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形势和政策论文 政策论文 大一形势和政策论文 时事政策论文 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 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货币政策有效性文献综述 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参考文献 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外文文献加翻译 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参考文献 论文货币政策

关于货币政策论文范文 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问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货币政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问题是适合货币政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中间性的变量来实施传导,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货币供给量作为“数量型指标”逐渐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利率作为一种“价格型指标”有良好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虽然我国暂时并不具备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条件,但是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轨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给量;利率

一、中间目标的理论意义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但是央行只能通过其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间接作用于这些目标,这种间接作用发生的时间较长,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在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选定一些变量作为观测指标,以作为最终目标的监测器,我们称之为中间目标.

二、选择中间目标的标准和条件

中间目标为货币当局提供反应短期经济变化和金融趋势的量化参照系数,为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协调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调整目标,因此中间目标的选择很是重要.一般来说,中间目标若要有效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可控性,即央行可以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二)可测性,对于中间目标进行迅速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

(三)相关性,即央行选择的中间目标要与最终目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且中间目标的变动要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央行可以通过对中间目标的调节来实现最终目标.

三、货币供应量作为“数量型”中间目标的有效性

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monetary aggregates)是一个国家某时点流通中的本国货币总量.它是一个存量指标 ,在某一时点进行统计.通常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统计.货币供应量作为“数量型”中间目标,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依旧存在.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相对较高.最后,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相对较好.

四、货币供应量作为“数量型”中间目标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创新潮的来临,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正在逐步减弱

首先,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使得最终目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弱.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主要通过影响货币需求来影响货币供给,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影响货币需求,可能会导致实体投资的变动,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减弱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经济开放程度的加大也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有所降低.加入WTO以及外汇制度的改革,使得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的困难性也大大增加.

2.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降低

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虽然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有一个明确的层次(一般来说,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分为M0,M1,M2,M3等),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使得很多资金项目在货币层次的归属中有很大的争议,也使各层次的供给量的界限日渐模糊.而且由于金融创新的演变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货币统计口径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从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测性也逐渐降低.

3.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降低

一方面,货币供给既有内生的一面,又有外生的一面.基础货币的内生性逐渐增强,导致央行难以完全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除了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动,还要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动.而货币乘数不仅仅受央行的操控,还受公众的货币持有量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影响.此外,央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时滞,这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货币供应量在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数量型”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在不断减弱.

五、利率作为“价格型”中间目标的优点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的成本.利率作为“价格型”目标,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且利率的期限结构易于观察,具备良好的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其一,利率的可控性强.如果把利率作为中间目标,那么央行可以有效而便捷地通过改变再贷款率和再贴现率或者公开市场业务来来调节利率的走向.其二,利率的可测性强.中央银行的信息部门可以及时获得公开市场利率水平和期限结构等数据.其三,利率的相关性强.一方面,利率能够反映货币与信贷的供求状况,并能表现出货币与信贷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另一方面,利率作为经济的一个内在因素,会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六、现阶段把利率作为中间目标面临的问题

虽然利率从理论上说是一个较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尚不具备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条件.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目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均由央行统一制定,即使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浮动的幅度也是在央行的严格控制下.这就降低了利率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也使得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不能及时有效的实现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传导.

结论

货币供应量一直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继续作为中间目标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利率若是作为价格型的中间目标,其期限结构易于观察,具有良好的可测性,且货币当局有比较成熟且丰富的手段加以控制.同时,利率与货币政策各个变量目标之间关系紧密,有风向标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金融形势表明我国现在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还不够成熟,但是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型目标”货币供给量转为“价格型目标”是一个必然趋势.

总结:关于免费货币政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货币政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银行信贷渠道有效性和合理性 摘 要:近年来,中国银行规模增长迅速,很多学者把研究重点转向信贷市场,认为它在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的传导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银行季度面板数据。

2、 中国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效果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人均收入和GDP也在不断攀升,但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市与农村。

3、 中国货币政策转向何方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仍处于从数量指标向价格指标的转型之中。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新定义货币政策的中介和操作目标,并设计新的政策工具;关键在于央行调控的政。

4、 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效应 摘要: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城镇就。

5、 货币政策、成本效应和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和中国经验 摘 要:为考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本文首先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企业的营运资本模型,货币政策通过改变企业营运资本的融资。

6、 货币政策面临新挑战和新选择 2016年货币政策的基本评价2016年的货币政策总体上可以用“稳健中性”或者“中性适度”来描述。2016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