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中学生数学杂志 生活和数学论文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 论文的数学符号 数学微积分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 数学论文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下载 应用数学学报编辑部

关于数学符号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探微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数学符号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探微是大学硕士与本科数学符号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数学符号希腊字母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数学符号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概括出来的标志或者记号,包括对象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标点符号以及缩略符号等.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完成数学解决模型的构建,使得数学学习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

关键词:数学符号意识;小学生;培养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对于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困难,只会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定理,导致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这和学生没有深刻理解数学符号以及缺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符号密切相关.为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运算”课堂教学中培养,把握符号工具

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教材,选择一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首先将问题符号化,即能够将问题的数量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完成符号运算.通过这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学生在符号运算和推理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符号作为解题的重要工具所呈现的优越性,强化数学符号意识.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数量关系时,可以通过组织探究活动的方式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笔者首先用两块小黑板给出两组数学计算题.第一组数学题:23×2+27×2等于 ;31×3+19×3等于 ;44×5+26×5等于 ;等第二组数学题:(23+27)×2等于 ;(31+19)×3等于 ;(44+26)×25等于 ;等然后要求同桌中坐在左边的学生计算第一组题目,坐在右边的学生计算第二组题目.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计算,比赛结束后可以明显发现,左、右两边学生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右边学生的计算速度要远远快于左边学生的计算速度.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右边的同学运算速度快多了?学生在不断探究中会发现“两个数同乘一个数后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相加后乘以这个数的积”的规律.学生反复口述这个规律并运用于数学计算中,是很不方便的.为此,教师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否创造一个式子将题目反映出的规律表示出来?学生探究后,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表达式,比如:数字1*数字2+数字3*数字2等于(数字1+数字3)*数字2;■×▲+●×▲等于(■+●)×▲;a×b+c×b等于(a+c)×b;等学生在比较和修正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用数字符号表达乘法分配律的数量关系式.

总而言之,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降低了解题的难度,从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符号对于解题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学符号是数学解题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推理”课堂教学中培养,训练符号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要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符号进行计算和推理,也就是说,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符号思考问题,即培养学生的符号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符号思维,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和思考.

如在一份数学试卷的“拓展训练”中出现了一个题目:三个以上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请问连接六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可以形成多少条线段?如果是八个点时,情况又如何?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其隐含的变化规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巧妙地变换了题目,将题目更改为:六个小朋友每两个拥抱一次,每个小朋友至少需要拥抱多少次?八个小朋友时至少拥抱多少次?十个小朋友时呢?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呢?为了让学生寻找到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实践模拟,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可以发现规律:当六个小朋友互相拥抱时,第一个小朋友至少要和其他五个小朋友拥抱,而第二个小朋友至少要和剩下的四个小朋友拥抱,以此类推,下一个小朋友至少要跟三个小朋友、二个小朋友,直到最后一对小朋友拥抱,即六个小朋友互相拥抱,至少需要拥抱的次数为5+4+3+2+1等于15;同样,八位小朋友时至少需要拥抱的次数为7+6+5+4+3+ 2+1等于28.通过探究活动,很容易引导学生采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个变化规律,即如果用N表示小朋友的人数,则N个小朋友需要拥抱的总次数为:(N-1)+(N-2)+等+2+1等于■.

三、“转化”课堂教学中培养,加深符号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符号去表示数、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这个规定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数学符号,更重要的是会进行数学符号表达以及相互转换.比如能够对数学符号进行语言表述、图形转换以及关系式表达等.在不同表征中转换,不仅是理解事物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比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乘法运算定律,也可以转换成字母符号表征,还可以将运算定律运用于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意识.小学生的发育情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求将数学符号采用多种表征形式,特别是运用于现实生活情境中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比如在“解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对“20+( )等于46”这种填括号的数学符号运算相当熟练,但是将题目变换成20+x等于46,且要求学生求出x的值,就需要让学生从括号符号表征意识自然转化为字母表征意识.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思维意识的转化的:( )中间分得太开,两边弯弧站累了,它们想背对背靠在一起休息,就成了x.笔者通过童趣的比喻,让小学生明白,x的数值和计算后填在括号内的数值是一样的.

通过这种具体转化情境,学生很容易理解数学符号,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数学符号可以相互贯通转化的意识.

四、“探究”课堂教学中培养,符号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问题类的题目解答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采用数学符号形式描述问题,并且利用数学符号工具分析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让三年级小学生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8瓶水灌满3碗水,6杯水倒满4瓶水,问多少杯水可以倒满3碗水?这个题目的数量关系太多,学生一时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符号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最终引导学生列出如下类似符号表征的等式(用□代表一碗水,用●代表一瓶水,用◆代表一杯水):

总结:这是一篇与数学符号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意识原则和策略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在这个科目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科目的授课中,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不高,有一定的。

2、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摘 要: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培养的重点,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一定要树立好创新教育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学。

3、 小学数学课堂讨论设计的技巧和策略探微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大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形式,要把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

4、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设置策略探微 [摘 要]通过前置性学习,学生的认知基础会更牢靠,学习材料也累积得更丰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突出前置性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围绕着学习内容做“。

5、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如何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6、 农村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探微 摘 要: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学科知识积累,培养其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