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特色城镇化论文摘要 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 农村城镇化建设期刊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题目 文献综述经济城镇化 重庆城镇化路径期刊

关于城镇化论文范文 论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城镇化的推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城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论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城镇化的推进是适合城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城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极大提高了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很多学者在研究城镇化进程时,更为关注单向流动,即从农村到城市.但其实城镇的居民也可以到农村居住就业,我们应该考虑双向流动,避免城镇的拥挤,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和资金流向农村,推动就地城镇化.从单向城镇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双向城镇化更符合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最后针对双向城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双向流动; 农村; 城镇化

Abstract:Urbanization impell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ociety and greatly raised residents’ production and living standard. Many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ne-way flow that flow from village to city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ever, residents in cities and towns also can live and work in the villages. We should consider two-way flow, oid the congestion in cities and towns,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rea and rural area, steer social resources and funds to village, and impel in-situ urbanization. Proceeding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ne-way urbanization,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at two-way urbanization is more correspond with the current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wo-way urbanization at last.

Key words:two-way flow ; village ;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0(4)

1 前言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吴江等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杨重光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当然,不同国家城镇化模式不一样.张占仓指出,西欧代表的是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美国则是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日本采取的是集中型城市化;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则是“过度”城镇化,表现为在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政府调控乏力,城镇化大起大落.针对我国的城镇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思考.仇保兴指出城镇化不是城市单方面的作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张占斌指出,能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取决于一系列公共政府的集合,更取决于改革难题的突破.陆大道等人从城镇化进程的角度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过快也将引起一些问题.从20%到40%城镇化率的经历时间: 英国120年, 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前苏联30年(1920—1950),日本30年(1925—1955),我国是22年(1981—2001).然而,根据国情、城镇化人口总量以及产业支撑等分析判断,我国没有条件支撑这么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过快将衍生出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口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城镇化让很多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做到到提升,然而,单纯的农民工市民化,单向城镇化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城镇化进程上,我们可以效仿德国、法国的一些做法,引导城镇居民向农村转移也将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贺军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顺应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化进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另外,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有制度因素.目前,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制度不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驱动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比如拿到农村户籍后,可以拥有农村土地、林地的承包权(如果是长期承包,相当于变相拥有产权).农村宅基地也存在制度改革的前景,如果未来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做到突破,宅基地能够上市进行产权交易,将会赋予农村居民一笔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还能够刺激数量可观的城市资本下乡.国内目前数量极为可观的小产权房,就是城乡土地制度落差的畸形结果.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应该是中国讨论逆城市化应该考虑的一个焦点,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严重带后,跟不上形势发展.如果在制度改革上突破,中国的逆城市化并非坏事,对于推进资本下乡、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实际上大有好处.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类似,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扭曲.如果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并借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逆城市化现象完全可能成为助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城镇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城镇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统计学视域下传统农区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模式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流动政策的改变,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持续并且快速在城镇与农村间流动。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人口流动与西方发达国。

2、 人口自由流动,来自大城生长呼唤 房價陡升,通勤半径拉长,不确定性增多,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迅速发生变化。而大城市,就像一个个有着自主生命的系统,就算被管制的力量限制着功能,但仍。

3、 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 摘 要:促进城乡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才有助于解决我国城乡失业与城市化问题。本文将从互动的视角,综合分析影响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因素,并在。

4、 以新型城镇化思维推进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的包围之中,或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已经具备城市化的部分特征,如人口密度较大、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等,但在土地权属、基础设施。

5、 中国人口省际流动和省内流动差异性 摘 要:(中)摘要采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从地级区域的。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水平推进 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是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