。

6、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盐务稽核所职权问题 摘 要:盐务稽核所以善后借款合同而成立,其职权无疑侵夺了中国盐政主权。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盐政主权,围绕稽核所职权问题与关系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