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网络舆情和社会的论文提纲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开题报告 网络舆情参考文献 舆情评论文章 网络舆情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舆情的参考文献

关于舆情论文范文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影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舆情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影响是大学硕士与本科舆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舆情监控系统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文章首先阐释了网络舆情和政府决策的含义及特征,分析了政府决策对网络舆情的现实需求,论述了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带来的积极和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发挥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积极作用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129-03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决策;影响

1 网络舆情和政府决策阐释

1.1 网络舆情及其特征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已经逐渐成为民众表达个人看法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因其载体的特性而拥有和传统舆情不同的特征:①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网络舆情可以不受版面和时空限制,不拘泥于议题范围,大至国际时政要闻,小到坊间杂事,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使用成本低廉,加上近年来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一个人加一部手机就能对当前的热门话题进行查阅、评论和转发.因此,网络舆情的信息公开程度、信息发布速度、信息的数量都远大于传统舆情.②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和虚假性.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及监管不力,网络的虚拟特征使现实中的权力制约得到释放,网民在虚拟身份的掩饰下,参和社会时事的讨论更加积极,发表的论点也更接近于真实想法.但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匿名性,大大降低了主体观点表达所要承担的后果,容易造成公共舆论的极端性和虚假性.③网络舆情的即时性和突发性.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民众随时可以通过手机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也会即时地对某些问题发表意见或看法,事先的征兆极其微小.

1.2 政府决策的含义

美国行政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即决策[2].国内学者认为,政府决策即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时做出的相关决定和政策,由察觉、沟通、协调、制约、公众和专家参和等机制构成;决策是个人、团体或政府在特殊环境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选择最优途径或政策的一种行为过程[3].综上所述,政府决策是指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程序和科学方法做出的处理管理事务的决定或政策的过程.

1.3 我国政府决策对网络舆情的现实需求

我国政府决策是从上至下型决策,政策输入的主体是权力精英,权力精英作为“利益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要求探求和确认政策问题,而单纯自发的群众性利益表达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这是由我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的.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内忧外患从未曾消失,人民需要一个强大和有效的国家机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内部从上至下的政府决策模式的特性符合当今中国国情[4].从不同渠道收集舆情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我国政府实现了多重决策制度,最根本的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等官方渠道收集舆情,同时也会通过调查研究、智囊建议等非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但以上制度都不是民众能普遍参和的制度,透明性严重不足.这些意见收集是由政府部门主动发起,其对象有鲜明的可选择性,这同全民参和的政治体系有明显区别.

从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我国公民的视野和文化水平大幅提升,权利意识以及参政议政的 增强,民众逐渐学会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类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及使公共利益不受侵犯.所以,近些年我国的新政策在颁布前都会通过媒体、网络平台来听取公民意见[5].

政府决策需要大量的有效信息做支撑.建立政府网站,开展电子政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不仅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共享,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实现了政府和民众的交流互动,为社会公众参和政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我国现有7.1亿网民,他们通过网络媒介来表达其意愿和诉求,网络舆情逐渐影响政府决策的制定.政府通过网络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公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政策通过网络发布,听取民众意见并做出回应,以此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2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2.1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正面影响

2.1.1 丰富政府决策的信息源.在我国传统的决策方式中,决策层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信息的传递过程有着极大的利益倾向,这种信息传递形式对政府决策造成了严重的 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和网络舆情极大地丰富了政府决策的信息源,公众可以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不受行政权力以及利益集团的制约,打破了传统舆情传递方式对社会舆论的垄断,再加上网络舆情内容丰富、多元化,使决策者信息收集的范围无限扩大,获取也较为简单,而且是第一手资料.

2.1.2 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大的舆情信息聚集地,使决策机构能够收集到更全面的网络舆情信息,对决策的 性、合理性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政府在收集决策信息时注重社会各界利益诉求舆情,可避免决策失衡.其次,网络舆情的收集更为直接,有效减少了传统舆情采集过程中复杂的程序,消除了信息由上而下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现象,政府不同层级可以直接面对相同的信息源,确保了决策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6].决策者在公共决策过程中通过倾听民意来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既实现了 ,又完善了政策的细节,使政策更加 化、科学化.

2.1.3 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信力.公民对政策的信息反馈是政府决策 化、科学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它有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是政府和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7].在网络提供的自由、平等的舆论空间上,公民享有的 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保障.而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舆论监督得到真正的发挥,公民能无所顾忌地给予政府决策更多的建议和意见.据人民网的网絡调查结果显示,有88%的网民对网络监督非常关注,高达92.5%的网民在遭遇不良社会现象时会选择借助网络进行曝光.可以看出,利用网络监督已成为民众维护自身利益、发表自己的观点、反腐等非常有效的手段.网络丰富了公众的参政议政模式,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的信息化表达,有助于促进 决策,为政府政策的实施夯实了群众基础,提高了政策执行的公信力[8].

总结:此文是一篇舆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特点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舆论观点的最重要的场所。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和即时传播的特点,因此为网络舆情管理在技术和操作层面都带。

2、 政府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发表舆论观点的媒介。网民的评议往往会成为舆情压力的产生根源,近而形成网络舆情危机。针对。

3、 机遇和挑战网络舆情对我国刑事司法影响应对 作者简介:汪海燕,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

4、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和作用 【摘 要】目前,随着我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对某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其。

5、 双微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特点探究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型社交网络平台的微博、微信,越来越受欢迎。政务服务随着人们社交渠道、工具的改变也由网站转向微信与微博,进入“双微”服。

6、 情绪稳定性对高低股价股票投资决策影响 在高低股价股票投资决策过程中,人往往承受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交织化影响,最后没能从中盈利。为了避免因为人格特质过度干扰而造成这部分投资活动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