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发到什么地方有含金量 哪些地方可以发表文章 论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 在哪些地方可以投稿 信用卡立法的参考文献 海南的风土人情与地方特色酒文化论文

关于地方立法论文范文 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基本问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地方立法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基本问题是关于对写作地方立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地方立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我国立法注重质量型立法,却缺乏完整统一的指标体系加以评估,在有关基本问题研究上更是模糊不清.在梳理全国各地立法评估实践后,提出地方立法后评估需要明晰评估概念、界定评估主体,在全面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建立评估指标要素,以期为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行政法 地方立法评估 一级指标

作者简介:王侄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176

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良法善治”是法治的本质,而判断何者为“良法”的标准是什么呢?2011年,我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立法重点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立法体制,引入第三方评估.继而,修改后的《立法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我国国家立法的评估制度确立下来,旨在提高立法的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增强立法质量水准,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更多“良法”.

一、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概况

立法评估,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法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立法评估和地方立法评估.我国《立法法》第39、63条分别规定了法律案的立法前评估和法律的立法后评估.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法律体系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等国家立法外,还包括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地方层级的立法,相较于国家立法而言,地方立法在立法技术、质量等各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是我国立法质量评估的重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针对地方性立法后评估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但在评估标准上各有侧重,如2009年,甘肃省以立法条件目的、法制统一、制度设计和权力配置、地方特色、可操作性、技术规范、公众参与以及法规的现实适应性为标准对《甘肃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进行评估;2010年《广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以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协调性、可操作性、立法技术、法规实施的成本收益为标准进行评估;2011年《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评估重点是法规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及立法程序、立法技術、实施效果.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概念、评估主体

(一)地方立法后评估概念界定

地方立法后评估,我国现行的立法实践和理论中有不同的称谓,如“立法效果评估”、“法律跟踪问效评估”、“立法质量评估”、“立法回头看”等,但学界对立法后评估的内涵已经有了较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如汪全胜认为,立法后评估是在立法实施一定阶段后进行的评估,更多的从实施的效果来发现法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判断该法律法规是否有修改、完善甚至废除的必要.候东徳指出,地方立法立法后评估是在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实施后,结合立法的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等,以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地方立法的质量、实施绩效、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和分析评价.学者周旺生、陈伟斌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和看法.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主体

关于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学界中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决定、主持、负责制定和落实评估方案,组织和开展各项评估工作的即为评估的主体 ;有学者提出,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主体是指由谁对已生效实施一段时间的地方性立法的价值、效果、合法性等进行评判并得出结论性报告或意见 ;另有学者认为立法后评估主体是组织、实施、参与立法后评估的组织、团体或个人. 这三种立法后评估主体概念,分别从不同的实践认知和理论视角论述评估主体的特征,各有侧重点:第一个定义强调的是评估主体的作用,从决定、制定评估方案到落实方案的实施;第二个定义突出的是评估的内容,对地方性立法的价值、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的是评估主体;第三个定义同时关注评估的主体及其作用,相对具有全面性.可见,地方立法后评估主体还没有一个清晰一致的概念,这也就进一步导致评估主体分类的差异.

目前评估主体分类有“两类型说” 、“三类型说” 、“四类型说” 等,笔者认为,以上分类仅划分范围的不同,实质上没有差异,采取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的划分较为适宜.前者包括地方立法的制定、执行机关及其内部组成机构等;后者指除国家机关系统之外的组织、团体、个人所进行的地方立法后评估活动,主要包括高校、科研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等.事实上,评估主体的确定关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背后隐含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利益选择,评估的侧重点、运行模式不同,从而对评估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地方立法的制定或执行主体,内部评估主体对地方立法的宣贯落实有着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便于掌握评估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开展地方立法后评估活动.但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其中也承担着评估主体夹杂部门利益,夸大实施绩效,“有选择性”地评估等风险.相反,外部评估主体能做到公允客观,却可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权威性.

三、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地方立法后立法文本质量、立法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文化影响等进行评估所依据的通用标准体系,是地方立法后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实践中各地评估采用的标准类型多样,唯有明确评估指标的确立原则才能在众多的标准要素中选择最能科学、客观反映地方立法质量的指标.

(一) 全面性原则

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的确立遵循全面性原则.立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方方面面,对地方立法质量进行评估,应尽可能地反映该地方立法后对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这就对立法后评估指标的确立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立法一般可分为经济建设类、文化与社会事务类、法制和人大建设类,不同类型地方立法的实施效益存在差别. 因此,全面性原则并非要求囊括所有评估指标,也不可能穷尽所有评估指标,而是要求该指标在最大限度内全面、完整地评估地方立法的实施效益.

总结:这篇地方立法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数字校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摘要:该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入手,围绕信息化与“教与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立足北京市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探索如何构建充分契合当。

2、 区域能源可持续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估 [摘要]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等政策议题,初步建立了整合性的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实证 摘要:目的 对前期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以了解斜土社区内居民家庭和个体的主要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家庭。

4、 地方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特点、问题建议 规划指标体系是指反映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若干量化指标组成的体系,是规划的载体之一,是政府调控经济、制定相关政策、部署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5、 不同类型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摘 要:地方性法规可区分为“宪法类”、“经济类”、“行政类”、“社会类”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立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亦应有所差异。每一类型地方性。

6、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促进社区教育指标体系构建 摘 要: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质是在一定的城镇社区范围内,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为提高社区成员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而开展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