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主文论文范文 吴门画派盟主文徵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主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4

吴门画派盟主文徵明是关于对写作主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主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6世纪上半叶,吴门画派进入了全盛时期,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他继承了沈周的创作宗旨,进一步将文人画新潮推向深度发展,并且由于他高洁端直的人品、广泛深厚的艺文修养、谦和敦厚的性格,为朝野人士所敬重,声誉隆高.他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传承不绝,直接嗣承他书画风格的亲属就有子文彭、文嘉,侄文伯仁,学生陈淳、陆师道、陆治、钱榖、侯懋功、朱朗、周天球等人,私淑者更是众多,形成了以文徵明为核心的庞大画家队伍,后人称之为“吴派”.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文林曾任南京太仆寺丞、永嘉知县、温州知府等职.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九岁拜师吴宽学习诗文,19岁随李应祯学习书法,20岁从沈周学画.他的诗出入柳宗元、白居易、元稹之间,“传情而发,娟秀妍雅”,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他曾期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然后从25岁至53岁,十次应试都未中举.54岁时被江苏巡抚李充嗣荐举,以岁贡入京,待诏翰林院,参与修纂《武宗实录》.在京四年,他不惯朝廷礼仪的约束,厌恶乏味的应制文字,经历了嘉靖初“大礼议”案的政治风波,目睹官场争斗之险恶,决然辞职南返.回到家乡后,潜心于诗文书画等艺事.

吴门画派继承了元代文人画“遣兴移情”的创作思想,沈周曾谓:“山水之胜,做到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自题画卷跋《珊瑚网》卷十四)但随着社会时代环境的变迁,文人画的内涵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元末文人山水画流行隐居乐道、草堂雅集、林泉丘壑等主题,以传导寄情山野的高逸之志和清虚超脱、躁动不安等情绪,境界多为淡逸寥寂.文徵明的绘画主题,除了描绘高士的隐逸生活外,还把视野扩大到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庭园雅居、文人集会、赋诗饮酒、赏花望月、品茶听泉、游山览水、访友送别等,更注意文人生活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同时在意境上,也摆脱了元人一味以淡逸空寂为高的程式,而赋于平和明朗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是明代中期社会趋于安定繁荣、文人生活宁静安适的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当时文人理想精神的物化形态.

文徵明的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兰竹各科,尤以山水著称.他长期活动在吴中和江浙地区,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切的感受,他创作了许多实景山水画,更为广泛生动地描绘江南的湖光山色和名胜佳地.例如《石湖清胜图》(1532年),描写苏州西郊石湖景色,山麓逶迤伸入湖面,越城桥和行春桥右接山麓,左连堤岸和小岛,长堤上树木葱郁,行人漫步,湖中帆影点点,传写出石湖烟波万顷、水天一色、碧岫浮空的秀媚明丽景色.此外,《吴中胜概图》《江南春图》《灵岩山图》等作品,都以自然景物为蓝本,注入清雅、温馨的情感,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表现文人居住环境和文人雅事活动的题材,在文徵明的作品里做到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书斋庭园类的代表作品,如为官至尚宝卿的白悦(贞夫)所绘的《洛原草堂图》(1529年),树木茂密,溪流迂曲,筑草堂水轩,文士们或堂内晏坐,或水边漫步,或水轩观景,生动地写出清幽之环境和文士倘徉于青山绿水间的怡然心境.又如《浒溪草堂图》(1535年),系为沈天民写所居草堂,绘水溪边柏树荫下座落草舍数间,室内文士晤谈,童子烹茶,桥上有行客,河中行小舟,一片江南田野农家风光,表现出沈氏“城居而不忘桑梓之意”的理想居地意境.此外还有为户部尚书王暐所绘《句曲山房图》(1541年)、为武城县令吴俦所绘的《沧溪图》(1544年)等,这些作品,都以充满情感的笔墨,传写出士宦、文人书斋庭园的清幽景致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在文徵明的笔下,文人游冶、赏景、雅集、送别等文化活动和风雅精神做到到充分的表现.如《人日诗画图》,写弘治十八年(1505)正月初七文徵明与文友朱存理、吴次明、钱同爱、门生陈淳及其弟陈津同集于文氏停云馆,谈晤饮茶甚欢,于是乘兴各自赋诗抒怀,文徵明诗中有“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之句,正道出了至友雅集的怡然心情.又如《惠山茶会图》,写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十九日清明,他与蔡羽、王守、王宠等七人游览无锡惠山煮茶品茗的情景.苍松翠柏,丛竹围绕泉亭,诸人有的围井论画,有的山路闲步,童子忙着支炉煮茶,生动地再现了“天下第二泉”的秀美景色和文人雅集的情景.还有《中庭步月图》(1532年)、《林庭燕坐图》(1555年)、《水亭诗思图》(1558年)等作品,俱以抒情的手法,多方面地表现文人优游于山林泉石和艺文交往的生活情景,传导出文人的情愫和理想.

在文徵明的作品里,也有一些以文学名篇为主题的画幅.如早年的《豳风图》,署款“文壁”,以《诗经·豳风十月篇》为题,借题表现山村农耕的景象.山峦皴染缜密,笔力浑厚;晚年所作的《桃源问津图卷》(1554年),除画出一洞口象征为桃花源境地外,画面并无世外桃源的神秘景致,全然是山野农村的风物.《赤壁赋图》(1558年),突出赤壁夜游的空濛寂静.他对名篇的诗意都作了自己的诠释,注入了世俗生活的情感.

陈继儒在《妮古录》里归纳文徵明学习传统的过程说:“文待诏自元四大家以至子昂、伯驹、董源、巨然及马、夏间三出入.”他的早期作品中,含有较重的师法前人技法的痕迹,如学王蒙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图》(1502年)、取法黄公望的《天平纪胜图》(1508年)、追宗董源的《豳风图》等.中晚年时期,进一步广收博览,在主宗赵孟烦、王蒙、黄公望的同时,兼学李唐、马远、吴镇等家,他错综古人,又融入对自然的体察、感受和内心情思,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正如其子文嘉所说:“性喜画,然不肯规规摹拟,遇古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自诣,辄神会意解,至穷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

文徵明山水画以浅绛和细笔水墨为主体,被称之为“细文”.这两种画法渊源同一,取赵孟頫之婉约、黄公望之松秀,又从王蒙的细密演变成简约的形式.其浅绛设色运用色彩分面法,以重赭分浅赭,青色分成花青、墨青和汁绿等多层色阶,呈现色彩明度的微妙变化,产生流光溢彩的生动效果.即使是水墨单色,墨色的浓淡干湿,也有丰富的层次,加之点叶、夹叶、勾叶的画法层出不穷,互相参差错落交织,造成空间的深度感.文徵明的细笔山水,笔法工细松秀而不板滞,色彩明洁而无富艳气,墨气清润而不混浊,具有俊逸秀润的风神,成为“文派山水”的主体风格.《洛原草堂图》(1529年)、《寒林晴雪图》(1531年)、《句曲山房图》(1541年)、《江南春词图》(1544年)、《林庭燕坐图》(1555年)等,都体现出了他的浅绛和细笔山水的艺术特征.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主文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吴门琴韵 “玉玲珑是我太爷爷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上海买回来的,一开始,我太爷爷并不在意这把琴。”吴明涛说。吴明涛是吴门琴派的第四代传人,他太爷爷,就是吴兰。

2、 尚扬:自毁的董其昌重构的吴门楚语 说到尚扬,我们似乎并不能那么轻而易举的为其定位,从作品到职业生涯,尚扬的一系列举动已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之中的一个现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尚扬。

3、 唐寅和文徵明交游考 在明代“吴门四家”中。唐寅(1470-1523)与文徵明(1470-1559)的人生经历及交游可谓耐人寻味。两人均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

4、 吴门四家书法合璧追记 书法进入明代,应该说是帖学大盛,人才辈出。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首推祝枝山、文徴明、黄道周、王宠、张瑞图、董其昌等等。而董其昌书法的精逸灵秀,颇受。

5、 文徵明和翰林待诏 文徵明(1470—1559)以书画诗文名世,但他的志向却在于求取功名,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从26岁开始赴乡试,直到53岁为止,先后参加了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