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投稿 言语交际学论文 非言语交际参考文献 老友记言语幽默论文参考文献 非言语交际论文 修辞和言语艺术论文

关于言语论文范文 追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语文课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言语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2

追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语文课堂是适合言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谚语大全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阅读教学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更要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写的.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景色描写、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带领学生走向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的美妙境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言语;内容;形式;描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67-02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叶先生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更要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写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部分明确规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文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写人的记叙文时如何指导学生从言语内容走向言语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人记叙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生活态度的赞美.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此类文章,不仅要感受人物形象,还要进一步推敲揣摩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本课的教学实践.

一、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写景为写人服务

在日常的习作训练中,不少学生通常是平铺直叙,即便是六年级的学生也很少懂得侧面烘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的部分语句是景色描写,主要突出天游峰的高和险.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妙处,体会自然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的作用,开展了以下教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细细体会,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第一险峰”说明天游峰在武夷山众多的山峰中是最险的;“九百多级台阶”说明它很高;作者把九百多级台阶比作一根银丝,我感觉山路很窄很危险.

师:你从一个具体数据、一个比喻句来感受到天游峰山高路险.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顶天立地”和“一千八百多级”读出了天游峰的高耸入云.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和“半途而返”等词语中,我感到爬天游峰很吃力.

师:课文通过写作者和游人登山时的表现和感受来突出天游峰山高路险.这是什么写法?

生:侧面描写.

师:对,这就是侧面烘托法.运用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进行正面描写,再辅之以侧面的烘托,天游峰的山高路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作者为什么不写天游峰独特的风光,而突出它山高路险呢?

生:因为写天游峰山高路险,能从侧面突出老人工作很辛苦.

这个教学片段,我先引导学生体会天游峰的山高路险,接着让学生弄清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高和险的,最后探讨作者突出天游峰山高路险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我还强调写人记叙文中的写景,不能游离在中心之外,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紧密结合,用景物衬托人物,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二、外貌描写准确生动,符合人物身份

学生描写人物外貌常有千人一面之感.本文第三和第八自然段有两处很精妙的外貌描写.我抓住了文本中绝好的范例,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师:文中有两处关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从这两段外貌描写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老人?

生:“黝黑”的皮肤看上去让人觉得健康,“炯炯有神”是说明老人很有精神.

师:是呀,这是一位健康、有精气神儿的老人,除此以外,这两段文字还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

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读一说,一位朴实、勤劳、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把这两段文字读一读,一起走近他.(学生读)

师:既然都是外貌描写,为什么一处放在第二自然段,一处放在第八自然段呢?

生: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见到老人的第一面,是从整体上描写老人;第八自然段是在作者和老人交谈之后,两人距离较近,是对老人面部的细致描写.

师:是呀,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显得更真实,更可信.你们觉得文中的外貌描写怎么样?

生:我觉得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特点,比如他褪色的衣服、运动鞋,因为他每天扫地很辛苦,所以他也很瘦.

师:是的,正因为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特点,所以寥寥数笔就能准确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扫路人的形象.

本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笔墨虽不多,但是却准确生动.究其原因,是作者抓住了人物外貌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摹.在读、思、议的过程中,老人的形象由远及近、从平面到立体展现在学生眼前.文中的外貌描写为什么要分两处来写呢?这个问题无疑给了学生一个强有力的思维冲击.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作者将外貌描写分在两处写,是因为第一处是作者初见老人,是从整体上描写,而第二处是作者和老人近距离交流后,对老人面部的细致描写.这样安排材料更真实客观.

三、语言描写个性化,突出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著名作家老舍说过:“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住扫路人的语言细心揣摩,让他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从简短的外貌描写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勤劳、朴实、健康的老人,相信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会让我们对老人有更深的认识.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老人的语言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你会对老人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生:很辛苦,因为游人爬山时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的还半途而返.而老人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

师:你通过游人的登山表现来感受老人的辛苦,这是反衬手法.这么辛苦,可老人的语气中却透着一种享受,说明老人很——(乐观)齐读这句话.

生:老人说30年后照样请作者喝茶,我觉得老人很自信,他觉得自己三十年后还健在.

师:是啊,这位老人是那样的自信、乐观、豁达.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作者和老人之间的对话.

师:作者和老人之间仅仅说了这么几句话吗?为什么文中仅选了这三句?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最直接的表露,描写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文中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正是通过老人的三句话充分地体现出来.作为阅读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立足文本,反復阅读、揣摩人物语言,在脑海中构建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但是,对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此.我们既要读进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文本.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还要让学生明白独具特色的语言描写是写活人物的关键,更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

学完全文后,我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人,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观察.因为有了课上的铺垫,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一篇写人的文章.至此,我带领学生完成了一次“内容—形式—内容”的美妙的语言之旅.只要努力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责编 韦 雄)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言语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互为羽翼,相融共生 摘 要:少先队与班集体都是学生成长的环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两者都是学校开展教育的阵地,都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主要任务。睿智的班主任。

2、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言语智慧训练场 摘 要:语文课堂应努力营造积极的言语氛围,创造出“智慧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感受领悟到语言的精妙,运用实践语言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自然。

3、 理趣相融,出语味 【摘 要】 说明文的内容相对枯燥,说明文的教学一直都不受大家的青睐,针对当下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自己的主张:理趣相融,学以致用。挖掘说。

4、 让文学和地理相融 摘 要:学科间融合是高中生跨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从跨学科的视野选择教学资源,以学科融合的姿态形成培育学生素养的合力,这是地理教学新的使命。文。

5、 用多种艺术形式浇灌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课的开展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最后的教学评价就像是一件艺术品的雕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精雕细琢的教学艺术也是丰富。

6、 相吸、相知、相融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学前教育变革。随着《指南》实施工作的深入推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