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隈论文范文 隈研吾建筑思想地景化倾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隈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隈研吾建筑思想地景化倾向是关于隈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挂耳旁加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隈研吾是日本建筑师中个性较为鲜明的一位,他的建筑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反思精神,同时也脱离不开日本建筑根植的民族风格.本文着重分析了隈研吾的建筑思想,及其和地景化建筑设计理念的相似之处,并结合他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为隈研吾的相关研究增添了新的切入角度,也为国内地景化建筑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隈研吾;建筑思想;地景化

1.前言

当今建筑、景观和城市的表现形式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筑环境的概念已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更融入了人类和社会问题.地景化建筑将景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最大化地做到将建筑和环境、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建筑和环境对话新的模式.

隈研吾是世界闻名的日本建筑师之一,他喜欢用哲学的方式探究建筑本质,强调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他的思想中带有的对环境的思考以及对建筑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地景化建筑的理念具有相同的出发点.

2.隈研吾的建筑思想

2.1负建筑

对于社会和时代背景的疮痍,隈研吾认为建筑也在当中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这促使了他去寻求一种谦逊的、不去刻意满足人类需求的建筑.“负建筑”即是他经过思考而得出的一种解决策略.负建筑是主动承认“失败”,力求消隐和环境,把建筑作为配角、把环境放在主要位置的建筑.隈研吾并不想建筑完全消失,而是要弱化建筑形式对建筑象征意义和视觉上的决定性.

2.2自然的建筑

“自然的建筑”是根植于场所,和场所产生幸福的联系的建筑.“自然”是自然而然地,不突兀的一种存在.在隈研吾心中场所是大自然的别称,也就是包含建筑、空间、植物等一切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特定环境.自然的建筑以温和的“关联”,自然而谦逊融入了特定环境之中.隈研吾要强调的是,建筑和场所不仅是表象上的融合,而是建筑作为一种存在,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和谐交融,不仅指实体的融入,更包含文化的结合.

2.3反造型

在隈研吾的眼中,建筑是为人们提供舒适提供幸福感的场所,是陪伴人们一起老朽的所在,不是被用来转卖的商品.因此他提出“反造型”应是对自我的建筑的反抗,“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物质,而是要去寻找取代造型体的物质形式.恢复联结,恢复连接的丰富性” ,他在寻找一种取代建筑形式的物质,这种物质不需要具体的形式,能够承载建筑并和环境产生联系.

2.4粒子建筑

隈研吾的粒子理论认为自然由粒子构成,粒子是持续流动的.隈研吾看待粒子建筑是和环境关系亲密的建筑,是自然的建筑.在日本建筑传统认知中,建筑的小构件如格栅、木窗等都是粒子化的,这些“粒子”建筑中是最靠近自然的部分,建筑通过“粒子”和自然结合,日本人也通过“粒子”和自然亲近.

隈研吾的几种建筑思想,在本质上是可以归一的,也可以说它们是由于场合的不同,建筑思想的表达为适应不同场合或者语境而呈现出多个思想变体 .“负建筑”描述的是一种建筑的状态,否定形式只强调消隐.“自然的建筑”和“负建筑”同样具有谦逊的态度,它们的本质都是和当地环境融洽的建筑.隈研吾所说粉碎成粒子的建筑也正是没有形式的建筑,这种粒子化的建筑同时也是自然的建筑,不仅可以和自然和场所结合,又一定程度地满足了负建筑的消隐.

3.地景化建筑理论概述

“地景”是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景观,地景化的建筑就是建筑弱化自身的存在感,遵循了自然和环境的规律,和周围环境一致的建筑.地景化建筑的建筑形态或匍匐在大地当中弱化体量,或隐藏和伪装在地形当中将自身弱化到最大程度,或模拟环境达到共鸣,或直接用建筑来创造一片场域、一片环境.

地景化建筑的形态表现决定了建筑空间具有的模糊性,体现在建筑内部不同空间之间的模糊、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模糊、建筑外部空间和环境之间的模糊.建筑在剖面上更多的强调它的接地性以及屋顶墙体之间的模糊状态,其内部空间受形态影响较大,功能空间之间处于模糊的状态.建筑立面通过有意识地选择通透材料及开窗方式等虚化立面的方式,达到内外空间的渗透和流动.

景观性是地景化建筑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来自于它的“生长”方式,也可以说是人工介入环境但和自然结合为一体的产物,因此地景化建筑自身就是一处自然景观.建筑通过楔入、掀起等操作手法切入场地来消解自身体量,和大地的融合将自身所有的构成部分整合成了景观环境,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

4.隈研吾建筑思想的地景化倾向分析

4.1隈研吾建筑思想中的地景化倾向

日本人喜爱自然,崇尚和顺从自然,追求和自然和谐相融的文化传统是隈研吾建筑思想的源头.努力寻求个体和整体,自我和自然的依存、融合,可谓日本人的民族性 .隈研吾的建筑思想中消解体量、和场所产生联系、弱化形式的要点,和地景化建筑中建筑和环境最大程度融为一体、产生对话关系的本质是相同的.也正因如此,隈研吾的建筑作品也多体现出了地景化建筑形态、空间形态和景观营造上的特征.为了达到和自然的融合和依存,努力地消隐体量,并和当地的人文产生共鸣,是隈研吾的建筑作品和地景化建筑的共同特点.

4.2隈研吾建筑作品中的地景化倾向

隈研吾设计的北上川运河交流馆是一座运河资料馆,也是运河的净化设施.由于存在着环境保护和河川整治的要求,隈研吾结合了自己追求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的立意,设计出一座隧道型的资料馆.

首先,建筑的形体顺应了地势曲线,将建筑体量埋藏在河边堤坝中.其次,交流馆的造型展现出了软体的形态,匍匐在地面,建筑的体量不复存在(图1).最后,覆草屋面和周围的地势环境和步道平顺相接,以地表作为建筑的伪装,如一个地表拱起的小山坡(图2).这座建筑自身就是运河堤岸上景观环境组成的一部分,已经游离在建筑实体的边缘而被消解在了环境当中.在这座交流馆中,建筑用“消失”的体量和自然融合为一体,既是隈研吾的负建筑又是一座典型的地景化建筑.(下转34页)

结语:

隈研吾建筑思想中的本质来源于建筑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因此他的思想和地景化建筑的出发点不谋而合,他的建筑作品也大多具有地景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隈研吾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的分析得出,隈研吾的建筑设计妥帖的处理了建筑和自然的关系,站在不同角度尝试寻找人和自然、建筑和自然的联接方法.无论是建筑的形态和整体构建,还是建筑细部的设计和氛围营造都可以体味出他的建筑思想,也形成他独有的建筑风格符号,传达了他建筑设计的自然观和人文观.他对于建筑本质的思考和批判,在建筑和环境关系上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的独特手法对我国地景化建筑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隈研吾.反造型[M].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10,63.

[2]隈研吾.负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12.

[3]王发堂.隈研吾建筑思想研究[J].建筑师,2013(6):55-63.

[4]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0-12.

[5]单琳琳.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6]陈煜彬.当代地景建筑的形态生成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7]伍丹婷.当代地景建筑的语境化表达策略[D].長沙:湖南大学,2013.

总结:此文是一篇隈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 〔摘要〕地景建筑是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发展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建筑、景观、城市诸要素相互渗透,在有机互动中形成新的秩序,形成公共。

2、 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摘 要: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建筑,建筑结构高度190 5米,主要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综合建筑功能、场地条件、设防类别、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等,设定。

3、 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影响和抑制 内容摘要:在使用佛洛依德人格理论界定中国传统的“身体化”倾向文化所处的集体人格阶段的基础上,本文从亲子、师生、家长与教师的循环社会关系中探究这种。

4、 论唐人人日诗独特内涵律化倾向 摘 要:晋唐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节,唐人多于此日剪赠花胜、出游登高、集会游宴、赋诗唱和,人日遂成为唐人节日诗的重要题材。唐人人日诗多表达对新春的。

5、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和其可持续性分析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历经数千年不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典籍浩繁,诸子纷立,有着令人惊诧的深度和广度,有着世所罕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随着现代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