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大众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文1500字 文化现象论文 英美有趣文化现象论文 宗教文化现象论文 电视文化现象论文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关于文化现象论文范文 蛟河农民摄影文化现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现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蛟河农民摄影文化现象是关于文化现象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现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来临,物质生活需要已经不是农民的唯一追求,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摄影艺术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新型农民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农民?摄影?文化?追求

蛟河市有一群农民摄影家,他们不管春种秋收最忙的时节,还是农闲休息或外出务工的时候,总喜欢背个背包,里面带着一部照相机,随时拿出来按动快门.他们以摄影活动为载体,以农民的心灵感悟生活,以农民的视角记录生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圆了农民自己的“中国梦”.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艺术摄影展览及赛事活动,荣获各项殊荣.在农业部、中国文联举办的连续7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中,斩获30余个奖项,多位农民登上国家大赛的领奖台.他们在摄影方面的突出表现,被业界称为“吉林农民摄影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富裕之后,开始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摄影艺术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部分农民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一、注目“积聚”,兴趣产生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脊、松花湖畔,素有“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国家AAA景区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覆盖全境,六大景区异彩纷呈,蛟河“红叶” 享誉全国.蛟河市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风景宜人,民风淳朴.美好的东西吸引人的眼球,注目的“积聚”产生兴趣.勤劳的蛟河人有智慧,善创造.每一位农民摄影爱好者,都是从陶醉于农村风情开始的.例如红叶谷赏红叶、田间耕作、松花江捕鱼、包黏豆包、杀年猪、贴春联、放河灯等这些东北农村独特的风光、民俗等勾起“有心人”的兴趣,因而灵感始于此、创作始于此、定格始于此.蛟河市农民摄影创作始于1994年.在蛟河市几乎人人都知道一个名叫齐双的农民,他就是农民摄影家队伍的“领头羊”,后来他又结识了同样爱好摄影的农民李志成、袁永贵,三人志同道合,互相学习、切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三人的带动和影响下,更多的农民也开始靠近他们,向他们“取经”,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形成了一种滚雪球效应.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摄影队伍,随着农村收入的增加,手中的摄影器材也逐渐更新换代;随着摄影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摄影作品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摄影展并获奖.

二、为农民摄影爱好者“安家落户”

2012年1月,蛟河市的这支农民摄影队伍在市门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东北首个农民摄影协会.协会会员最初只有14人,现在发展到40人,协会领导下的农民摄影爱好者65人.其中有国家级会员6人,省级会员15人.

农民摄影协会的成立,能够随时吸纳农民摄影爱好者加入协会组织,促进了农民摄影家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农民摄影家与上级摄影组织之间的联系,为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同年6月,在蛟河市松江镇靠山村举行首家农民摄影家创作基地授牌仪式.自此,蛟河市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创作采风基地.2015年,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在蛟河市文化馆举行农民摄影家创作基地授牌仪式,蛟河被列为省级农民摄影家创作基地.2016年,吉林市文联、吉林市摄影家协会在松江镇插树岭村举行农民摄影家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插树岭村被列为地市级农民摄影家创作基地.2017年,省摄影家协会为解决农民摄影培训问题,采取“化整为零、送客上门”的培训方式,在蛟河市文化馆挂牌成立农民摄影传习所,这是吉林省建立的首个農民摄影指导基地.

三、给农民摄影爱好者“充电”

为了不断提高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蛟河市门采取请人讲、外出学和互相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培训实践学习活动.一是聘请教师、专家,举办农民摄影专题培训班,为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讲授摄影知识、传授经验技巧,并通过获奖照片进行点评、指导;二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摄影培训活动;三是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活动.组织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开展红叶谷创作采风、拉法山创作采风、富江花海创作采风、老爷岭创作采风、北土山创作采风、春耕创作采风、秋收创作采风等活动,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累创作经验.

四、为农民摄影作品建“展台”

积极组织举办展览活动,鼓励农民合理利用时间拿起相机,把镜头对准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及农村风光,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谁不说俺家乡好”“蛟河四季风光”“ 我们的中国梦”“长白山色 美丽蛟河”等摄影展在节庆等活动中闪亮登场,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摄影展交流活动,通过“蛟河之光”农民摄影精品亮相吉林市群众艺术馆、蛟河农民获奖摄影作品走进安徽宣城美术馆等摄影交流活动,把本地的农民摄影文化推介到外地,并把外界的先进摄影理念引进来,做到“借交流,促提高,共进步”;开展送摄影下乡活动,满足农民朋友对摄影文化的需求,农民摄影志愿者拍摄《全家福》《全村福》进农家等活动,已连续开展多年,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和赞誉.

五、农民摄影创作结“硕果”

组织蛟河市的农民摄影家、农民摄影爱好者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农民摄影大赛,并获得很多荣誉.齐双、李志成、袁永贵三人5幅作品在全国首届“农民眼中的新农村”纪实摄影大展中获优秀奖;齐双、李志成的作品在“建党90周年全国农民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刘太东等三人5幅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农民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刘雨鑫1幅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中获优秀奖;李志成的作品在2012年3月“吉林国际雾凇冰雪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齐双1幅作品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共享杯”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银奖;在吉林市连续四届“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展中,蛟河市农民摄影家16幅作品分别荣获金银铜奖.

2014年7月23日,蛟河市5位农民到中国摄影展览馆参加第四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开幕式及颁奖仪式,一举获得3个铜奖和8个优秀奖(齐双一个铜奖、2个优秀奖,袁永贵1个铜奖、1个优秀奖,刘太东一个铜奖,马学彦2个优秀奖,崔立程3个优秀奖).如此殊荣,被各大媒体称为“吉林农民摄影文化现象”.

2016年12月2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六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蛟河有5位农民的摄影作品入展,袁永贵代表全体农民作者在开幕式上发言,并与中国文联、中摄协领导一同为大展揭幕.这次突出的成绩又在北京各大媒体引起重视,央视、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对蛟河农民作者做了专题采访,《人民日报》对蛟河农民摄影做了整版报道.

六、农民摄影作品走进“厅堂”

农民摄影作品代替墙壁画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寻常百姓家.蛟河市信用联社、市文化馆的走廊墙壁上挂满了农民的摄影作品.一幅幅淳朴的作品,均出自于普通农民的耕耘劳作之手.个别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把喜欢的农民摄影作品挂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农民摄影家还把放大装裱的出色作品赠与亲朋好友.新站镇一对新结婚的小两口专门向一位知名农民摄影家求做到三幅摄影作品,装裱后挂在新房客厅的背景墙上.不少来蛟河旅玩的客人,在摄影展上看到蛟河农民的摄影作品,在给予很高的评价后,还要求做到几幅作品留念.蛟河农民摄影作品已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蛟河农民摄影一路走来充满艰辛、硕果累累,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农民摄影现已成为蛟河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牌.农民摄影的发展,为农民摄影人搭建了艺术创作的大舞台,促进了城乡文化的有效结合和均衡发展,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人生承载艰辛,劳动积累素材,镜头记录瞬间,图片讲述故事.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黑土地上的耕耘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感悟,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接地气,深入到农民的炕头触灵魂.通民情、诉民愿、通过镜头精心捕捉社会生活的美好瞬间,记录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真实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东北的自然风貌与淳朴民风、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真实记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追求时尚文化的心路历程.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对摄影作品的执著创作中,在享受创作快乐的同时,享受着普通农民的“艺术人生”.

(作者简介:周玉辉,男,本科,蛟河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文理论)(责任编辑 肖英奎)

总结:这是一篇与文化现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尚重河流域侗族文化旅游景观策划 作者简介:杨正怀,1976 10 4,男,侗族,贵州黎平,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民族文化与旅。

2、 三峡地区摄影文化 摘 要:长江三峡沉淀的艺术文化质朴古拙、源远流长,其中摄影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独具特色。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前,三峡地区摄影家们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自。

3、 对中国好声音音乐文化现象背后 【摘要】 “好声音”火了三年,为什么火?全新的模式,先进的设备,还是能够深深打动每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在专业性的映衬之下,节目内在的自由精神、本真。

4、 百年河海精神文化特征解读 摘 要: 河海大学是一所有百余年历史的学校,本文从历史的轨迹和文化的视角回顾并总结河海精神文化的发展道路,挖掘并解读河海精神的锻造历程。通过系统。

5、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形玉器探析 摘 要: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玉器最多的一个遗址。其中,在该遗址发掘出土的以动物为题材琢制的玉器,题材丰富,造型独特,是红山文化。

6、 士不遇文化现象 内容摘要:若论在文化史上留名的士人们的共同之处,毫无疑问有一条:怀才不遇。文人们流传最广的诗词作品,往往是在其遭遇仕途坎坷时所作。这绝非偶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