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相互作用论文范文 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经济增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相互作用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9

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经济增长是适合相互作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弱相互作用力举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基于以往研究对空间相互作用方向性考虑不足的事实,文章以长三角133个县市为例,构建了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框架,将表征空间需求关联的总体市场潜能细分为来自同层级、高等级、低等级三个方向,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了总体及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空间依赖导致的间接溢出效应等因素后,并未发现存在要素价格绝对调整或要素数量绝对调整的证据.总体市场潜能的提高同时促进了城市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就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而言,大城市的自身发展有利于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增长,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对下级城市、小城市对上级城市形成了人口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而中等城市之间以及中等城市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则表现为回流效应.

关键词:空间相互作用;经济增长;市场潜能;城市体系;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6)04-0071-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6.04.008

一、引言

当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凸显,出现了特大城市规模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对萎缩的两极化倾向.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测算,从1978年至2010年,500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00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分别增长了约4倍和3.6倍,而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数量仅增长了2.2倍.这进一步凸显了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的紧迫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厘清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方向,特别是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辨析不同规模城市相互之间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如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对大城市等不同方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大多研究仅关注了相同层级的区域、省份或地级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忽视了空间相互作用来源和受体间城市等级的异质性,据此得出的政策启示可能有失偏颇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亟须在统一的框架内,综合考察同层级、高等级对低等级、低等级对高等级等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133个县市为例,构建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框架,将表征空间需求关联的总体市场潜能细分为同层级、高等级对低等级、低等级对高等级三个方向,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总体与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对长三角县市2000-2010年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效应,以期为厘清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方向提供实证支撑.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有关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经典论述当属“回波一扩散”与“极化一涓滴”理论,这些理论强调空间相互作用具有时空的非对称性,时间维度表现为极化效应在发展初期占据主导、扩散效应在发展中后期才逐渐增强,空间维度体现为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发展差距可能长期存在.此后,大量学者开始对这些理论进行进一步研究,从经济学领域到非经济学视角,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从实践经验总结到理论模型构建.但是,由于缺乏导致核心一外围空间不平等的微观机制论述,这些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而克鲁格曼(Krugman)等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打破了这一僵局,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不平等归因于厂商层面的规模收益递增以及冰山型运输成本作用下的区域间产品市场关联机制,认为需求空间分布的差异显著影响了地区生产率,进而造成了地区收入差距,即市场潜能(market potential)的大小决定了地区工资差距.进一步地,黑德(Head)和迈耶(Mayer)、库姆斯(Combes)等从“市场潜能提高要素价格、市场潜能导致要素流入”等方面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命题.特别地,黑德和迈耶将面对需求冲击时,工资等要素价格的提升称之为“价格调整(price adiustment)”,而人口流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称之为“数量调整(quantity adiustment)”,并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是否能够自由流动.如果劳动力可以完全自由流动,那么新工人的到来将填补额外的需求,进而导致本地价格指数下降、市场潜能和工资保持相对不变,而工人数量增加,即产生了数量调整的极端状态.如果劳动力完全不能自由流動,此时外部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工资上升,即出现绝对的价格调整.

国外大量实证研究聚焦于产品市场需求关联导致的要素价格调整机制,即市场潜能是否会提升工资收入.尽管整体上均支持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工资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但囿于样本空间尺度的选取(如跨国还是区域样本)、不同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潜能的测度(采用真实还是名义市场潜能)、控制变量的选取(如是否控制教育水平及知识溢出等)、考察城市总体层面还是微观个体层面效应、要素流动性以及制度条件等异质性,市场潜能对工资的弹性系数从0.1到0.6不等.然而,经过检索发现,仅有黑德和迈耶、奥塔维亚诺(Ottaviano)和皮内利(Pinelli)同时考察了市场潜能对要素价格和数量调整的影响,前者基于欧盟1985—2001年57个地区13个产业层面的数据,发现工资调整是主要的空间均衡调整路径;后者研究了芬兰NUTS 4地区1977-1990年、1994-2002年市场潜能对人口、人均收入以及房屋价格的增长,发现两大机制同时存在.

相类似的,也有一些研究基于中国案例,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工资方程,聚焦于体现空间需求关联的市场潜能对地区收入差异、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增长等效应,但却存在两大局限.第一,仅关注了需求冲击对要素价格调整的影响,而在统一框架内同时考察要素价格与数量调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事实上,这两种机制在现实世界中均发挥作用且很难完全区分.第二,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忽视了产品生产地和目的地之间城市等级的差异性,因此无论计算真实市场潜能还是名义市场潜能,最终都只能得到对本地产品需求的加总值,并不能反映不同层级城市溢出效应的异质性.事实上,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对大小与城市等级体系密切相关,从高等级城市到低等级城市,集聚经济的衰减效应呈现非连续的变化,为了获得较高等级城市所独具的商品与服务往往需要支付额外的边际成本.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相互作用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联动分析 摘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空间聚集现象,例如,东部地区集中偏高,而西部地区集中偏低等,由此诱发了劳动力流动问题。。

2、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因此,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研究是当前很多领域关注的焦点。在空间计量的。

3、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增长效率关系动态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土地代价过高表明,需要考察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跨期响应,动态地评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绩效。基于城市建设用地与。

4、 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双维度下中国地区差距 摘要: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及其结合框架下对地区差距及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反映地区差距形成的动态性特征但缺乏。

5、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对房地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加大了房地产业市场化发展力度,但该过程中,急速盲目扩张现象。

6、 金融集聚视角下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金融行业发展也日益的多样化。在金融行业发展中,金融聚集是新的发展形式,基于这一发展视角,对大城市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