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导师制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和是关于导师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生对导师制的感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纷纷引进西方的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需要紧扣应用实践的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

1.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本科期间,由具有教学培养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管理和教育制度[1][2].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师生密切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潜能,从而避免学习方向的不明确和盲目从众.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研究生开展的个别辅导制.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结合学分制和选课制开始把导师制引人本科生培养中,从而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在我国,最早引入導师制的高校是浙江大学.1938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引入了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需求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化等因素导致原有本科生教学体系受到冲击和挑战[3][4].为了克服原有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他高校纷纷效仿,现已基本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5].

2.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对于应用型高校,其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型为主,其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加强实践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制度.笔者考察了多所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发现导师制在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通过本科导师制的实行,学校完成了以管理为主向以辅导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教学氛围变得更为融洽.导师和学生之间轻松、融洽的关系使得学生更容易倾诉在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许多学生表示,有导师在专业课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辅导,他们感到大学生活非常充实、美好,学习动力非常大.

其次,本科生导师制很好地弥补了学分制的缺陷.导师通过和本科生交流,对学生选修课程提出建议,让其在选课过程中增强目的性、针对性.使得学生短时间内能迅速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从而自主地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扩充,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此外,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端正思想,抵御社会不良风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用型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片面强调知识的有用性而弱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学校充分利用本科生导师制实现了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指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本科生导师制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为应用实践的教学目标提供支持.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行过程中存在一些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制未能充分切合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学需求.

由于多数大学教师都经历过研究生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在任本科生导师时习惯采用类似于研究生导师的学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潜意识地偏向于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容易脱离应用型高校注重的应用、实践的教学目标.另外,有些导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身不熟悉,加之对应用型教学的观念意识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很难对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学业规划等方面提出富有实效的建设性意见,更多的情况是导师对学生进行空洞、泛泛而谈的敷衍式指导,为学生提供的应用实践方面的锻炼机会则比较少,相关实践教学辅导更是缺乏.

(2)导师职责不明晰,测评机制不完善.

在很多情况下,本科生导师制被看作传统管理模式的辅助手段.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者并存,三者之间职责相互重叠,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辅导员和导师相互推诿或任务大包大揽的情况,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 影响.因此,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工作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另外,在本科生导师的评测和考核方式方面,只是粗略地规定导师工作任务计入工作量并纳入薪酬体系,相关的绩效、奖励制度及工作量的计算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本科生导师的付出往往没能很好地得到量化.这里存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难以在短时间看到成效的问题,而学校往往缺乏对导师工作量、工作成效的明确量化方法和规章制度,对导师的考核测评容易流于形式.

(3)对导师在应用实践教学指导上的激励力度较弱.

在笔者考察的多所地方应用型高校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主要依靠学校的制度性文件,要求一些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任务.然而,后期却缺乏有力的相关激励机制,尤其对于导师在应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缺乏明确的强有力激励.这样会导致导师降低工作积极性.具体表现为导师选择性地挑一些轻松、不费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事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学校的规定要求,避免在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应用实践上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指导.显然,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导师在应用实践教学指导上的激励力度较弱.由于高校教师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可以增加自己的学术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对职称晋升和扩大知名度大有益处.所以,多数高校教师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科研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容易产生本科生导师是“义务劳动”的歪曲看法,以至于工作干劲不大、热情不高,对本科生导师的任务敷衍了事.

4.本科生导师制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多个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考察和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在地方应用型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建议.

(1)构建紧扣应用型高校需求的本科生实践教学导师制.

总结:该文是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管理 摘 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加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 基于隐性知识理论中医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通过内隐学习获取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它内涵于个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个体性、非逻辑性和情境性等特点。文章通过推行本科生导。

3、 关于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再 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充分体现应用型和实践性的特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学生为主要目的。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评价在评价。

4、 本科生导师制其功能分析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受教育者成长需求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及逻辑推理的方法,从。

5、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探析 摘要:从世界范围看,课程设置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从实践角度看,我国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形成了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模式、基于“三创”的模。

6、 中德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比较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本文通过对比河北省某待转型高校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