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英语论文 中西方旅游文化差异的开题报告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 中美文化差异英文论文 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体育差异英语论文

关于代际差异视角论文范文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通婚距离变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代际差异视角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3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通婚距离变迁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代际差异视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代沟与代际差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从代际差异视角出发,利用西安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代农民工的通婚距离和影响两代农民工通婚距离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通婚距离上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通婚距离更远.影响第一代农民工通婚距离的因素有教育程度和结识途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通婚距离的因素为性别、外出时间和结识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代际差异;通婚距离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4-0063-07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通婚圈一直是人类学和社会学共同关注的主题,对通婚圈或通婚距离研究的意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通婚距离对于家庭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意义.在传统社会,族亲关系是主轴,姻亲关系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拓展家庭关系的途径,但较族亲关系来講,其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姻亲关系在家庭关系网络中的作用日趋加强,姻亲关系的强化使得通婚距离对家庭关系网络的影响作用比传统社会更为明显.通婚距离的远近直接决定了能够获得的家庭社会网络支持程度.第二,通婚距离对儿童照料和姻亲家庭的养老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目前学龄前儿童照料和养老基本上还是以家庭为主导的情况下,通婚距离的扩大或内卷会直接影响到处于这两种生命周期家庭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劳动支持).第三,通婚距离的扩大会带来婚姻迁移女性的家庭适应和社会融入问题.我国的“从夫居”传统导致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多的由婚姻迁移带来的适应问题,在婚姻迁入地,女性面临着家庭适应和社会适应的双重压力,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婚姻迁移女性的孤独感,她们与娘家的联系也因距离和沟通成本变得困难.

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外来人口群体,处于家乡和城市的双重边缘位置,通婚距离对他们的影响比起他们在农村的同伴和土生土长的城市同辈群体更大.鉴于“同类婚”是婚姻市场的主要特征,农民工的婚配对象一般都是与自己身份地位相似的外来人口,如果二者是远距离联姻的话,他们就会处于族亲与姻亲支持的边缘,这种由族亲和姻亲形成的强关系网络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他们来说作用很小,相反,远距离通婚的农民工家庭在照料和赡养双方父母时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却有所增加.与男性农民工群体相比,通婚距离的变化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影响更大,她们既是婚姻迁移者同时又是劳动迁移者.鉴于通婚距离对农民工个体或农民工家庭的重要影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现有的关于通婚距离的有关成果来看,很少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研究.

与通婚距离有关的文献集中在“通婚圈”、“异地联姻”、“跨地区婚姻”和“婚姻迁移”等主题词的文章中.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通婚距离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的通婚圈研究.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施坚雅、杜赞奇和王铭铭的研究.施坚雅通过1949~1950年对四川农村的实地考察后认为,农民的关系网络存在于基层市场社区内,婚姻关系同样也是如此.杜赞奇则通过分析满铁调查资料(1940~1942年)认为婚姻圈与市场圈只是部分重合,联姻圈有着自己独立的中心,联姻圈与文化网络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而王铭铭通过对福建的田野调查发现,传统社会通婚圈与祭祀圈相关.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通婚距离也集中于较小范围.同时,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科学的沉寂几乎也没有什么相应的研究成果.

二是改革开放后的通婚圈研究.学术界对通婚距离的再一次关注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0年代农民进城务工后,这时的研究加入了社会学的视角,大都是将社会流动与通婚距离的变化联系起来,探讨社会结构转变背景下的通婚距离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关于通婚距离的变化趋势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改革开放后农村通婚距离缩小,如邱泽奇、丁浩对湖北农村的调查,得出了随着年龄的减小,近距离婚嫁者增多的结论.吴重庆通过对莆田孙村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持此观点的还有周丽娜等人和新山.关于通婚距离变化趋势的第二种观点是在社会流动背景下,通婚距离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代表性的有甘品元对卢屯的研究,他发现毛南族人的婚姻呈现先内卷后扩大的趋势.周皓和李丁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各省的通婚距离进行分析后认为,总体上各地的通婚距离都呈现扩大趋势.持此观点的还有周旗、王金玲、田先红等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改革开放后通婚距离呈现内卷与扩大并存在的情况,如韦美神对广西L屯的研究就属于这种情况.造成通婚距离变化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户籍的作用.陆益龙认为户籍隔离是形成城乡二元通婚圈的主要原因.第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一方面会造成通婚圈的扩大,即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女性远嫁使得通婚圈扩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造成通婚圈的内卷,即经济条件好的地方,通婚距离却在缩小,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许多女性不愿外嫁,造成同村婚的增加.第三,外出务工.许多研究者都提到了外出务工对农村通婚距离的影响,并认为外出务工主要造成了通婚距离的扩大.

从目前已有的通婚距离研究成果来看,大都是以村庄为分析单位,研究村庄范围内的通婚距离变化,最多是将外出务工作为一个影响农村通婚距离的因素.这种研究的一个缺陷就是容易受到村庄特征(村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对不同村庄的研究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也有学者利用普查数据分析了宏观层面(国家和省份层面)的通婚距离变化,这种研究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解释通婚距离的变化情况,但它是针对所有人口的研究.为了了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通婚距离变化情况,本文从实地调查数据出发,将农民工置于城市这一空间,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对农民工的通婚距离进行研究,了解新老两代农民工通婚距离的变化情况及影响两代农民工通婚距离因素的差异,并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补充.

二、农民工通婚距离的代际差异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资料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项目“空间隔离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课题组于2012年7月在陕西省西安市所做的调查.调查对象为非西安市区农村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按照“差异最大化”原则,运用街头拦截和入户调查方法在西安市城六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共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问卷550份,其中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90.4%.

总结:关于免费代际差异视角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代际差异视角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代际差异比较 [摘 要]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认可,但目的地形象研究开展40余年,国内关于不同群体的目的地形象比较研究依然较少。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巨变催生。

2、 代际差异、身份认同和家庭消费农民工消费一个综述 摘要: 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民工消费行为二元性、代际差异及身份认同梳理的基础之上。

3、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机理提升路径 摘 要: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阐释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农民工职业转化能力、城市生存生活能力和城市融。

4、 文化差异视角下乐山东盟留学生管理策略 [摘要]乐山自2009年招收东盟留学生以来,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

5、 劳动法视角下农民工维权问题 摘 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农民工维权问题逐渐突出,部分农民工未能如愿维护自身的。

6、 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城市主观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杨国强、汪兴东、梁志民、肖芳文,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GL035)、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助项目(Y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