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参考文献>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题目 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论文

关于少数民族论文范文 祖先之名两岸少数民族叙事对读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原创主题:少数民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9

祖先之名两岸少数民族叙事对读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少数民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四大少数民族是哪四个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以祖先之名,大陆电影《红河谷》和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主题相近的“少数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故事,然而,在外来者/本地人、西方/东方等对立结构之下,二者视点的内外差异却有效指涉着海峡两岸文化语境之不同.“主旋律”依托于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因而《红河谷》需要时刻回应“汉族”的位置问题,汉人可以视觉缺席,却必须文化在场;相反,台湾本土意识由于缺少“现代国家”这一环,便可以将故事中有关“汉族”的表达空间压至最低,而魏德圣以部落头领莫那鲁道为中心的叙事形态也就显得十分“内部”.面对“大和解”的时代主流,回到人民大众历史记忆和情感结构的内部,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关键词:视点;中间人物;第三世界;民族;和解

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5)1-0110-05

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无疑是2012年的重磅话题,魏德圣(曾执导《海角七号》)、原住民、日本、雾社事件等关键词似乎指称着台湾的特殊性和本土身份.从2011年9月威尼斯首映遇冷,到11月金马奖封王,到2012年5月初终在大陆上映却票房堪忧,再到5月末备受大陆传媒奖项推崇,《赛德克·巴莱》一路走来,可谓椎心泣血,几度起落.

作为文化事件的《赛德克·巴莱》以其在大陆获得“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影片”①而终告一段落.为了“承认的政治”,《赛》可谓命途多舛、风雨兼程,并终于在大陆为台湾电影赢得了胜利者姿态.可惜事件的另一面却是,此岸的800万票房实在无法和彼岸的9亿新台币相媲,正和魏德圣本人汲汲于认同的焦虑相仿,这“历史性”的逆转或许反证着一种弱者姿态,大陆一直是台湾电影“缺席的在场”.即使是在《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外语片”之中,它固然已将汉人的表达空间降至最低,却无法逃避文本之外的两岸关系,大陆始终是台湾本土意识的重要他者.

面对这种互动关系,我们需要重新回到文本内部,回到电影本身的叙事逻辑和表意策略,探讨在两岸(少数)民族叙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差异?在此,或许要将议题中的“少数”二字放入括号中悬置起来,因为任何的“少数”都是针对“多数”而存在,它是可疑的陷阱,很可能是“多数”建构的他者,用以形成自我认同.作为参照,笔者将引入相似题材的大陆电影《红河谷》进行讨论.

一、叙事视点:既内且外

因同属“少数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题材,大陆电影《红河谷》和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红河谷》以1904年西藏江孜保卫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爱情+战争”模式的史诗故事,其间涉及汉族女人雪儿、藏族男农奴格桑、藏族女贵族丹珠、英国男人琼斯纠结的四角恋爱.由于主角较多,电影《红河谷》的主视点难于分辨,这也成为亟待厘清的问题.在此,我们需要对电影视点问题做一个基本阐释.当讨论“电影视点”时,它始终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一是物理机位,这是形而下的层次;二是叙事视点,是决定基调和主题、意义选取的视点,这是形而上的层次,也是笔者展开讨论的层次.所谓point of view,用来指称叙事人和故事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大多影片都是全知视点,当然,它也是最具欺骗性的权威叙事,它指向“历史”书写,指向“真实”,无论《红河谷》或《赛德克·巴莱》都是如此.然而,正如本雅明所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任何的历史都是叙事行为,换言之,任何的全知叙事视角都在假装自己是“历史”.带着这份质疑,《红河谷》的叙事视点便呈现出裂隙,全知叙事被两个人物化叙事人打断:藏族儿童嘎嘎和英国男人琼斯.

电影开篇是藏族宗教仪式和汉族人祭黄河,两个平行段落来回交替,同时也确定了本片中一个重要的他者/主体:汉族.这时,画外响起了长大成人后的嘎嘎的汉语独白,有回忆意味:“我一生下来,妈妈就死了.满周岁那天,奶奶背着我去 寺,给我取了名字.”“后来我才知道,就在那天,在雪山的另一边,两个姑娘将要作为老天的祭品而献身.”“这个汉族姑娘的到来,是雪山女神创造的奇迹,从此她成了我们的人,我的姐姐.”由此,雪儿(汉族)和嘎嘎(藏族)之间的联系得以建立,而透过嘎嘎的眼睛去看雪儿,似乎制造着某种内部视点的幻觉.随后,英国探险队进入藏区,传来琼斯的英文画外音:“父亲,你完全正确,我进入一个梦幻仙境,像白雪公主中的童话世界.这就是西藏吗?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世界上最神秘的高原,现代文明的处女地.我不知道你说的雪山是哪一座,据说这里的每一座雪山都是一尊神.我还没见到藏族人,不过有罗克曼上校这位老兵为伴,我不必担心.他随联军攻入过北京,对中国很熟悉.”这是一个鲜明的外部视点,无论“最后一块净土”或“现代文明的处女地”,都完全符合世界对于“西藏”的想象,而其携带的“八国联军”“现代”等话语则为“西藏”这一处纯粹的空间带来了时间/历史.

看上去,《红河谷》似乎呈现着既内且外的双视点.令人疑惑的是:两个视点都能够成立吗?理论上讲,当人物在场时,该人物就会为这一场景的视觉中心,以他/她来结构起整个画面,显然,这个凝视机制所依赖的正是“看”和“被看”——透过嘎嘎之眼,我们看到了汉人和藏民的融合过程;透过琼斯之眼,我们看到了整个西藏.笔者以为,核心视点必须有能力代替观众去“看”,替观众看到他们想看的,而对于《红河谷》这样一部几乎完全用汉语书写的影片来说,真正的观众便都处于外部,英国人琼斯所看到的“现代文明处女地”正是观众想象中的西藏.因此,琼斯才是真正的视点,一个相当外部的视点,这寓言般地暗示着:汉族看藏族,或许正如英国看西藏一样,二者看到的是相似内容.如此的批判导向显然并非电影创作者所愿,它是越过“主旋律”意识形态边界的“剩余”,呈现出过度表达后的超载状态.

相较而言,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视点更为“内部”,台湾大学历史系周婉窈教授称之为“来自学院外的‘他者’的内部视野”②.魏德圣并非原住民,因此对于这个少数民族故事来说,他无疑是他者,但是,他试图从部落内部的文化逻辑——“出草”③(即猎头)背后的个体尊严和荣誉——来阐释抗日的雾社事件④,从如何成为“赛德克·巴莱”(真正的人)出发,叙述台湾原住民的心灵史,这是十分难得的.影片通过画面呈现了赛德克人刺青、舞蹈、祭酒等多种民族仪式,而悠远的赛德克语音乐和唯一一次画外旁白相仿,它们共同指涉着“祖先”的声音.莫那鲁道常在山涧的瀑布处沉思,那是“彩虹桥”下,是祖先显灵的地方,他决定不惜代价地反抗日本,恰缘于在此听到了祖先的声音.导演魏德圣用一种近乎魔幻的手法,令赛德克人的觉醒成为一次神启,而“神启”的功能恰在于它悬置了有关日本和中国的国族表述,因而建构了相对纯粹的主体.对于当下台湾本土思潮来说,无论“日本”或者“中国”都是太过沉重的历史负责,以祖之名,反而使《赛德克·巴莱》的内部视点得以真正确立.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少数民族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叙事四个问题 摘 要:文学叙事天然地承担着实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对于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学叙事来说,突破语言表达的牢笼,打破被凝视的“他。

2、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大西迁主体化叙事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如何更好地促进边远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少。

3、 容易被误读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 摘 要: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

4、 我读中国诗歌通史·少数民族卷 三年前,当我翻开梁庭望先生刚出版的《(粤风·壮歌)译注》,看着那一行行作者由汉字记音的壮歌译写而来的绝美诗篇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们少数民族。

5、 读懂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经常被描述为一本改变了世界的巨著;然而,对它的解释却五花八门,以至于由它所引发的世界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疏忽之下的结果,。

6、 三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5月3日公佈了2016年新增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包括84名院士和来自14个国家的21名外籍院士,华人科学家杨培东、戴宏傑与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