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十二章翻译 人生十六七杂志 关于十八大的论文杂志发表 十八大论文发表查重复率要求 神舟十号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五十讲 写七十周年的论文 十八大形势政策论文毕业发表

关于十七年论文范文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中风俗描写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十七年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31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中风俗描写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十七年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十七年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十七年始,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中不乏乡土风俗、风情的描写,但由风俗、风情描绘所烛照的人性、人情内涵,由风俗、风情刻画所暗含的思想启蒙、文化批判和精神争斗却日趋式微,在对风俗描写或利用、或改造、或批判等等不同方式的文艺运作中,风俗、风情描绘逐渐成为了一张张农村政策的宣传画和意识形态宣讲图.

从乡土小说到农村题材小说,如何对待其中的风俗、风情描绘,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两种方式,其时通行的说法叫“一边锄草,一边栽花”.即批判、剔除不符要求的文本描写,重点扶持、栽培合乎要求的规范写作.

1950年4月,《人民文学》第一卷第六期发表了陈肇祥的小说《春节》.小说在浓郁的风俗画面中,家庭的天伦之乐和农村的升平景象交集融融,全篇洋溢着亲切、温馨的生活气息.小说主题歌颂土改后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当时的文艺权威媒体《文艺报》却发表文章,批判其思想性不高,重点对小说中的风俗描写和“儿女情长”给予批评;a另一篇文章则直接追问小说的“教育意义”.b《春节》因描绘新社会新农村里的旧风俗而遭到批判,时隔不久,孟淑池的小说《金锁》则因表现了旧社会旧农村里的旧风俗而遭到批判,连主编刊发这一小说的知名作家赵树理也不得不做出检讨.

《春节》 《金锁》的被批判,说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展以来,那种真实、具体描绘农村风俗、风情创作手法的“过时”.农村题材小说要写风俗,但此“风”此“俗”不能是原始的、野朴的乡风、民俗,而是经主流意识形态阐释、过滤后的风俗,是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工具,典型文本就是马烽发表于《人民文学》创刊号上的《村仇》.小说写赵拴拴和田铁柱由朋友成为亲戚,俩朋友娶了俩姐妹.二人所属村庄却为争水问题械斗不止,致使赵拴拴失去儿子、田铁柱成为残废,结果两人成为仇敌.新社会到来,经过政府教育,二人明白争水问题是两村地主搞的鬼,最后恩怨解除和好如初.马烽的作品无独有偶,方纪《不连续的故事》的第二篇及另一篇小说《山前山后》也如此.现代乡土小说史上,描写“械斗”这一题材的小说并不少,许杰的《惨雾》更是乡土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械斗”这一现象中,包含着历史、地域、文化、人性等等多方面的精神内涵,也正是借这一现象,1920年代的乡土小说张扬自己为人生并致力于精神挖掘的人性解剖工作,以期唤醒国民对个体的重新认识.但在马烽的笔下,“械斗”问题仅仅被归结为两村地主间的阴谋、挑唆,使这一复杂的乡村社会问题简化为乡村地主的品质问题.

“械斗”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乡土社会核心的宗族文化问题,这些小说没有正面触及问题的实质,只对已经定性的阶级敌对分子做了本质化的简化处理.1953年9月号的《人民文学》刊载小说《风波》,则从另一角度正面涉及这一问题,但结果同样是轻松滑过.小说写的是相依为命的杨春梅母女俩的婚姻问题.杨春梅和朱小昌是一对恋人,但族里人却要让她嫁给一个年龄不小的卖货郎.真实的原因是,这个货郎其实是她守寡母亲的相好,且她的母亲已有身孕,这件事被族里的人知道了.为了维护宗族名声,族长杨永成决定李代桃僵,逼迫女儿嫁给卖货郎以“遮丑”.朱小昌把这件事报告了青年团,经青年团干预,杨春梅母女最终各自找到自己的幸福.这又是一个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主题相同的文本表现.不管是蹇先艾笔下的《水葬》也好,还是沈从文《萧萧》中对不守妇德的妇女要“沉潭”也好,族规对已婚妇女的婚恋问题表现出极大的震骇和惩罚.实际上,即使在1950年代早期的农村,这种族规对宗族妇女的责罚也屡见不鲜,且族人、村人深以为然.作者石果在表现这一问题时,也注意到了这些.杨春梅母女俩的痛哭、杨母在女儿面前的忏悔、寻死及村人的议论,小说在阴暗的氛围中都给以了真切的表现.但问题的解决是轻松的,族长大会上,“老顽固”和“新青年”舌战,老辈羞怒、小辈得胜,于是一场“风波”化为两件喜事.

《风波》发表后,《文艺报》首先发表评论文章,对小说的意义及人物塑造予以肯定.和同期农村题材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已经出现的类型化弊病相比,石果在人物塑造上是成功的,特别是对处于困境中的杨春梅母女的心理描写和氛围渲染,颇具笔力.即使对于族长杨永成,小说也没把这一人物写成一个单面的类型化人物.不过本篇也和同期的其他作品一样,在描写新旧思想正面冲突时,仅仅依靠新人物几句政策性的话语,所有的矛盾顷刻迎刃而解,又刻意以杨永成女儿因包办婚姻而死这一悲剧性结局对人物加以嘲讽.《风波》的主题也在配合政治,宣传婚姻法,但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却使得这部小说在思想深度上远远超出同类作品,而具有了额外的意义.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反映宗族以及由此引生的各种习俗问题的小说少之又少,《风波》几乎是残存的一例.主流意识形态对旧有的宗族势力采取扫荡之势,利用对旧风俗的政治解读抹杀其反映的一切文化、人性问题,使得这一问题的文学表现终至消失.由“政治”出面解决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问题,实际换取的只是一场书面上的胜利,其对思想精神问题浮光掠影式的处理实际上抛弃了个人解放的真正内涵,其对这一问题的视而不见或强行硬解更造成了对农村现实问题的极大遮蔽.

旧的宗族势力在农村确实消灭了,但复杂的是新的宗族问题的变相存在.土改之后宗族问题只是表面消失,实际上反而以一种更为复杂的面目纠缠于农村具体的政治、经济各方面,对农村现实人生发生实质性影响.社会学家张鸣在其著作《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中提到自己的学生做过的一个实地调查:该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调查对象,发现土改之后宗族势力依然存在,不过是以前的望族宗族势力一败涂地,而那些原来居于弱小地位的贫雇农家族势力则突然崛起,掌握了乡村的政治、经济大权.c以往论者提到阶级情对骨肉情的战胜,用于对失势宗族的一面其论述是非常正确、充分的,地富子女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及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表现出对家庭的叛离,阶级情彻底战胜骨肉情.而对贫雇农宗族势力的一面,学界相对来说关注不多.其实这种乡土现实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文本中通过政治习俗依然有所表现,不同的是它是隐形表现.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十七年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唐三镜酿酒技术—农村酿酒—小本酿酒创业项目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要想过上富裕滋润的生活,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创业项目,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创业动态,。

2、 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自传体小中童年叙事其时空艺术 摘要:二十世纪上半叶以高尔基《童年》、阿·托尔斯泰《尼基塔的童年》、布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革拉特珂夫《童年的故事》为代表的俄罗斯自传体小说。

3、 1950—1970年代农村合作化小现状和反思 [摘要] 合作化小说在5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积淀下大量的研究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甄别、总结,借助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可以从研究概略、研究。

4、 农村题材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召开专家会 7月20日,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召开专家研讨会。“这部农村题材剧以陕北农村的变迁为背景,写出了农民的心灵史和情感史,完美詮释了新时代的家国情。

5、 小中环境描写作用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89-01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中。

6、 建立小面额供应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小面额供应畅通 针对近年来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和媒体反映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面额现金服务缺位的问题,人民银行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转变管理思路,从建立健全小面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