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人民性论文范文 延安文学人民性的理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人民性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2

延安文学人民性的理论是关于人民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赵树理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延安文学的人民性是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争鸣中逐步确立的.从表面上看,赵树理的作品反映的是解放区大众的生活,体现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但实质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理论阐釋,文学的人民性特征逐渐获得美学价值、形式创造、经典互文等多元意义,从而为文学的人民性赋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这种理论阐释不仅将延安文学确认为一种新文学,而且使其成为一种可以为中国社会变革代言的新经典.

关键词:延安文学;人民性;赵树理;期待视野;理论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42-06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如民歌、谚语、俚语、口头史诗等,有不少出自人民大众之手,在经由作家改编定型以前,表达的往往也是人民大众的心声.但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以前,文艺的“人民性”一直处于存而不彰的不自觉状态.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兴起,尤其是随着19—20世纪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围绕并服务于人民的文学创作,成为政治和文化权力交替进程中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确立精神方向、求证革命和自身的合法性、展示自身艺术创作力并具有无限动力的精神活动.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这一现象在以延安作家为代表的革命文学中表现明显.人民性是延安文学与国统区文学迥然相异的核心特征,如何将人民性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文艺命题赋予应有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并引领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是当时和其后延安文艺研究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人民作家”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赵树理作品在延安文学中具有典型性,“赵树理方向”代表了延安文学创作的风气和主潮.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是对赵树理群众意识及创作范式的初步确认,那么,50年代海内外研究者围绕作家与创作、作家与文本、文本与形式诸问题的探讨,则进入理论阐释的自觉阶段.诸多理论阐释,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文艺的人民性问题展开.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理论阐释,延安文学的人民性具有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

一、“赵树理方向”:延安文学人民性的期待视野

基于文本和读者的关联,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s)将读者在社会环境、观点、意识、审美经验等基础上形成的、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称为“期待视野”,它大体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①尧斯的理论,揭示了文学作品接受的一般模式.具体到延安文艺的历史情境,这种期待视野不仅是对作品积极主动的回应,而且是一种纠合政治、文化、文学等意识形态,具有召唤和塑形作用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促使作家创作观念和意识潜在地趋于统一,另一方面又不断修正期待视野,通过各类主体的发声,将核心理念确立下来,推介并聚焦典型作品和代表作家,从而实现它对“另类作品”的制约.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海内外学者对赵树理的推介与研究来看,对其代表作品人民性特征的确认,是逐步确立起来的.

1.《小二黑结婚》:符合群众意识的通俗故事

1943年,赵树理创作了《小二黑结婚》,但这部后世公认的代表作品最初的刊印并不顺利,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让赵树理一举成名.据《山西抗战文学史》记载:“《小二黑结婚》写成后,彭德怀看了很满意,让交给新华书店去出版,由于当时一些‘新派’文化人对通俗的大众化文艺看不上眼,结果小说迟迟不予付印.”②这部小说的命运发生转折,得益于彭德怀的推介,他赞赏地题词说:“象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③彭德怀表扬了赵树理作为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对文艺大众化的正确实践成绩,并亲自交与当时的宣传部门领导,小说才得以出版.可以说,赵树理作品的人民性特征得到初步确认,首先是因为作品符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契合党政领导对文艺创作中群众意识或人民意识的期许.《小二黑结婚》以最恰当的形式,反映最恰当的内容,体现最具召唤性的时代风貌,而赵树理也初步被确立为深刻理解和及时实践党的文艺路线的代表.

2.“赵树理方向”的确认

如果说赵树理是在党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得以成名的,那么周扬的《论赵树理的创作》一文则初步确立了赵树理在文艺领域的地位,并对此后的赵树理研究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周扬说:“在被解放的广大农村中,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农民与地主之间,进行了微妙而剧烈的斗争.农民为实行减租减息,为满足民生、的正当要求而斗争;这个斗争在抗战期间大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地位,因而组织了中国人民雄厚的抗敌力量.等它正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农民自己的面貌,改变中国的面貌.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最大最深刻的变化.一种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这个农村中的伟大变革过程,要求在艺术作品上取得反映.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要求.”④1946年至1947年期间,茅盾和郭沫若也发表了有关赵树理创作的评论文章,再次扩大了赵树理在文艺界的影响.

1947年8月,晋冀鲁豫局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座谈会,主要内容就是对赵树理及其创作进行讨论.作为会议主持人和边区副主席的陈荒煤,写了《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一文作为会议的总结.在这篇文章里,他具体从赵树理文艺作品的政治性、语言风格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三个方面对赵树理的创作给予极大的肯定.他在文章的结尾处明确提出了“赵树理方向”:“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斗争,我们就必须更好地学习赵树理同志!大家向赵树理的方向大踏步地前进吧!”⑤

二、人民性的创作根源:作家经历与艺术体验

历史上,一些作家被赋予“天才”光环,其潜台词就是作家的才能和成就属于先验获得之物,超越阶级属性和社会生活的给养.18世纪中叶以后,源自“经历”一词而逐渐发展为美学概念的“体验”一词,成为艺术理论中表达创作源头和动力的重要概念,从而形成“天才说美学”和“体验美学”两种文艺阐释的路径.⑥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人民性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

2、 E时代下文学批评理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容摘要: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的英美文学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是“文学史+选读”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多数学生认为文学。

3、 文学批评理论中核心价值观意涵 【摘要】文学是人的活动,“冲动”体现在文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文学中,冲动的排列秩序可发生在作品、接受者、批评家等三个层次。在文学批评活动视野中,“。

4、 比较文学理论角度看中外文学形象差异 摘 要:中外文化差异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外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包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方面的差异,而科学文化差异方面又包含了审美。

5、 接受理论视角下提高西方文学翻译质量刍议 【摘 要】 西方文学翻译在引入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促进中西方文学艺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西方文学翻译的质量普遍不高。接受理论为提高。

6、 后殖民理论到华语语系文学 [摘要]华语语系文学系后殖民理论在华语文学领域的运用是有所限制的。论者试图辨析后殖民文学(Postcolonial Literature)、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