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有关道德的论文 道德的力量论文 关于道德的论文 法律和道德论文 道德经论文提纲 道德经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经读后感参考文献 道德经的论文 参考文献道德经 写一篇道德经论文

关于道德经论文范文 读道德经三法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道德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4

读道德经三法是关于本文可作为道德经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道德经解读最好的版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若用主客二分法进行断句和分章,结果只能是乱上加乱.庄子才是《道德经》的真正的解释者,生命有“体”有“用”,《道德经》是描绘“体”的典范,《庄子》是描绘“用”的楷模;“体用一如”,《老》《庄》一体,方可避免许多对《道德经》的误读和错解.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方法论;生命本体;庄子

中图分类号: B2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6)02016006

怎样读老子的书?这是个老问题,又是个常新的问题.我现在之所以还要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历代注家尤其是当代的读老、解老之人,能对《老子》或《道德经》作出正确解读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相反的,对之作了错解和曲解者,却比比皆是.这是为何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方法论是个重要问题.黑格尔很重视方法,认为方法不是外在的,它就在你研究的对象之中.我经常拿捉蛇做例子.如何捉蛇?捉蛇的方法就在蛇自身之中.到阴暗的地方去捉蛇,打它,要打在它的七寸上.这叫做“以其之道还治其身”.同样的,我们研究儒、道、佛三家的原典,研究孔、老、释三位圣哲的著作,都要运用“以其之道还治其身”的方法.怎样读《道德经》?我认为,读《道德经》有三法,这三法都在《道德经》的自身之中.

一、《道德经》是关于生命总源的书

《道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无法真正搞懂它的真实内容,你也就找不到研究它的正确的方法.古往今来许多读老的人,都持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把《道德经》看成是一部讲政治哲学的书,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依据《道德经》的一些话,将它说成是讲治国、治兵、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书,甚至说它是讲阴谋的书.这个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他们不知,《道德经》中确实是举了许多治国、治兵的例证,但它们都是穿插在老子关于“道”“德”的议论之中,最多不过是一些旁证,绝非《道德经》的主旨.其次,他们不知,如果政治哲学是其主旨,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以及其它关于“道”“德”的议论,就成了彻底的多余.要知道,上述这些内容,和什么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之类完全没有关系.第三,他们不知,从历史上看,凡是企图将《道德经》解为政治哲学的,莫不是断章取义,谬说邪引.韩非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陈鼓应对此有详尽的揭示,大家可以参考.在历代的解老者中,还有不少人将其说成是一本讲“功法”的书.这里的关键,是看你如何理解“功法”二字.如果你想修肉身,把肉身修成金刚不坏之身,使自己的肉身生命体成为“超人”,那就是千谬万谬了.如果你是想真正体认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那么,《道德经》实在是给你指出了一条明路.

那么,应当如何给《道德经》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呢?我认为,它应是一部关于生命总源——“道”及其根本表现形式——“知”的“大学”,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关于“宇宙—生命”系统的“大学”.东方文化的三位原典作家都是致力于这门“大学”的,所不同的只是使用的方法有所侧重罢了.儒家偏重于使用“有为法”,即强调通过个人修养和受教育可以达到悟道的目的;但他的“有为法”中也不乏“无为法”的因子.道家则偏重于使用“无为法”,即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但他也不绝对排斥“有为法”的作用.佛家和道家一样,也使用“无为法”,但他比道家显得更为彻底,因为他的“无为法”是穿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

正因为如此,《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有的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就是生命,或生命的总源.准确地说,“道”只有显化为生命,才能真正显示自己的无穷、无限、无尽、无比的活力.没有这种显化,谁也无法确定“道”是有是无,在和不在.

其实,儒、道、佛,整个古代的东方文化,都是这样来讲生命观念的.如唐末名相裴休,就对生命本源“道”的根本表现形式“知”,讲得很完整、很透彻.他在给宗密的《圆觉经略疏钞》写的“序”中说:“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这段话,翻译成今文就是:一切众生之类一定有见闻觉知,凡有见闻觉知的,必定有本体.(这本体),真实、清净、光明、微妙,像虚空,融彻、灵鉴(灵知灵觉)、通达,超出一切万事万物而独存.(这本体),是一切众生的本源,所以叫做“心地”(真心之地).(这本体),是诸佛得到的智果,所以叫做“菩提”(梵文的音译.其意译为“觉悟”.“佛”也是“觉悟”的意思).(这本体),使一切万法互相交彻、互摄互融,所以叫做“法界”(“法”是法相,“界”是界限.法界,是诸法之界,三乘六凡,加上佛,共十法界,各有其界限,但皆为佛性所含摄).(这本体),“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也可以称为“寂”“静”“常”“乐”,所以叫做“涅槃”(“涅槃”应是“灭度”的音译.用现代话说,“灭度”“涅槃”就是“再生而永生”).(这本体),不浑浊,不被污染,不漏失,超三界而独存,所以叫做“清静”.(这本体),不虚妄,谓之“真”,不变易,谓之“如”,所以叫做“真如”.(这本体),离一切过,绝一切非,没有对错、是非之分,所以叫做“佛性”.(这本体),总护一切善法,遮止一切恶法,所以叫做“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本体),被无明烦恼覆盖住了,就像如来含藏在里面,所以叫做“如来藏”(隐覆之义,就等于一个装七宝的箱子,里面含藏着七宝,隐覆住没有人看见).(这本体),超越幽深玄妙之门,有秘密的庄严,所以叫做“密严国”(“”音闭,关闭,秘密幽深的意思.“玄闭”,玄旨之关门,很重要的玄妙法门.“严密国”,大日如来所住的依土,即法性土).(这本体),把一切功德总统起来,它的光明能照破一切凡夫众生的昏暗不明,使众生不被无明所障蔽,进而觉悟成佛,所以叫做“圆觉”(德无不备,谓之圆,“圆觉”,对整个“道”及其功能的觉悟).以上的不同的本体名词,其实就是众生唯一的自觉之心.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道德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德行天下,道传万家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在读《道德经》之前,每个人都觉得它读来艰涩。然而,读《道德经》好比攀越世。

2、 道德经文化内涵赏析 内容摘要:老子强名的“道”是在能量掌控下的自然万物演化规律。物是道的载体,道是物的精神,是物的灵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

3、 社会学视角下道德经和谐思想其当代价值 内容摘要: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处理。

4、 道德经第一部德语译本 摘 要:德国学者所处的德意志文化圈决定他们的老子思想研究具备独特的问题视角和精神内涵,老子思想的客观载体《道德经》之德文译本成为沟通德中思想交流。

5、 道德经 编者按:近期白岩松作客“乌镇文化讲堂”,结合自己的心灵体悟,分享了《道德经》的文化魅力和诸多启人深思的人生智慧。你越无私,得到就越多《道德经。

6、 道德经和企业管理 摘 要 伴随国民文化自信的重拾,国内兴起了国学热。中国国学经典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有与生俱来的现实意义。本文试着运用《道德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