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农村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杂志 建设法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水利建设和管理杂志社 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结论 行政建设论文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论文

关于建设论文范文 现代评论小建设其成就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建设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6

现代评论小建设其成就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建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作者简介:沈毅,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史,中国近现代史.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2014年第1期 Academic Research (Integrated edition)沈毅:《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2014年第1期摘 要:《现代评论》传承新文化运动宗旨,注重小说创作及相关翻译理论的探索,为小说的繁荣和翻译理论层次的提升做出了可喜的贡献,在思想启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现代评论》;小说建设;翻译理论;“神译”;“魂译”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4)01-0001-05

一、小说创作受青睐,作者群体多元化

《现代评论》是北京大学部分教授的同人综合性期刊,1924年创办,1928年终刊,所刊载的内容除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类时政评论、学术论文及杂文外,便是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据笔者统计,《现代评论》全部9卷209期总共刊登小说240篇左右,除少数属连载形式的中篇小说外,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署名懋琳(沈从文)的《旧梦》连载达28篇之多,够得上一部中篇小说了.其他如王实味、胡也频等少数几人的连载小说,不过连载三五期,还属于短篇小说.据笔者统计,《新青年》前9卷总计54期所刊登的小说(创作、译作)不少于60篇,这说明《现代评论》和《新青年》对小说建设都很重视.实际上早在《现代评论》酝酿创刊阶段就确立了政治和文学各“半壁江山”的双重关注的用稿宗旨,如同1924年《现代评论启事》所说的,“国内的空气,近来更觉沉寂了.无论在哪一方面,我们觉得非有一番强大的变革不可;本评论就是为成就这种使命而产生的.拟每周出十六开三十页的小志一册,内分政治文学两部”①.所说的“政治”其实是广义的,包括现实的国家形势,具体体现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据笔者统计,《现代评论》全部9卷209期的诗作品及诗论为120篇,加上小说、剧本、剧评及少量的美术评论等,总计文学艺术类稿件接近五百篇,而小说恰占一半的比例,重要性可见一斑.胡适早在《新青年》时代就提倡短篇小说,强调短篇小说的最大生命力在于“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②.他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节奏的加快,文学体裁的生命力越发体现在“写情短诗”、“独幕剧”和“短篇小说”三个方面,所以小说创作上“不可不提倡那最经济的体裁,——不可不提倡真正的‘短篇小说’”③.胡适是“现代评论派”的核心人物,自然他的主张得以体现在办刊宗旨中.

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的作者大概有70余位,可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学者型的业余作者,他们有比较体面的职业,衣食无忧,社会地位较高,搞创作的动机更多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责任及启蒙理想,如胡适、陈源、丁西林、徐志摩、彭泽沛、杨振声等.除了创作,因多有留学经历,外语基础好,所以翻译作品也多出自其手.第二种是热爱文学却生活艰难的群体,多为青年人,最典型的当属沈从文、胡也频等.他们写作的目的最初为养家糊口,改变社会地位,如同沈从文倾诉的,“做几篇白话诗,短篇小说”,“总想在国立大学弄到毕业,毕业以后至少生计问题总可以解决”④.卖文生涯之艰难如沈从文所记:“我们的意思只是能有机会让我们把日子过得下去,把竭尽自己能力写成的作品,编辑看来以为用得着的,把它登载出来就得了.”⑤沈以多种笔名在《现代评论》发表了23篇(部)文学作品,其中最多的为小说.在沈从文的帮助下,胡也频也得以在《现代评论》和《晨报副刊》发表作品⑥,《现代评论》前后共有17期刊登他的小说(包括连载).第三种作者多为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有的则刚跨入大学门槛,如凌叔华、冯文炳、蹇先艾、王实味等.他们矢志于创作,如凌叔华共在《现代评论》发表14篇小说.第四种作者以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为代表.原本《现代评论》是太平洋社和创造社商议共创的,但由于郭沫若所提每期“清一色”,政治、文艺内容轮换未被采纳⑦等原因,郭沫若及成仿吾转而疏离《现代评论》,郭只给《现代评论》写过两篇稿子,成发表有一二篇.郁达夫相对积极,发表有5篇小说,并和杂志一班人始终保持着朋友关系.

《现代评论》的小说题材呈现出多样而统一的特点.知识女性题材以凌叔华的作品为代表,其短篇小说《酒后》曾被丁西林改编成同名独幕剧,搬上舞台上演.《酒后》描写一位 在爱着自己丈夫的同时对夫妻两人共同的一位男性朋友微妙的情感.凌叔华的《花之寺》以巧妙的构思表现年轻夫妇间的关爱.写乡间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冯文炳、蹇先艾、沈从文等,他们离开自己最熟悉的乡间,在不满意城市生活、又不可能重返乡间的情况下,笔墨徜徉、流淌于山峦、篱笆和田畴之间,展现了乡间的人事和风俗、礼俗.冯文炳发表有《鹧鸪》和《初恋》.冯作基调冲淡,语言平实,没有纷纭的人物设计,没有繁复的情节安排,在对凡常人事的叙述中透出丝丝惆怅和凄楚.蹇先艾的《水葬》表现的是乡民纯朴和愚昧,善良和残忍的多重性格侧面.沈从文的《猎野猪的人》既不同于冯文炳赋予的低沉、压抑和忧郁,也不同于蹇先艾带给人的震撼和惋惜,读来轻松畅快,情节跌宕.汪敬熙的小说《瘸子王二的驴》是农村题材的,却嵌进了军阀混战扰民害民这样一个政治元素.汪的《怎样办呢》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军阀拖欠教育经费和教员工资的厌恶、愤怼之情.汪具有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双重知识背景,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对业余创作情有独钟,这和物理学教授丁西林有些相似,但丁的作品往往和社会现实保有一定距离.繁多的题材最终统一于一点,即弘扬人性的善,鞭挞人性的恶,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倡导人本主义精神,而这和新文化运动所标榜的“文学就是人学”又是高度一致的.

二、域外文学的引进,翻译理论的升华

此前的《新青年》很重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据笔者统计,全部9卷共刊载翻译小说40余篇,而创作小说仅10余篇.《现代评论》则相反,创作小说200余篇,翻译小说34篇(有的为连载,实际完整刊登18篇、部).同期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数量更多些⑧,文学译著的出版事业发展也很快⑨.《现代评论》翻译小说相对较少并不说明它忽视域外小说的引进,更可能的应该在于编辑人手、刊物定位及版面有限等因素上.加之胡适等人正在高调宣传提高翻译质量,创刊号《现代评论》即刊登有胡适的《翻译之难》一文,胡适、徐志摩、朱家骅等讨论译诗质量的文章也在《现代评论》上刊登好几期.对翻译质量的高度重视,或许等于拦起一道过滤严密的“大网”,淘汰掉不少不够标准的译稿.

梁实秋1926年时曾批评过国内翻译界不择良莠、随意取材的现象:“翻译者对于所翻译的外国作品并不取理性的研究的态度,其选择亦不是有纪律的,有目的的,而是任性纵情,凡投其所好者则尽量翻译,结果是往往把外国第三四流的作品运到中国,视为至宝,争相模拟.”《现代评论》的翻译工作则表现出计划性和选择性.译本多属前人关注不够,或暂无人翻译的.陈源(西滢)所译、连载10期的《少年哥德的创造》(前2期译名为《少年哥德的烦恼》,从第3期起改名),原著为法文.据陈源译后记,他选择的译本是法国作家安德·莫洛怀1926年出版的关于歌德的传记式小说,此法文新著出版不到一年已经重印43版.陈源为了准确把握译文,翻译时还参阅了英文译本,发现法、英文本之间“有时很不相同”.为了照顾中国读者此前阅读郭沫若《少年维特的烦恼》所熟悉的人名、地名,陈源“都依照郭译”,只因在取得郭译《少年维特的烦恼》时第一章已经付印,陈氏的“哥德”已亮相于读者,所以就不必统一于郭氏的“歌德”了.陈译适应了中国晚清以来对歌德及其创作的需求,所以具有很高的价值,译文很快就结集《少年哥德的创造》于1927年出版,并在三年间再版三次. 《现代评论》译者少而精,集中于陈源、胡适、凌叔华、徐志摩、袁昌英等几个实力派人物,而他们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并长期关注外国文学,其中陈源最为勤奋,共发表译作23篇(次).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建设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报纸媒体新闻评论品牌建设和 摘要:新闻评论媒体品牌的创建需要注重:明确自身定位,突出自我特色;做好评论员组织建设;把好评论版的选题内容关;强化视觉效果,重视读者互动。此外,。

2、 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解决小微企业人员流失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中国的创业热潮不断发酵,小微。

3、 渭南市文联作协关注评论李印功长篇小胭脂岭 《新西部》杂志2017年发布的“文学陕军中的富平现象”中的作家之一、《陕西文学》副主编、《陕西农村报》原执行总编李印功的长篇小说《胭脂岭》,于2。

4、 关于中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深化建设必要性和探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影响着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小微企业融资。

5、 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小同大异 学校特色建设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和主旋律,甚至不谈特色建设仿佛就落后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节奏。尽管我们也不一定清楚地知道这究竟是谁的节奏,。

6、 匠心精神,成就小而美百年老店 曾经有德国的刀具老字号企业前来日本,希望与东光舍合作,但被东光舍拒绝了,原因是制造方针不同——德国企业采用机械生产,而东光舍坚持手工制作。匠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