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型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题目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论文 文献综述经济城镇化 毕业设计进程 毕业设计进程记录 重庆城镇化路径期刊

关于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境遇和出路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城镇化进程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境遇和出路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农村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依据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其提供的良好机遇以及所面临的二元体制、产业结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挑战.地方政府应从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应对二元体制;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多元复合转移模式;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多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培养和人关怀等方面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6-0001-07

引 言

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的过程,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或逐渐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其模式是基于农村社区和乡镇企业发展而实现的就地城镇化.具体地说,农村城镇化就是在保持农户经济、维护原有农村社区的基础上,让县级以下的中心城镇相对地集中吸纳中小企业,同时加大农村的基础建设,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并使农民在新农村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类似的公共产品[1].

农村城镇化作为一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契合了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特殊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于欧美国家先前的城市化过程普遍采用的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聚的模式,导致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一度把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率”作为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标志的思维定势,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盲目城镇化、农民“被上楼”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到2013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在2.89亿人户分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这么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向县城以上的城市无序转移,必将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如住房、公交、供水、供电)不堪重负,产生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失业增加、教育资源短缺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等“城市病”.为此,中国的城镇化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在致力于城市化发展规模和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均衡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作为联结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对引导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合理流动,就地转移、就近创业开启了新思路,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出路.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和发展现状

(一)概念界定:基于农村城镇化视阈

要正确界定“新生代农民工”,首先要准确解读“农民工”概念.“农民工”者,农民工人也,是“农民”这个社会身份和“工”这种劳动职业的特殊结合体,是兼有农民和工人交集身份的“边缘人”.从身份看,他们亦工亦农,是具有农民身份的新产业工人;从职业看,他们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从收入看,他们的家庭收入成分主要是工资收入;从地位看,他们既融不进城市,又远离于农村,成了“城市难进门、农村难断根”的“尴尬人”;从情感看,他们既不愿回归农村,又产生不了城市归属感,成了“候鸟”式的漂移族.

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农民工群体代际分化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目前学界对这一概念使用频率颇高,但界定较为模糊.1999年,王春光教授基于农民工代际交替、主体转换的现实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颇具学术意涵和解释力的新名词”[2].而后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试图用学术定义来框定和阐释这个社会政策层面的概念,虽表述各异,但并无实质性差别.学界普遍认同简新华、黄锟对“新生代农民”的定义,即“指年龄在25岁以下,于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初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籍流动人口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即‘新生代农民工’”[3].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劳动力,一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本身就在城市打工,出生于城市或成长于城市,但户籍仍然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弟;二是指出生、成长于农村然后进城务工经商的原籍留守农民子弟.这两类劳动力的共同之处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指在县城以外的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也就自然地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留守本地的“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务工经商农村籍劳动力排除在概念之外,留下了概念界定的缺憾.正是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把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20世纪80 年代后出生的且16 周岁以上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力,包括在“本乡镇以外的城镇务工经商的农业户籍人口和在户籍所在镇镇区工作和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4].

(二)发展现状:基于规模、转移、就业和融入的基本数据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不断增长.综观近几年国家统计局连续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 2011、2012和2013年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1.0、0.5和1.5个百分点[5].但年龄在16~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绝对数量不断增长,占农民工总数的比例由2009年的43%上升至2013年的46.6%.一是快速推进的农村城镇化征用了大量农村土地,使农民陷入因耕地不足而农业经济效益低、收入差的窘境,迫使年轻劳动力外出求生存;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基本的务农经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对土地和农业生产没有强烈兴趣和眷恋之情.因此,他们在完成学业后一般都选择离开土地外出或就近务工经商,成为具有农村户籍的城镇职工.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2 528万人,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

2.新生代农民工偏好大中城市务工.和近几年农民工返乡就业、就近转移的区域流动趋向相左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仍然热衷于离开农村,偏好去大中城市务工经商.近几年来,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效应的影响,我国大中城市及东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倚重于外资的企业的规模面临着全面萎缩;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城镇经济的结构化增长、非农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地区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投入,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强了吸纳和消化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这一推一拉使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农民工区域流动格局正发生逆转,出现东部地区的农民工纷纷向西部地区回流,返乡就业或创业.但和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出于对大中城市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八成以上选择外出从业,跨省流动比例较高,且流入省份比较集中,如江苏、浙江、广东等.《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监测显示:从其就业方式看,10 061万人选择外出从业,占其总数的80.3%;从其就业的地域分布看,8 118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其总数的64.8%;从其就业地点看,6 872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占其总数的54.9%.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征地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广泛征用,这引发了一系列征地问题。针对农村征地问题的突出表现,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入手,深入剖。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亦是在城市重建家园的过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场域,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展开家园想象的空。

3、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党建工作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形势下,农村地区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本身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状况 [摘 要]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就是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历史过程,必然要涉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都。

5、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影响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设城镇的进度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调整,旅游兴起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反过来又影响着城镇化的。

6、 试用矛盾分析方法我国农村城镇化 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