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娣论文范文 抗战英烈曾眷娣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娣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7

抗战英烈曾眷娣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娣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名字有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2005年,笔者协助山西省侨联国际信息网站举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征文.离休外交官、外交部侨联主席、马来西亚归侨陈沫踊跃应征,撰写了一篇《几件往事回忆录》,回忆他回国参战的历程.文章提到有个叫曾眷娣(曾焕琛)的归侨女青年,从陕北公学结业后,在进军晋察冀途中,因病留在山西兴县工作,后被日寇残害壮烈牺牲.文章发表以后引起反响.山东省农科院曾燕给山西省侨联和笔者来信,说曾眷娣是她的姑姑,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战,多年杳无音信,家人十分牵挂;现得知她已为国捐躯,不胜悲痛和感慨,并希望进一步了解她的状况.

征文活动有了意外的收获,笔者和省侨联的同志都很欣慰,认为进一步了解烈士的事迹很有意义.通过介绍,联系了几位和烈士有过交往的抗战“华侨兵”——罗浪(总政离休干部,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和总指挥)、杨光(离休前任建工部一局局长)等咨询、了解当年的情况.罗浪又名罗南传,祖籍福建德化,也是马来西亚归侨.他是在奔赴陕北途中,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遇到曾眷娣的.到了延安以后,他进了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而曾眷娣、杨光等人则进了陕北公学.从此后,他再没有机会见到曾眷娣.他同曾眷娣的接触,就是在进军延安的途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曾眷娣的报国意志、坚强性格和乐观精神仍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光祖籍广东东莞,回国前在马来西亚和曾眷娣居住在同一座城镇,就读在同一座学校,是同窗好友,又一起回国参战,是对烈士了解最多的人.2007年6月28日,曾眷娣在国内的侄女带着曾眷娣的照片,到北京探访杨光.杨光从照片上一眼就认出当年的同学和战友,连连说:“就是她!就是她!”他讲述了他所知的情况,并写了一份书面材料,由建工部一局党委加盖公章.

根据同曾眷娣相识的抗战老兵(特别是杨光)的回忆,以及曾眷娣亲属曾燕所提供的情况,我们对烈士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心系祖国 投身救亡

曾眷娣祖籍广东南海县.因生活所迫,她的父亲早年背井离乡,带领全家到南洋谋生,落脚在马来西亚文东.曾眷娣1919年在当地出生.兄弟姊妹有16人,她排行第八,晚辈称她为“八姑”,回国前是文冬启文学校的学生,和杨光等人是同窗好友.因为爱好文学,还为自己起了个笔名“曾焕琛”.七七事变以后,当地华侨掀起抗日救亡热潮.进步学生都是富有爱国热忱的知识青年,得知日寇正在蹂躏我神圣领土,屠杀我华夏同胞,个个义愤填膺,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眷娣和同学们一次次走上街头,发表讲演,抵制日货,卖花捐款等用各种方式支援祖国军民抗日救亡.

当时大家都想回国直接参加抗日战争,但不知道该如何落实.这时候,启文学校一个年纪稍大的叫陈敏(陈日雪)的女生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表示愿意克服一切困难,带领大家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原来,陈敏的男朋友叫廖觉民,是廖承志的本家亲属,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工作.所以陈敏和地下党早有联系,在学生中很有威望.对于中国领导的延安,大家早已向往.于是,在陈敏的带领下,20岁的曾眷娣和周琼邦、杨光、黄XX、颜智辉、陈鸿文等同学,于1938年7月7日一起启程回国.

从此,曾眷娣就和马来西亚的家人中断了联系;家人十分思念和牵挂,但因为战乱,也没有能力找寻.

向往圣地 回国参战

曾眷娣一行人回国的行程大致是这样:在陈敏的带领下,集中在新加坡登上轮船;驶到香港住了一夜;到了广州,在东亚酒店住了几天;接着继续乘船到了广西柳州.在柳州国民党一所军校里,曾眷娣看见了两位兄弟,他们是早一点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加抗日的.只是由于回国的渠道不同,就到了国民党军队那里了.他们在柳州相见,非常激动,抱头痛哭了一场.离开柳州,一行人继续前进.到了桂林住了几天,随后来到武汉.

在武汉,他们遇见了祖籍福建的陈沫和罗浪,他俩也是马来西亚归侨,也是要到延安去.大家感到很高兴,也很亲切,便结伴而行.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大家了去延安的手续.当时,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等领导人刚好都在那里,给予大家亲切的关怀和鼓励.不久,一行人到了陕西西安,住了一天.第二天大家就步行向延安进发.

1938年8月24日,这批华侨青年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大家都把这一天当作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陕公”受训 锻炼成长

陈敏一行抵达陕北后,党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和华侨青年的具体情况,将陈敏、曾眷娣、颜志辉等编入38队(女生大队),将杨光等人编入40队.

党和对陕北公学十分重视,配备了很强的领导班子:陕北公学的校长,由1928年在巴黎参加中国、担任过苏维埃政府委员、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成仿吾担任;副校长则由1922年入党、长征中曾任军委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迈(李维汉)担任,他还兼任分校的校长.

1937年10月,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刚进陕北公学,这些华侨青年确实感到不适应,现实状况和他们原来的想象完全是两码事.作为学校,这里没有教室、课桌、椅子、黑板等起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老百姓的打谷场,就是学校的“露天教室”;学员们席地而坐,两个膝盖就是“课桌”.寒冬腊月,两腿冻得发麻,站都站不起来;夏日炎炎,个个晒得汗流浃背,头昏脑胀.住的是旧窑洞,只有一个窗户,空气无法流通;六七个人睡在一个土炕上,又挤又闷.吃的是小米、窝窝头,蔬菜十分匮乏,鱼和肉更是稀罕之物,有时还要挖野菜补充.这样的艰苦生活,是华侨青年从来未曾经历过的.但是大家想到自己是回来抗日的,吃苦是不可避免的;看到这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无论是党,还是普通员和平民百姓,都是这样毫无特殊待遇地艰苦奋斗,大家也就不以为苦了.曾眷娣不仅有高涨的革命热情,而且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再苦的条件,她都咬牙坚持,和同志们打成一片. 陕北公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把马列主义的学习、教育放在中心位置,用它来武装每个学员的思想.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于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学员,都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大家牢记的教导,特别注重用马列主义来衡量自己、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原来的一些私心杂念、不良习气被克服掉了,代之以共产主义信仰、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作风.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娣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社科院慰问抗战老同志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前夕,陕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宗哲,副院长杨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看望慰问了本院六位抗战老同志:王祖铎、延晓、王一。

2、 人大代表呼吁深入解决原国民党抗战老兵问题 3月8日,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推动下,两份有关解决抗战老兵问题的议案被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一周年之际,持续呼吁深入解决老兵问。

3、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溯70年前那段鲜血凝结、顽强不屈的抗战历史,有家国破碎、血染河山的悲壮和伤痛,更有前赴后。

4、 全国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 “今年5月12日,消防战士谢勇在淮安市恒大名都小区执行救火任务时不幸牺牲。我针对谢勇烈士救火牺牲一事在微信群中发表对其侮辱言论,伤害了谢勇烈士的。

5、 保护英烈名誉,检察机关在行动 2018年5月12日,对于消防战士谢勇的一家人来说,是个悲痛的日子。这一天,江苏淮安的一场大火,夺走了谢勇的生命。这位只有21岁的年轻战士,在火。

6、 姚雪垠在鄂西北抗战文化活动述论 摘 要: 抗战中期,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这个期间,姚雪垠参加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曾三次赴鄂北前线、大别山作。