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贫困大学生问题论文 日语论文贫困 贫困老年国外文献综述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20000

关于消除贫困论文范文 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消除贫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消除贫困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消除贫困是大学硕士与本科消除贫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2020年消灭贫困人口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态环境恶劣、思想观念陈旧、人口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因此,文章提出立足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新观念、促进就业、提高技能、优化产业以及保护生态的措施有效消除贫困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消除贫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20-04

甘肃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成为走向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观念陈旧、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专业技能人才缺乏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相互影响而致.因此,如何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观念、促进就业、提高素质、优化产业、保护生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并最终消除贫困,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和其他区域相比,甘肃民族地区刚跨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其经济发展仍然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根据2015年《甘肃蓝皮书》中的县域蓝皮书,甘肃民族地区除河西三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之外,藏族聚居区和回族聚居区的发展仍然处于落后位置.

(一)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

“十二五”期间,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同国内及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经济总量较小.2014年生产总值完成465亿元,GDP总量占全省的6.8%;人均生产总值13964元,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6.1%.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9.12亿,只是全省的5.44%,财政自给率仅为9.45%,财政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补贴.

(二)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多

2014年,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 47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9.16%,全国平均水平的5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500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45%,全国平均水平的45.49%.按照2011年 决定的年收入在2 300元以下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甘肃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是87.8万人,占全民族地区农村总人口的31.2%,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5.9%.其中,回族聚居区贫困人口68.3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36.59%;藏族聚居区贫困人口19.3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26.39%.在民族地区内的21个县(市)中,18个是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占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县的31%.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

2013年,甘肃民族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7.0:39.5:43.5,甘肃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为13.3:43.4:43.3,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为10.0:43.9:46.1.甘肃民族地区第一产业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7个百分点,比重较高,发展缓慢;从第二产业来看,甘肃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竞争力弱,工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其比重低于全国和甘肃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有一定发展,以旅游为主,但市场发育不健全,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其比重和甘肃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而言,甘肃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全国以及省内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阶段.

(四)城镇化发展不均,地区差异较大

城镇化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志.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甘肃省城镇化率是40.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较大,藏族聚居区和回族聚居区城镇化水平低,基本都在30%以下,最低的临夏县不足8%;河西三县的城镇化水平较高,最高的阿克塞城镇化率达95%.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总体发展速度慢质量低,严重影响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甘肃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甘肃民族地区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新的进展,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贫困问题仍然是民族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的任务很艰巨.为了有效解决甘肃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必须首先要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恶劣是甘肃民族地区贫困的先天因素

甘肃民族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错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农牧区,干燥寒冷、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繁.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2013年受灾人次达57.23万,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1万,草场受灾面积168 453公顷,耕地毁坏面积182公顷,农作物受灾面积17 175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5 886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3亿元.再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13 年的“6·20”特大暴雨和“7·22”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致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

另外,随着甘肃民族地区人口数量上升,加剧了土地承载力.甘肃民族地区人均耕地为1.25亩,远远低于甘肃省人均2.05亩的平均水平,而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均耕地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仅仅只有1.01亩.

(二)思想观念保守是甘肃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观因素

保守的观念制约人们脱贫致富的进取心,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求发展,成为影响人们消除贫困行动的严重阻力.甘肃民族地区地处甘肃边缘地带,依大山、高原和沙漠而分布,远离中心城市,和外界缺乏交流,信息不畅,思想狭隘,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

总结:此文是一篇消除贫困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现状和建设途径 【摘 要】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为例,在梳理中。

2、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先消除制度性歧视 前段时间,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发给学生家长的一则短信通知中称:“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短信曝光后,第一。

3、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 【摘 要】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要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和民族学生的特点。

4、 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于贫困地区的策略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于贫困地区的现状,发现存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匮乏,扶贫机制不健全、扶贫开发效率低下,扶贫的惠及面较窄等。

5、 多维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减贫效应分析 【摘 要】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致贫原因复杂,常规减贫手段的效果有限。而青海省化隆县的拉面经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效果。

6、 技工教育办学新模式民族地区致富新路子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自然风光与民族特色使得旅游业久负盛名。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与发展一直受到习总书记的牵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