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英语口译的论文 商务口译的特点和技巧英语论文 口译论文题目 关于口译的英语论文 口译论文选题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口译论文范文 口译中汉英文化沉积翻译策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口译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口译中汉英文化沉积翻译策略是关于对写作口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新东方口译培训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口译不仅是语言行为,更是文化行为,因此,口译者必须熟悉两种语言中的特殊文化.本文分析汉英民族间的文化沉积现象,从这一角度讨论汉语中成语、俚语、俗语、歇后语的英语口译及其策略,以期提高口译质量.

关键词:口译 文化沉积 策略

一、文化沉积

在英汉口译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上.文化沉积或称“特殊文化”,即各民族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惯用词语,如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文化的了解和传播在于交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儒释道的精深教义和思想至今影响着国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在言谈之中都会不时引用成语和格言.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英语,深深浸透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和影响,如《钦定圣经译本》在广泛流传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格言和典故,西方人的演讲中常见其引经据典的情况.这都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口译质量和信息传递.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文化沉积的学习和训练,已成当务之急.

二、中西方文化沉积范例及口译策略

王佐良认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他觉得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口译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交流思想、进行和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文化可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口译工作不仅需要听懂词语之本义,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含义,即人类思维共性下的各国文化间的个性,从而产生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沉积.

(一)民族习俗

英汉两种语言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达及用语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在2011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了《离骚》中的经典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会明白文中的“九”只是个概数,强调次数多,而绝非仅指九次. 的译员张璐将其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该译文凸显了其深厚的古文能力,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深刻理解;“九死”译成“thousand times to die”体现了她对西方文化的把握.译文可谓相当贴切,深得各路专家的认同和赞同,称其确实代表了国家级别的口译水平.

(二)典故

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口译员在口译中难免会遇到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画龙点睛”“四面楚歌”等.而外国人对此非常陌生,因此要想使其更好地理解,就需要口译员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的储藏,做好意义阐释.

同样,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典故.“圣经”“希腊神话”中典故的文化内涵国人一般不知.如“Swan Song”若直译为“天鹅之歌”,未传达出其内涵.事实上,它是源自希腊神话的典故,常用来比喻“绝笔”“最后的作品”.显然,不可直译.

外国人较难理解中国历史典故,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也是一知半解.要想把口译做好,译者不仅需要从典故故事性文化内涵考虑,还应下功夫让译文唯美顺畅,让听者产生兴趣.因此,有人把一些历史素材描述为变化语境下译者不可忘却的因素.译者应做到:1.平时要多了解典故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丰富自身知识储藏;2.尽量避免解释单个的词,要学会用这一典故的历史事件去解释,以使听众更有兴趣听你讲述;3.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用容易理解的话语去解释,给听众创设一个语境并帮助其理解.

(三)歇后语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歇后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汉语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耐人寻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中.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阎王开会——都不是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等.作为特殊文化代表的歇后语,无疑给口译带来巨大挑战.

为做好歇后语口译工作,译者除了要广泛涉猎歇后语及其传递的信息外,还应多积累翻译技巧,如哪些歇后语应直译,哪些需意译,哪些可套译,哪些需要加注解等,译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口译时才胸有成竹,不至于言不达意.如:

(1)瞎子点灯——白费蜡

Like lighting a candle for a blind person——a sheer waste(直译法)

(2)等对老百姓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冯志《敌后武工队》)

Our treatment of civilians will not change one bit.(意译法)

(3)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套译法)

(4)猫哭耗子——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四)特有文化词

特有文化词,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或空缺的词.如汉语中的“陰阳”“风水”“农历”“粽子”等;西方文化中的“乌托邦”“潘多拉”“嬉皮士”等.

另外,因文化沉积不同导致中西方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联想和心理认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如“dragon”和“龙”.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尚、神圣的象征.但在圣经文化为基础的英美文化中“龙”却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凶恶可怕的象征.当中国人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英美人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望子成龙”若译作“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则更会令他们大惑不解.此外,基督教将斩杀恶龙当作一件光荣的事;“dragon”还有“泼妇”之义.

因此,一些特有的俗语可能使得口译工作稍显棘手.解决的办法有:1.译者应该尽量避开对这些词的直译,用相似的话语去解释说明,从而达到口译目的;2.用东西方通用的话去描述,或是用一些易懂的话语和已有的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力量大)”“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3.在口译时,要精心研究其中会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

三、结语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说过:“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在较好的语言环境下,大约需要5年的努力;透彻理解一种文化,则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无疑是对口译者的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困难在此,希望也在此.口译员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充分了解双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处理好口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促进双方的交流沟通.

(本文系中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研究”[项目编号:C-2015Y0403]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和意象研究[项目编号:15YBA4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蓉.基于文化差异英汉口译问题的分析和研究[J].太原城市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66-167.

[2]林小红.口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

报,2012,(1):266-268.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和汉译[J].中国翻译,

1999,(3):29.

[4]王佐良.翻译和文化繁荣[J].翻译通讯,1985,(1).

[5]王佐良.翻译:思考和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1989:18.

(李晓兰 李延林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总结:本文关于口译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中俗语翻译看中国文化要素翻译策略 摘 要: 《红楼梦》一书使用了大量的俗语,其中使用较多的是以下六种:含动物意象的俗语、含信仰意象的俗语、含饮食文化要素的俗语、含中国官吏制度因素。

2、 文化图式翻译原则和策略探析 摘 要:文化图式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既需要遵循文化顺应原则让目标语读者顺利地摄取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涵。

3、 英汉饮食习语文化差异其翻译策略 摘 要: 中、英两国地理环境、发展历史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汉语、英语的习语存在许多根本性不同,特别是在一些以饮食为主题的习语方面,差别尤为明显。。

4、 文化图示理论下的中医翻译策略 【摘要】通过实例,初步探析了在文化图式理论下,通过音译、直译、意译、借用、加注等方式,如何对中医文化图式的进行精确解码和重新编码,从而达到文化交。

5、 目论视域下外宣翻译中有关旅游文化元素翻译策略浅探 摘 要:涉及旅游景点及历史人物的文化元素在有关旅游的外宣翻译中不胜枚举,而通过对这些景点及相关历史人物做更多的对外宣传是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

6、 典籍英译中文化缺省其翻译策略 摘 要:文化缺省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中国典籍浩瀚渊博,蕴含大量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精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