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扶贫误区论文范文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金融扶贫论文 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论文提纲 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扶贫论文范文 普洱扶贫科技力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扶贫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普洱扶贫科技力量是关于扶贫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精准扶贫笑话打油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6月的澜沧(全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已进入雨季,这个位于滇南的热带县98%都是山区.驱车行驶在村落间的盘山路上,迎面扑来的是几十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和不绝于耳的鸟鸣,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被称为“天养之地”.

优渥的自然条件让人安逸.澜沧县东临澜沧江,南和缅甸接壤,国境线长80563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第二大县.县域内少数民族占常住人口的79.46%.对传统的拉祜族人来说,用唱歌、跳舞来感谢自然的恩赐,远比起早贪黑劳作更寻常.这种对自然的崇拜也会标记在房屋上,简化的牛头和孔雀代表着佤族和傣族,金色的葫芦则是拉祜族的标志.

“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大山大江的阻隔和相对滞后的开发,保护了当地的原始生态,但也是这些地区封闭、落后、群众贫困的原因.”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按照农村人均低保标准3200元/年来计算,澜沧县目前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近1/4,是云南省27个、普洱市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同时,因落后而得以保护的绿色生态也是澜沧县跨越式发展的后发力量.在崇山密林之间,澜沧县的耕地保有量为31.3万亩,人均6.3亩,为内地农民的4~5倍;县域内大小河流153条,其中澜沧江过境142公里,水资源充裕;作为普洱茶的故乡,全县有11.8万亩野生茶树.

“当科技和落后、富足和贫困、现代化和直过民族(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绵长的边境线及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开发不足之间诸多元素相碰撞,就会悄然引发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卫星说.

科技和扶贫

“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下文简称“林下三七”)是落户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的科技项目.当地村民喜欢将“被选中的原因”归功于淳朴的民风和一次偶遇.

2016年的雨季和往常一样.降雨过后,牛车专用的村路变得更加泥泞,有时需要铺些干草在轱辘下面才能驶出泥潭.和往常不同的是,几位村民顺路帮忙把一辆陷入泥地中的黑色轿车推了出来,车里坐着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感慨于当地百姓的热心和淳朴,朱有勇决定将“林下三七”的科研成果落在大塘子村,帮这里的村民先脱贫.

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反贫困举措,其宗旨是应用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并要求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精準扶贫方式转变.中国工程院定点挂钩帮扶的对象之一就是澜沧县,据中国工程院官方网址介绍,将重点从“科技”“教育”“信息化”等三个方面对澜沧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澜沧县少数民族众多,世居的少数民族有拉祜、佤、哈尼、傣等8个,占全县人口的近八成.其中拉祜、佤、布朗3个民族生活的区域均为“直过区”.

“因为没有横向比较,和过去相比,他们现在有肉吃、有酒喝就感觉已经很富足了.”在朱有勇和卫星看来,直过区百姓“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维是脱贫最大的阻力.同时,直过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澜沧县人均受教育程度只有6.4年,基本只有小学毕业水平,大部分村民不会讲普通话,难和外界交流.此外,落后的交通也让外来投资经商的人望而却步.5月23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技术负责人指导拉祜族民众剔除三七病株.

2015年11月,中国工程院派员到澜沧县考察,加上同行的中国科学院人员共7位院士,60岁的朱有勇成了最“年富力强”的人,其余的院士年纪最小的也有76岁,定点扶贫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朱有勇肩上.又经过两个月的考察,他最终选择了竹塘乡大塘子村和蒿枝坝村作为扶贫点.

“这两个村组都是直过民族拉祜族,一个在禁止伐木的林地,另一处山地农田冬季闲置,贫困程度都比较深.”朱有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大塘子乡干守着成片的思茅松树林,却没有经济效益.蒿枝坝村雨季种植水稻和玉米,到了旱季,田地基本荒芜.

“他们有资源,但没有技术和产业,更没有商业思维,贫就贫在这了.”朱有勇分别在两个村组试点了“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两项科研成果,利用闲置林地、田地产生效益,继而脱贫.

村里的“院士指导班”

2017年3月,在大塘子村试种3个多月的一亩三七已经出苗,并陆续移种到思茅松的林间.

这种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松树因退耕还林和生态政策而得到保护,遍布大塘子村7000多亩的山地上.思茅松遮挡了90%的光照,地面几乎寸草不生,不过,这些“劣势条件”配合当地的海拔(1500~1900米)、坡度(5~40度)、朝向(背阴)、土壤(有机质含量7.1%~11.2%),刚好适合三七等名贵药材的生长.

“松下有500多种微生物,其中有100多种是抗病的.”云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龚加寿解释说,他从2017年5月起,在示范点驻守了半年.云南地道的三七是种在田地问的,外面罩遮光棚,里面还要铺上松针,这样的传统已有几百年,“但我们用科学解释了其中的原理.”龚加寿说.

三七生长最大的挑战就是病害,其中一种常见的眼斑病,病原菌在有水环境下持续4小时便会从叶片背面气孔穿进去,并快速传染.“但我们不能把这么细致难懂的东西教给农民.”龚加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们只要教会当地人认识这种病害,发现之后马上将叶片摘除,然后在四周撒上生石灰消毒,就够了.

总结:此文是一篇扶贫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谁在炒作天价普洱,茶山古树梦成空 虽然俗话常说“酒要陈、茶要新”,可是产自我国云南的普洱茶却因年份越久,品质和价值愈发凸显。在注重养生的当下,集营养保健、历史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于。

2、 能看见的科技力量CES2018上的十个黑科技 CES作为世界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展,是各种黑科技落地的最佳“秀场”,代表着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和IT核心技术的最新风向,《通信产。

3、 普洱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人类胸怀,顺应当今世界潮流,准确把握历史大势,提出了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4、 普洱生意经 普洱茶被称为“能饮的古董”,具备“品饮和收藏投资”的双重价值属性,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每到四五月份,普洱茶总能抢得不少“头条”,近两年。

5、 用科技力量全面打造国际石墨谷 韩玉凤,黑龙江省奥宇石墨集团董事长,省人大代表,高级经济师。她是中国百名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是中国国情研究会研。

6、 普洱古茶园的新问题 茶农玉肯自家开设的“翁基古韵”茶舍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山古茶园内的翁基古寨内。这个寨子历史悠久,是布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