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卓越论文范文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卓越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是关于本文可作为卓越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卓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核心地位被颠覆,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国法制史课程正面临着窘境.原因一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急功近利性,并出现了彼此之问的恶性循环;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套,学生对法制史的学习生出厌烦感.本文针对地方高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的问题和改革对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地方高校的法制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制史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78-02

作者简介:胡长云(1983-),苗族,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法.

一、地方高校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特点

中国法制史是中国历史学和中国法学的交叉学科,内容上时间跨度大,博大而繁杂.中国法制史包含了从公元前2l世纪到如今,经过了夏商、秦汉、隋唐、明清等约4000年的朝代更迭的历史内容[1];社会制度上包含的是从奴隶制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历程内容;法制建设上包含了逐步对相关宪法、经济法、诉讼法等进行的创建并逐步完善的内容;因此,地方高校的法制史教学内容所要涉及的内容博杂,知识点涵盖的领域众多,覆盖面包含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2].

二、地方高校法制史教学面临的窘境分析

国内各大地方高校均开设有中国法制史课程,中国法制史是法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实际情况在法制史教学過程中,该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已经被遗忘,在不知不觉成了边缘化课程,课堂内外学习的环境冷清和落寞[3].地方高校的中国法制史课程目前所处的地位较为的尴尬,教学效果也止步不前.

(一)法制史课程内容博、学时短、师生兴趣缺失

国内法制史教材,内容博杂,主次区分不明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表现为云里雾里,机械的灌输和机械的学习.高校法制史课程设置为4个学分,每周4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对于内容包含知识面广的法制史教学完全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造成学生只能是对法制史知识大概的了解一些框架知识,无法体会内在的知识用处,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研究法制史的兴趣[4].

(二)高校不重视法制史课程,课程设置有偏见

高校法律系学习课程设置中,已经将中国法制史排除在必修科目之外,将其安排在学生的选修课目录中,而其他的非部订的科目被设置为高学分的必修课,知识因为国家考试科目中有涉及,从上到下具有明显的偏见性.导致法制史在大学中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受到冷落多年,使得法制史教学的研究人才极度缺乏,改革的举措也未能落实到位.

(三)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厌学心理严重

中国法制史在学生的潜在思维中第一印象:这门课条条款款太多,重点有不明确,不知道从何下手,花费了最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头来成绩最不理想.教师上课采取的教学手段老套毫无新意,照本宣科的进行“念书”,很少对教学的方式做出变化,书本理论知识教师自己都很少有搞明白的,造成学生不能理解知识何用,造成学生对法制史敬而远之的畏学、厌学心理.

三、中国法制史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法制史教学理念改革对策

高校的法制史教育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夯实学生所学的理沦知识,这些目标经常性的被学校所忽视[5].学校经常将中国法制史与经济利益和政治追求相关联,使学生对法制史的理解得过于狭隘和功利化,致使我国的法制史教育陷入困境和功利化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取得突破.中国法制史教学进行改革,关键环节是学校和学生要转变教育和学习的思维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对旧的过时的教学念、思想观说不,大力宣扬正确的教学思想观念,使地方高校中国法制史教学取得长久进步.

(二)法制史教材优化改革对策

法制史虽然是以法律制度为主,但也对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等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同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好的国文水平,这对法制史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要求主要体现在:(1)注重教材的时代文化性、科学合理性、知识综合性、内容趣味性;(2)内容知识结构组成需具有新颖性、学术的前沿性和预见性,还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适应专业人才的快速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在课程体系安排结构合理程度、课程内容符合实际程度、研究学术的理论、研究的前沿资料与文献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力的整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在推进中国法制史课程体系改革和法制史内容的整改进程中,注重合理分配法制史课程内容结构,法制史理论和实践知识合理共存、法学学科之间兼容交叉互补,教学结构上把握好整体与全局的关系,逐步构建起内容充实富有趣味、涉及的知识全面、教学结构安排合理、教学理念适应社会发展规律,适合教与学的精品法制史教材.

(三)法制史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法制史教学方法改革,核心是“讲”与“不讲”、“粗讲”与“精讲”、“练”与“不练”做到无缝衔接,确保教学时间上做到精简,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力求精练,课题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富有吸引力[7].尤其关注两个层面:(1)科学把握中国法制理论知识结构和法制解释的解析程度;(2)是理沦联系实际,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点是4个相结合的落实到位[8]:①落实课堂讲授与课堂讨沦、课堂辩沦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安排;②认真落实知识常化讲授与理论知识专题讲座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计划;③落实课堂上老师口述讲授与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④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实训教学模式.同时推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维互动,实现法制史教学中的角色互换,让学生换个角度对中法史进行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趣.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卓越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论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虽然我国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科学构建区分研究型和应。

2、 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摘 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图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和优化教师队伍等方式,推动我国法学教育整体转向和全面转型。理工院校卓越法。

3、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赜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或是综合能力的关注,使得大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

4、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独立院校法学教育改革刍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针对独立院校法学教育就业率低办但学规模却日益壮大的这种两极分化的模式,法学教育亟待做出改革。本文从人才培。

5、 专业认证视阈下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摘 要:目前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面临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素质认同危机,法学专业ACBSP与ABA认证机制分别通过职业能力认证与教育量化指标认证的方式。

6、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创新型教育模式与教学手段,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更具教育价值,赋予课堂教学无限活力,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路径。本文通过浅谈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