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东晋门阀政治论文1000字

关于东晋论文范文 东晋裴启语林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东晋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0

东晋裴启语林是关于东晋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长期以来,世人品味魏晋名士风流的途径,是通过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获得的,它也因此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明人胡应麟赞云:“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少室山房笔丛》)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事实上,早于《世说新语》成书六七十年的东晋裴启编撰的《语林》,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名士教科书,它在记录魏晋名士风度方面起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作用,对《世说新语》的成书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语林》在隋唐之际便亡佚了,以致人们忽略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 裴启与《语林》的盛行

《语林》的作者——裴启,在史书中没有关于他的传记,仅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以及南朝宋代檀道鸾《续晋阳秋》提供了零星的记载,我们也只是对其生平略知一二.《世说新语·文学》第90则云:

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

在《世说新语》中只是说《语林》的作者是“裴郎”,没有明确指出是裴启.《世说新语》问世后大约六十余年,刘孝标(462—521)为《世说新语》作注,引裴启《语林》中的故事,表明了《语林》的作者是裴启.《世说新语·任诞》第43则刘孝标注云:

裴启《语林》曰:“张湛好于斋前种松,养鸲鹆.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时人云云.”

刘孝标又引檀道鸾《续晋阳秋》指出《语林》的作者是裴启.《世说新语·轻诋》第24则刘孝标注云:

《续晋阳秋》曰: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语林》是一部描写魏晋名士言谈举止、嘉言懿行的志人小说,此书在东晋时曾大为流行,名重一时.

关于《语林》的作者似乎还存在一些疑问,刘孝标也没有完全确定,《世说新语·文学》第90则刘孝标注云:

《裴氏家传》曰:裴荣字荣期,河东人.父穉,丰城令.荣期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撰《语林》数卷,号曰《裴子》.檀道鸾谓裴松之,以为启作《语林》,荣傥别名启乎?

《裴氏家传》认为裴荣撰写了《语林》,从其性格来说,“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似乎也适合撰写《语林》,这里的裴荣与裴启是否为一人,不能确定.两人的共同之处,除了姓氏以外,籍贯也是相同的,都是“河东人”,刘孝标说:“荣傥别名启乎?”他姑且提出了疑问.不过,后世文献(《隋书·经籍志》《说郛》《玉函山房辑佚书》《古小说钩沉》等)都是把裴启作为《语林》的作者.

关于裴启的社会身份,《隋书·经籍志》云:“《语林》十卷,东晋处士裴启撰,亡.”《隋书》说他是一名“处士”,何谓“处士”?颜师古《汉书·异姓诸侯王表一》曰:“处士,谓不官于朝而居家者也.”李贤注《后汉书·刘宽传》曰:“处士,有道艺而在家者.”处士是有一定才华,但是未仕或不仕的人.裴启是一名处士,这也是史书没有裴启传记的原因之一.

简言之,《语林》是东晋隆和年间(362—363)处士裴启撰写的一部描写名士言行的志人小说,曾一度很受欢迎,并且比刘义庆(403—444)的《世说新语》早六七十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名士教科书.

二、 《语林》与魏晋风度

何谓名士,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解读.“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虽弛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后汉书·方术传论》).魏晋时期的名士沿袭了东汉名士的特点,并发扬光大.魏晋之际,名士特立独行、清峻洒脱,表现出的是一种与众不同、举止不凡的风度,他们言词高妙、旷达不羁、精神超俗、不拘小节、鄙视世俗,为后世所景仰,因此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最早有意识地把这种魏晋风度记录下来的,不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而是东晋裴启的《语林》.

魏晋名士喜爱饮酒,他们也并不是单纯饮酒,而是将饮酒与人生体验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发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感慨.例如《语林》云:

王大叹曰:“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酒自引人入胜耳.”(《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八)

王仲祖酒酣起舞,刘真长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北堂书钞》卷一百七)

刘伶,字伯伦,饮酒一石,至酲,复饮五斗,其妻责之.伶曰:“卿可致酒五斗,吾当断之.”妻如其言,伶咒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莫可听.”(《艺文类聚》卷七十二)

一些名士饮酒时不注意礼节,只是一味追求一时的快乐或麻醉,刘伶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典型.当然,名士们热衷于饮酒,甚至于沉湎,并不完全是为了喜好,有时也是为了逃避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而借酒浇愁,表面上他们放纵、洒脱,内心却又常常十分苦闷.宋人评价云:“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事故.”(叶梦德《石林诗话》卷下)饮酒是一种放纵,也是一种解脱,他们通过酒来麻醉自己,以逃避这个无力改变的社會现实.

名士的行为方式也往往异乎寻常,例如《语林》云:

王武子葬,孙子荆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既作驴鸣,宾客皆笑.孙曰:“诸君不死,而令武子死乎?”宾客皆怒.(《世说新语·伤逝》第3则刘孝标注)

再如《语林》云:

戴叔鸾母好驴鸣,叔鸾每为驴鸣,以乐其母.(《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九)

“作驴鸣”,对于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而言,是有所顾忌的,但是魏晋名士并不受此拘束,表现了他们的标新立异与特立独行.

魏晋名士注重潇洒的仪表、优雅的气质,社会上也十分倾慕.《语林》云:

(潘)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世说新语·仇隙》第7则刘孝标注)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东晋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真心爱过三个女人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

2、 林语堂吾国和吾民的后殖义解读 摘要: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依赖于他者的动态建构。林语堂从自身的文化问性身份出发,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了与西方相异的中国文化身份,修改了西方“。

3、 以林语堂译本为例谈庄子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摘要:翻译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由于英汉语言系统的差异,一般说来,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很难实现语言转换后审美的等效传达,而对于古典著作的翻译更是难上。

4、 闽南书写:林语堂精神范式的文化探源 摘要:林语堂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极为丰厚的内涵。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穿在其身上的洋装或外衣,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那么,中华文化乃是他。

5、 叶落阳明山又见林语堂 林语堂故居坐落于阳明山的半山腰上。时值深秋,台北的秋意似并不浓郁,阳明山上依然满目苍翠,然而远远的,见一抹黄、绿、红相间的树影从先生故居的墙头探。

6、 林语堂论茶 林语堂爱茶、懂茶,也喜欢喝茶。在平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生活的必需品,有客人来了,端上一杯热茶是再平常不过。从小的时候,林语堂善良的母亲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